出礼入刑 隆礼重法,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迟志鸿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中华法系形成于秦朝,到隋唐时期逐步成熟,《唐律疏议》是代表性的法典,清末以后中华法系影响日渐衰微。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近代以后,不少人试图在中国照搬西方法治模式,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同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法治基础。——引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2020.11.17日 )</p> <p class="ql-block">出礼入刑,隆礼重法。</p><p class="ql-block">迟志鸿书 96cmX60cm</p> <p class="ql-block">民惟邦本,本固邦宁。</p><p class="ql-block">尚书·五子之歌 迟志鸿书</p><p class="ql-block">96cmX60cm</p> <p class="ql-block">天下无讼,以和为贵。</p><p class="ql-block">迟志鸿书 96cmX60c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