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 您好!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是孩子教育道路上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关于幼小衔接,您了解哪些?快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其核心是幼儿怎样有效的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幼小衔接正确的是学科知识零起点,而习惯、能力、品质等的准备则要“弹药充足”。这些要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也是做好幼小衔接最有力的武器。</p> 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 <p class="ql-block">幼儿园从何时开始幼小衔接?</p><p class="ql-block">其实,幼小衔接从孩子的入园之际就开始了,幼儿园重点是“养习惯”。</p><p class="ql-block">小班:我们鼓励小班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如自己的小储物柜衣物折叠好,油画棒、彩笔等物品摆放整齐,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午睡时鞋子、衣物摆放到指定位置等。</p><p class="ql-block">中班:我们鼓励孩子帮助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材料,自己会制作收纳摆放的标记并尝试进行归类摆放,餐点时能够自主取餐用餐,做好值日生等。</p><p class="ql-block">大班:孩子尝试探索如何整理书包、认识时钟等。如此循序渐进,帮助孩子在园三年内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那么等幼儿进入小学后也能自主地收拾文具、书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小衔接“接什么”</p><p class="ql-block"> 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 在这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家长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四大准备”。</p> <p class="ql-block">身心准备</p><p class="ql-block">身心准备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p><p class="ql-block">1.建立积极的入学心态。</p><p class="ql-block">2.建立良好的情绪状态。</p><p class="ql-block">3.喜欢运动,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p><p class="ql-block">4.动作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p><p class="ql-block"> 给家长的小建议:</p><p class="ql-block"> 1.和幼儿讨论小学学习生活,减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压力和负面感受,缓解入学焦虑。</p><p class="ql-block"> 2.家长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感染和影响幼儿,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p><p class="ql-block"> 3.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充分保证运动量及运动时间,在日常生活教育幼儿学会正确、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p><p class="ql-block"> 4.支持孩子进行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p> <p class="ql-block">生活准备</p><p class="ql-block">在生活准备方面,需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习惯:</p><p class="ql-block">1.保持规律作息,坚持早睡早起、睡眠充足。</p><p class="ql-block">2.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分类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物品。</p><p class="ql-block">3.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有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危险会求助。</p><p class="ql-block">4.参与劳动,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p><p class="ql-block">给家长的小建议:</p><p class="ql-block"> 1.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时间,提醒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孩子。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2.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3.引导幼儿遵守社区、交通等环境中的安全要求,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求救的方法,如:知道向成人求助或拨打求救电话。</p> <p class="ql-block">社会准备</p><p class="ql-block">在社会方面的准备,主要注意以下四点:</p><p class="ql-block">1.能和同伴友好相处,乐于结交新朋友。</p><p class="ql-block">2.能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p><p class="ql-block">3.能自觉、独立完成一些任务。</p><p class="ql-block">4.热爱集体,初步形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p><p class="ql-block">给家长的小建议:</p><p class="ql-block"> 1.教育孩子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鼓励孩子与同伴友好相处,遇到冲突时,教育孩子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法解决,不争抢,不欺负同伴。</p><p class="ql-block"> 2.在日常生活培养孩子规则意识,教育孩子自觉遵守社会基本规则和幼儿园的集体活动规则,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3.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各项小任务,如:准备明天要带的玩具材料和学习用品、每天自己整理物品等,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4.家长教育孩子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并支持和积极参与幼儿园活动,愿意为班集体做事,为孩子树立榜样。</p> <p class="ql-block">学习准备</p><p class="ql-block">在学习方面的准备,既不是让幼儿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也不是让幼儿学会加减法,而是培养以下能力和习惯: </p><p class="ql-block">1.对身边的新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p><p class="ql-block">2.能专注地做事,分心时能在成人提醒下调整注意力。</p><p class="ql-block">3.对大自然和身边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努力寻找答案。</p><p class="ql-block">4.具有学习的能力,会积极思考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给家长的小建议:</p><p class="ql-block"> 1.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支持幼儿持续的探究行为。</p><p class="ql-block">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有计划的做事,并能专注持续的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3.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图书及环境,经常和幼儿一起讨论书中内容,加深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p><p class="ql-block"> 4.鼓励幼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活动或想法。</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足见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而在儿童时期播下良好的种子,之后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 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 我们应当以积极、从容的心态。帮助孩子科学衔接,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是有发展潜质的,唯有信任和鼓励,才能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