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中的文化名人之七十一——恽逸群

颜洁-不忘初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恽逸群</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1905—1978)</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名钥勋。杰出的新闻教育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1 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因家贫中途辍学。1923 年入无锡电话公司当练习生。1925 年五卅惨案后,放弃科学救国的幻想,参加国民党,先后任国民党武进区、县党部常委。1926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初任中共武进县独立支部委员,7 月任中共武进县临时县委常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常州创办逸仙中学,作为中共武进地下组织的秘密活动据点。1928 年 2 月,任中共武进县委书记,同月遭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亲友营救获释。1928 年 10 月后,先后担任中共宜兴、萧山县委书记,浙北特委秘书长。1932 年,中共江苏省委连续遭到三次大破坏后失去组织关系。同年 8 月,入上海新声通讯社任记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4 年,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1935 年后,先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新闻宣传活动,先后担任《立报》编辑、评论记者、主笔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编辑。1936 年底西安事变后,恽逸群指出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西安事变有和平解决的可能。全面抗战爆发,先后任《导报》副刊编辑、副总编辑、主笔,《华美晨报》《大美报》主笔,大量刊登抗日的新闻报道。1938 年根据汪精卫近时言行分析,在《导报》上发表《异哉汪精卫之言》一文,公开揭露汪精卫的汉奸嘴脸,不久,汪精卫公开投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9 年 6 月,受组织派遣赴港,出任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编辑、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海外办事处主任及香港分会总务部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重返上海,打入日本特务机关“岩井公馆”,并在其下属单位上海编译社任社长、《中国周报》任主编,为党搜集情报。同时还与《申报》负责人一起策划安排,保存了全套《申报》,使之免受敌伪破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4 年 10 月,被上海日本宪兵司令部以共产党嫌疑犯罪名逮捕。1945年 6 月 30 日,获释。日本投降后,到华中解放区(淮安)。继范长江后接任《新华日报》华中版总编辑,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及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解放战争期间和新中国成立之初,恽逸群在《新华日报》(华中版)、《大众日报》、《新民主报》和《解放日报》及华东新闻出版局的主要领导岗位上,为中国共产党党报新闻改革和党报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华中、华东解放区和解放后的上海创建多所新闻院校,例如华中新闻学校、华东新闻学院等,一度担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成为中共最早的新闻教育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恽逸群对新闻的思考是从新闻实践岗位上开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36 年,他倡议组织记者座谈会和出版专刊《记者座谈》。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 年,冀中新华书店发行的恽逸群《新闻学讲话》,在这本小册子里,恽逸群提出了较为完整、全面的新闻要素和新闻价值标准。其中新闻的构成要素中,既包括“和大众有利害关系”和“新鲜”事实本身的性质与价值的属性;也包括“用迅速的方法及时传播”和“大量散布”这样的传播属性。他将“对于大众的利害关系”作为新闻的第一要素与衡量新闻价值的第一个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在新闻写作理论中,挥逸群提出了“典型”的观点。他从政治传播的角度提出了“新闻竞争”的观点。关于报纸的指导作用,恽逸群提出了“新闻纸的任何一部分都有指导作用,而新闻的指导作用最大,最有效;言论(社论、短评、专论)虽有时占极重要地位,但一般来说是远落在新闻之后。”“新闻的力量要比言论(文章)大得多,新闻是多数人要看的,文章则往往与这一问题有关系者或关心这一问题的人看,其他的人就是看了也感不到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在大众接受规律的基础上强调党报应由“政论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变。恽逸群自己就是一个出色的评论家,他说这个话,并非因为他自己不擅长评论而轻视评论。而是对党报过于依赖评论的宣传引导功能的一种自觉的反驳。恽逸群强调评论的新闻性:“社论与短评,都应以论述当天报纸所载的新闻为主,不应落在新闻后头(短评绝对要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2 年,恽逸群在《解放日报》社社长任上受到不公正的处理,被开除党籍,降职到新华地图社任副社长。1955 年,他又因曾从事党的情报工作,受潘汉年案牵连蒙冤入狱,蒙冤 20 余载。1965 年到江苏阜宁中学管理图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学术领域内,恽逸群同志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古今中外,无不涉猎。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批判地从各种书本知识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他好读书,又善于读书,善于用书,所以读书虽多,但绝非书呆子。他写了很多政论性文章,也写了不少学术性论文。尤其可贵的,是在“四人帮”横行时,针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针对帮派文人的谬论邪说,在僻处海隅的一个中学里孤独无助的条件下,默默地写下了一些有胆识的、揭露性的、极为精辟的文章,例如针对所谓“评法批儒”而写了《也谈儒家和法家》;针对“四人帮”帮派文人的下流文风而写了《论新八股》;针对“四人帮”新的造神运动的个人迷信而写了《平凡的道理——略谈个人崇拜》等等。这些文章即使在时过境迁的今日,仍保留着强有力的生命力。他的文章被收入到出版的《恽逸群文集》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8 年 8 月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安排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工作,1978 年 12 月逝世。1980 年初步平反,1982 年撤销 1952 年的处分,恢复党籍,1984 年 4 月,中共中央为其彻底平反,恢复名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综观恽逸群的一生,他身上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忧国忧民的优秀传统,更凸显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爱国爱民、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著有《新闻学讲话》《外蒙问题考察》《抗战国际知识》《吴佩孚评传》《中国内幕异闻录》《蒋党真相》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