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木渎古镇”严家花园。

夏明全

<p class="ql-block">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古城西部,大湖东畔我乘坐5号地铁在灵岩山站1号出口就进入木渎古镇停车场。西侧是苏州名胜景区灵岩山,右侧就是与苏州古城同龄具有2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镇木渎古镇。向前50米就到木渎古镇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木渎古镇的历史悠久,是因为春秋末年时,吴越两国因纷争第二次战争时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使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在这里大兴土木, 筑姑苏台, 源源不断的外埠木材而至,竟把这一带的河流堵塞,称为“积木塞渎”,木渎由此得名。 </p> <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和典故,木渎镇越来越盛名,名人商贾越来越多,到明清时期镇上有私家园林30余处,素有园林之镇的美誉,乃至清代乾隆帝多次光顾于此。</p> <p class="ql-block">走进古镇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碧绿的小河——香溪。传说西施在馆娃宫中梳妆沐浴,所用之水,流入山下小溪,使整条小溪都散发出阵阵香气,“香溪”之名由此而来。香溪桥建于香溪之上,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永福桥位于坪坦乡西南的高步片(高上村)村寨口,是一座单孔净跨16.2米的迭梁式木构架廊桥,全长19.32米,宽3.8米,桥面距枯水面4.6米。</p> <p class="ql-block">永安桥位于苏州市木渎镇山塘街严家花园前,又名“王家桥”,是木渎现存最古老的桥。明弘治十年(1497)傅潮所建,是一座由花岗岩垒砌而成的单孔石拱桥。永安桥桥洞宽敞,便于行舟,倒影如环,比例恰当,桥身高耸,葛萝垂挂,为木渎古镇更显古朴,虽经历数百年的风霜雪雨,但至今仍保存完好,实为不可多得的明代古桥。</p><p class="ql-block">相传古时儿子结婚,女儿出嫁要走三桥,在木渎古镇走的就是这座永安桥。</p> <p class="ql-block">此山塘街并非是姑苏城内的十里山塘,这里的山指的是灵岩山,这里的塘指的是香溪。走进山塘街看到第一个景点就是严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香溪亭位于木渎古镇的香溪边,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景点。香溪亭与乾隆皇帝有着密切的联系。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时,都会在木渎的虹饮山房停留,而虹饮山房对面就是御码头碑亭,这里是乾隆皇帝舍舟登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怡泉亭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四月。花岗石结构,是木渎人殷心揖以暴病死在异乡的好友冯怡泉名义建造的井亭。二人的纯真友情被殷心揖的弟子冯翼赋诗传咏:遗金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p> <p class="ql-block">沿着溪河联廊走176m就到达御码头。</p> <p class="ql-block">木渎古镇的御码头字迹是由乾隆皇帝亲笔书写。在木渎古镇虹饮山房门口的御碑亭中,可以找到乾隆皇帝的墨宝,这些字迹记录了他每次在此弃舟登岸的情景,因此被人们称为“御码头”。</p> <p class="ql-block">西施桥为石拱桥,上有木亭供休息之用这是木渎古镇唯一与西施相关的遗存。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清澈见底香溪水与浑厚的胥江水交汇的地方。西施常在桥下溪边用奇香花粉淋浴,携带着她的体香及胭脂花粉的流水自西向东一路芬芳满河生香。从此溪水改称香溪。西施淋浴处的桥被称为“西施桥”。</p> <p class="ql-block">沈寿故居位于木渎镇山塘街中段,沈寿是清末有名的“刺绣皇后”,曾在木渎山塘街外婆家度过她的童年生活,并在那里跟着胞姐沈鹤一穿针度线学习。沈寿故居是原虹饮山房东园。她以精湛的刺绣技艺受到慈禧太后的嘉奖,并被尊称为刺绣圣桂冠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严家花园门前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苏州木渎严家花园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山塘街188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园林。该园林最早建于明末清初,最初是进士严氏家族的私家花园,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严家花园占地面积约16亩,布局典雅,由住宅、花园和池塘三部分组成。花园前门上悬挂着清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题写的“严家花园”匾额,仅此足见严家地位的显赫。</p> <p class="ql-block">怡宾厅是位于中部宅院的第一进建筑,主要用途是接待宾客。厅内前步柱上有楹联:“园中来宾忘还府 云上游仙错认家”,描绘了羡园的精美。后部柱上的楹联:“名园再筑,仍对古桥影静波,掩映林泉,神秀无疑胜境;旧构还观,犹凭巧匠师承祖,囗雕栋宇,瑰奇不让豪门。”进一步强调了怡宾厅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海棠花轿分轿顶、轿身、轿座三部分。全轿由六百五十块银杏木雕花板拼接而成,全部木榫衔接。轿身镂雕有"百子闹春”、"五子夺魁”、"麒麟送子”等吉祥图案四面镶嵌的玻璃上配有“鲤鱼跳龙门”、“鹤鹿同春”等吉祥彩绘图纹。这顶海棠花轿看上去觉得它很小,因为南方在古时候女子年芳二八就要出嫁了。</p><p class="ql-block">当年严国馨的孙子严家淦结婚的时候才十九岁,新娘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尚贤堂系明朝建筑,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木础石,典雅古朴,楠木直柱,圆润柔和。雕刻简洁疏朗,色调淡雅素净。具有实用和审美等功能。堂名“尚贤”,寓园主追慕前贤之意。因梁上有帽翅,俗称纱帽厅;而厅中直柱均为楠木,故又称楠木厅,此厅主要用于接待重要客人、举办红白仪式、祭奠祖宗和商议族内大事。</p> <p class="ql-block">桂馥兰芬”砖雕门楼,在木渎镇严家花园怡宾厅后。1998年,古城区的吉庆街拓宽时,将江苏巡抚奎俊题写门楼移建而来。字牌“桂馥兰芬”的意思是品行高贵优雅,门楼下枋浮雕“独占鳌头”图案;门楼左右的兜肚里,分别浮雕吴王张士诚出巡和出游的图案;门楼上枋里雕刻内容丰富多彩,有“徐庞惜别”、“赵子龙救刘阿斗”等七则戏文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左通可进入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驻足羡园宜闲亭,赏百年玉兰之花色,闻宜人之清香,兰芬益文思”之园、“别有洞天荷风凉”之夏园、“闻香思折桂”之秋园、“暗香疏影月黄昏”之冬园。</p> <p class="ql-block">环山草庐由一个宽阔平台紧贴水面而建造,在这里可以看到开阔视野和壮丽美景。框景前有片空地,当年曾是园主请戏班子来演戏的地方。园主则是坐在对面的轩中欣赏。</p> <p class="ql-block">从环山草庐水面上望去,对面一座湖石假山连绵起伏,在山巅上建有小亭名为“宜人亭”,非常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假山尽头,视野豁然开朗,远处织翠轩、澈亭,澹碧轩,锦荫山房等一一掩映于绿树青草中,正暗合了楹联:“胜地四时浓荫里,洞天一派碧鲜中”。</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既观赏到河面上的曲桥,池中众多的金魚,又欣赏到各小院高低错落景色互益。</p> <p class="ql-block">严家子孙读书之处,因院内遍植海棠而名。海棠抗涝耐寒,园主以此嘉勉后学。</p> <p class="ql-block">严家花园中的“闻木樨香”水榭,其名字源自于四周遍植的桂花,而木樨花即是苏州方言中桂花的称呼。这个榭中的对联“闻香思折桂,攻读仰收萤”寓意深远,其中“折桂”象征着高中状元,“收萤”则是指晋代车胤囊萤夜读的典故,反映了园主希望子孙能够勤奋学习,以期功成名就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严家花园小方斋,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知识分子追求功名富贵和封建官吏贪污受贿的批判,以及对腐朽的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抨击。作者通过犀利的笔锋和含蓄幽默的言辞,无情地讽刺了范进、高翰林、汤知县、严氏兄弟等人物,同时也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严家花园经三代主人的努力,前厉历时二百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蕴积,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和名园风范。很多电视剧取景地的一草一木,一廊一亭,都经过极为细致的设计,巧妙栽植四季花木,春夏秋冬四个各具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