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家乡“赤脚医生”

燕山月33094829

<p class="ql-block">文 / 燕山月</p> <p class="ql-block">  旧社会的中国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生病了根本治不起,只能自己挺着,要是得了大病,那就只能等死。</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十分重视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政府也曾采取过很多措施来解决问题,但是都收效甚微。对此,毛主席极为不满。1965年6月26日,他在听取卫生部汇报后指示“卫生部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是城市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者老爷卫生部,或者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同时指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p><p class="ql-block"> 由于毛主席做出指示的日子是1965年6月26日,因此,卫生部将毛主席这一天的指示称为“六二六”指示,也正是毛主席的指示,催生出了深受广大农民由衷拥护和欢迎的“赤脚医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向阳花,采药敢登万丈崖,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这是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反映农村赤脚医生火热的社会生活,展现赤脚医生在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影片《红雨》的主题歌,曾被人们广为传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影片《红雨》</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生活、工作在农村,为广大的农民治病,真正成为了“为人民服务”号召的实践者。在那个年代,“赤脚医生”们的身份还是农民,就生活在农村,靠着挣工分生活,因此农民们养得起。他们本就是本村人,与当地的农民血肉相连,即便是当地的知青担任“赤脚医生”,也是村里的人,因此农民也用得起。“赤脚医生”们的手中没有很好的医疗设备,只背着一个装着简单医疗器具和药品的医药箱,农民生了病,随叫随到,不分时间、地点、天气,没有病人的时候,他们就下地干活。“放下药箱下地,背起药箱出诊”是当时“赤脚医生”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治病靠银针,药物山里寻”,这是当时人们形容“赤脚医生”的一句顺口溜。当时的“赤脚医生”们看病依靠的都是手中的“两件宝”,一个是银针,一个是药草,这两样宝对付一般的疾病能有效,又花不了多少钱,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赤脚医生”也成为了广大农民健康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根银针一把草”,曾经是赤脚医生的真实写照。也是赤脚医生行医的一大特点,有不少农村病人经过针灸治疗,针到病除,既省下了药费,又祛除了病痛折磨。运用针灸疗法和自制中草药,减少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使农民确实尝到了“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出钱不多,治疗便利”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的家乡——张家口地区就有2000多个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共有7000多名农村“赤脚医生”和8000名农村卫生员,为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做出了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1968年我下乡插队的沽源县石头城大队就有两名“赤脚医生”,经常为社员看病问诊,风里来,雨里去,小病就在当地看了,很受社员群众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1980年 以后,农村推行土地承包制,生产队工分计酬的方式没有了,“赤脚医生”再难以生存下去。农村各大队卫生室逐步以各种方式折价归个人,过渡成个体医疗点。一部分赤脚医生成了私营性质的“乡村医生”,一部分弃医归田,仍当起了庄稼汉。</p><p class="ql-block"> 风云变幻,世事无常。曾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防病治病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赤脚医生”再也难寻踪迹,从此成为了历史名词。</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影片电影《春苗》</p> <p class="ql-block"> 发行的“赤脚医生”纪念邮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赤脚医生”之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