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儿时麦秸垛

张玉军(潍坊)

<p>老家垦利西南的乡村,一垛麦秸代表着一户人家,村边的那片场院里,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麦秸垛,或高或矮,或园或方,形状各异。从垛的大小可以判断出本户人口多少,勤劳程度,是否会种地。</p> <p>“芒种三日见麦茬”。“芒种”前后,是当地乡村最繁忙的时候。满坡的小麦被西南风一吹,两个晌午过后,黄灿灿的麦杆挺着黄灿灿的麦穗,互相摩擦着,晃动着,金黄一片。正是“麦熟一晌,蚕老一时”,这个时候的农民一个个卯足了劲,早就把镰刀磨得锋快,但等队长一声令下,男女老少便浩浩荡荡地冲进一望无际的麦田,开始了颗粒归仓、虎口夺粮的麦收抢夺战。如不及时把小麦抢收到场院,赶上雷雨或冰雹,将损失巨大,毁了一季的收成。</p> <p>麦子一场场打完,垛麦秸垛是打下麦子后的一项技术活。父亲是垛垛的行家里手,每年队里垛垛都由他负责。只见他挥舞着腊木杈,站在垛顶上,前后左右挪动两腿,脚却稳稳当当地站在垛的中央,颇像一位指挥官。他一边指挥着几个经常挑麦秸的劳力往垛上挑,一边灵巧地摆弄着挑上垛的麦秸,同时进行踩踏、杈拍。垛一层层加厚,到一人多高后,经过顶部处理,,下垛,将垛周围虚挂着的麦秸拍打掉,一个垛就完成了。麦秸被碌碡碾压脱粒后,早已有圆茎变成了白白、扁扁、滑滑的东西了,非常难伺候。顺茬子垛是绝对不行的,要戗茬子垛,这样,滑滑的麦秸边相互之间紧紧咬住。</p><p><br></p><p>同时,垛还要底部小,随着垛的增高而逐渐变大。如垛的是圆垛,顶部要呈圆锥形,如垛的是长方形垛,顶部要呈屋脊形,以便下雨时苫苫子顺水。一个垛垛好了,再垛下一个,圆形的、方形的……摆满场院。</p> <p>用麦秸烧火、做饭,易燃、火旺、干净,母亲最喜欢用它烧火做饭。常记得母亲做饭时的时候,抓起一把麦秸,用火柴点着,填满锅底,一股好闻的麦香味道便溢满了灶房。旺旺的火苗兴奋地亲吻着锅底,映红了母亲的脸庞。不一会儿,饭就做好了。</p> <p>冬天下雪后,麻雀会成群结队在麦秸垛顶及周边觅食,寻觅麦糠和麦秸中遗落的几粒干瘪的麦粒。麦秸垛前是老人们嗮太阳、拉呱的好去处,也是孩子们围着麦秸垛藏猫猫、过家家的好地方。</p> <p>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到各家各户,父亲的干劲更高了,最能体现农民劳动成果的便是麦秸垛了。家家户户打完麦子运回家后,对好多户来说垛麦秸垛成了问题。父亲垛完自家的垛后,被请到各家垛垛。父亲垛的麦秸垛像一件件艺术品,周边被修整得齐刷刷的像刀切一样整洁,顶部处理得像圆锥、像屋脊,不怕下大雨。</p> <p>“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转眼又到了麦收时节,有联合收割机轻装上阵,把脱粒后的麦秸撒在地里,充当肥料,却在也看不到那记忆里的儿时麦秸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