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凉山游记之六——布拖

老骏

<p class="ql-block">布拖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凉山州东南部金沙江流域,介于东经102°43′到103°04′,北纬27°16′到27°56′之间,全县总面积1685平方公里。布拖县属亚热带滇北气候区,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截至2022年,布拖县辖8个镇、4个乡,县政府驻特木里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布拖县常住人口为185553人。</p><p class="ql-block">布拖又称吉拉补特,是彝语“补特”的音译,“补”指刺猬,“特”指松树。意思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是彝族阿都的聚居县,1952年设布拖县,1960年撤县并到普格县,1962年恢复建县。布拖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素有“中国彝族火把文化之乡”“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火把节的圣地”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写有乌科两字的高房子。</p> <p class="ql-block">乐安湿地</p><p class="ql-block">乐安湿地位于西溪河片区乐安乡境内,距县城约30公里,是四川省境内少有的成片湿地之一,是全省第二大高原湿地,面积仅次于若尔盖高原湿地。乐安湿地四周山势平缓,湿地内水草丰茂,候鸟成群,随处可见黑鹳、苍鹭等珍稀鸟类成群结队的景象,是湿地风光旅游、观鸟的好地方。乐安湿地又称乐安黑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1358.9公顷,是目前已发现的四川省唯一的黑鹳种群越冬地,栖息着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亮、活动敏捷、性情机警、背部通黑、嘴脚红色、腹部白色大型涉禽——黑鹳。</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大家去附近的黑绵羊广场散步。这里是新城区的中心。政府机关分布在广场四周。</p> <p class="ql-block">  四川凉山州布拖县新发现的一种珍稀的黑色绵羊——凉山黑绵羊。它被牧民称作黑色精灵,全身被毛黑色,尾部披着裙帘,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p><p class="ql-block"> 凉山黑绵羊是凉山州布拖县传统养殖畜种,经历过大规模的品种改良,具有体格大、体质结实、行动敏捷、耐高寒、产肉性能好的独特品质,全身被毛黑色、富有光泽,嘴唇上沿、耳根、尾根3处有白色斑点。</p><p class="ql-block"> 2020年4月,凉山黑绵羊已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布拖黑绵羊”商标。</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的黑绵羊雕塑</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黑绵羊雕塑</p> <p class="ql-block">  4月16日,离开普格去布拖。车到县城的中心广场右拐上山。在山顶看见体育场。山区建县城太难 ,平地太少, 不得不把房屋设施往山上建。过体育场下山,过黑水河大桥,进入省道454,溯河而上,汽车在河谷中穿行了很长一段距离 然后爬山。在半山腰遇到村民赶场,沿着公路摆了好几百米远。本来不宽的公路被摆摊的占了一部分,背着背篓,提着东西的彝族老乡根本不理会你,任你喇叭按的山响,依旧不慌不忙的在公路上行走。对面来了一辆大卡车,错车很困难。小心翼翼地,一边看着对面的货车,一边还得注意右面地上的摊摊,生怕车轮碾着老乡摆在地上的东西。前面还得注意在公路上行走的老乡。好不容易走出了这热闹的集市。继续上山。这边的山光秃秃的,显得很荒凉。原来当知青的时候 听在吉米山上搞勘探的地质队员说 ,这大凉山的山,要么是森林草甸,要么是光头山。往往光头山就有矿。不知这些山里有没有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p><p class="ql-block"> 前面山坡上出现一个检查站,也是防火检查。要求下车登记。登记完毕我们继续上山。不久,前面的公路变窄了。普格的省道走完了,进入布拖的05县道。路虽然窄些 还不算难走。接近山梁看见对面,前面的山上有一片片的杜鹃花,彝族人叫的索玛花。我们把车停在路旁的一平地上,等后面的车。等了一会儿,不见踪影。我们又往前走,索玛花越来越多了。到了一个岔路口。看见山坡上有个像碉楼的高房子,上面写着乌科两个字。难道这里就是乌科乡?就是乌科梁子万亩索玛花海?我停好车,去问路旁小屋里的几个彝胞。他们回答说是。我又问可不可以开车上去,他们说可以。老谢就给团长打电话,告诉他们,到乌科梁子了。我们在三岔路口等。</p><p class="ql-block"> 行前作功课, 查乌科梁子是在县城那边,要过县城。没想到是在这半路上,顺路。后面的车陆续到了,原来他们在检查站那儿休息拍照,没有跟上来。一查车,江医生的车没在,给他打电话,打不通。后来打通了,他已经跑过去很远了。我还一直以为我是头车,没想到江医生一骑绝尘,领先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后到的西部老头率先直奔花海,我们紧随其后也没看见他的车。在一个分叉口,我选择上山的路,一直跑到接近山顶。这里的海拔已上升到3300多了。打电话才知他没上山,去了前面一个山沟。再往上就是大唐风电的风电场了,山顶上的杜鹃还没开花。于是,我们掉头下山去和西部老头汇合。他找的这个地方是个较缓的斜坡,人可以走过去,近距离观赏拍照。于是乎,又是一番各种组合的摆拍。时近中午,团长催大家走,这里距县城还有二十来公里。从这里出发,一路下山,路旁两边的山坡上长满了野生杜鹃,多数还没开花。5月才是赏花的最佳时期。</p><p class="ql-block"> 布拖县城坐落在一个大坝子上,我们从山上下来,穿过老城区长长的街道,拐到新城区的牧云大酒店。新城区宽敞,酒店停车场很大。大家办理入住后,自行解决民生问题。我们在酒店对面的川菜馆吃饭。团长觉得这里的菜和价格还可以,吩咐秘书长子玉把菜单拍下来,然后和老板交涉清楚 如果下午我们回来得晚,就给他打电话点菜 ,安排晚餐。</p><p class="ql-block"> 午休后,大家商量去布拖的乐安湿地。这湿地在四川排第二,仅次于若尔盖湿地。车队出城后沿着通往金阳的国道356行进。车子经过一个下坡弯道,弯道旁是一座学校。拐过弯看见前面有电子眼横杆。立马刹车减速。走到横杆前被一个小个子的彝族警察拦下了,跟在我后面的冯老师和凡夫的车也被挡下了。“你超速了”,“没有啊,限速60, 没超”。小警察拿出一个手机模样的机子给我看,限速40的牌子 背景是红墙。又跟喜德一样,一明一暗双测速。凉山的交警高明,在电子眼横杆前几公里再设一个暗哨,不怕你不中招。小警察边走边说,“还有分没得”,我们以为有转机,就说,“你就罚款,不扣分嘛”,老胡还上前求情,说“我们是知青,专门回乡来看的”他黑着脸,不听分辨。你们打开手机的12123,没得分办学习班,有分扣分。3分又没得了。凉山才走了一半,一年的驾照分就扣了一半 。想当初,走新疆两次,两个月,走内蒙东北两次两个月都没有被扣一分。走到这大凉山来,几天就被逮了两次,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了船。倒霉透了!</p><p class="ql-block"> 处理完违章,老伴不让我再开车了,她亲自上手驾车,继续前行。走到乐安湿地石碑前,没有看到前面的车。打电话才知道,大家走散了。沿着湿地走了一段。感觉没有啥看的。有很大一片湿地被开垦成土地了。如果,冬天来可以看到过冬的候鸟,黑鹳,黑颈鹤等。现在啥都没有。路边草地上坐着两个彝族老人 ,女的八十多了,大家上前与他们攀谈,合影。团长打电话,把大家召集到石碑前打卡留念。女士们感到不过瘾,走到前面平缓的地方下去,在那儿载歌载舞录小视屏。</p><p class="ql-block"> 回程路上,经过乐安镇,正遇学校放学了,一大群彝族小学生从学校跑出来 ,打打闹闹。我们只好等他们过去了 才加速离开。这一路上,经过了凉山几个县,虽然感觉到与内地比还是比较落后,但彝民的房屋大都是统一修建的新房子。过去那种我们知青也住过的土墙木瓦板房看不到了。孩子们都能上学了。就在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就有几所幼儿园。乡镇都有小学,大的乡镇还办有中学。对小孩的教育搞好了,凉山的未来就有希望了!</p><p class="ql-block"> 回程经过那所有红墙的学校,我专门留意了一下那个限速牌,没有看到测速仪。太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