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成语故事新编)

李明鹏

<p class="ql-block">  成语纸上谈兵原指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奢可是赵国一等一的人物,他为将时,常常出奇制胜,立下赫赫战功,堪称国之栋梁,与廉颇、蔺相如一样被称为国之柱石。他提出“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成为兵家名言。他不仅带兵,还有军事著作。曹操曾评价赵奢说:“赵奢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p><p class="ql-block"> 赵括作为名将之子,对排兵布阵、列兵打仗耳濡目染。他从小聪明,又善于钻研、学习兵法十分用功并能背诵。当与其父和廉颇等老将谈及军事时,什么战略进攻、战术迂回谈得条条是道,无懈可击。其父赵奢挑不出他什么毛病,但也不赞许他,只叹息自己老迈。</p><p class="ql-block"> 每当父子讨论完军事后,赵奢常与其妻说:“兵者,死地也。战争关乎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可赵括却把它说得那么简单。我和廉颇都老了。希望赵国不用赵括为将,如果用他为将,必使赵军遭受危难。”</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激战,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百万。赵军首战失利,主将廉颇下令固守。廉颇深知赵军实力偏弱,不可与秦军硬拼,他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士兵固守营垒,以消磨秦军的锐气,然后伺机反攻。</p><p class="ql-block"> 廉颇作为赵国末期的主要军事将领,征战数十年,破齐败燕,守卫长平,战功卓著。后世将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与蔺相如“将相和”的事迹,也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p><p class="ql-block"> 秦、赵两军在长平僵持了好几个月。当时赵国大将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国的粮草费用负担加重。赵孝成王迫切希望廉颇速战速决。认为他坚守不出是因为胆怯,几次命令他主动出击。</p><p class="ql-block"> 这时,秦军派出间谍在双方军营内外散布谣言说:“其实,我们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当赵军的统帅,他头脑灵活,又有军事理论。”赵孝成王不知这是秦国的反间计,想让赵括当统帅,代替廉颇。</p><p class="ql-block"> 赵相蔺相如从病床爬来向孝成王说:“大王仅凭虚名就任用赵括,这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p><p class="ql-block"> 赵母也立即找到赵孝成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p><p class="ql-block"> 赵孝成王问:“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赵母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他做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p><p class="ql-block"> 赵孝成王说:“老人家,这事您就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p><p class="ql-block"> 赵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p><p class="ql-block">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便照着从兵书上学到的兵法干了起来: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把廉颇所筑的星状营垒合并成一个大营,改守为攻,在长平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頒布军令:秦兵若来,要奋勇当先,猛打紧追,不胜不回。回者,斩!</p><p class="ql-block"> 看到赵括的调兵遣将和部署变动,秦军主将白起心里乐开了花。白起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料敌如神,出奇致胜,威震六国,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统帅,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又与韩信合称“韩白”,与韩信、卫青、霍去病等合称为“韩白卫霍”。唐代位列武庙十哲。</p><p class="ql-block"> 他刚等赵括布完兵,便巧设奇兵妙计。先派王龁带三千人马前来叫战。赵括出万人迎战。敌寡我众,一回合不到,秦军假装战败,望风而逃了。旗开得胜,赵括高兴得手舞足蹈,赶紧写信把捷报传回了邯郸。</p><p class="ql-block"> 赵王听闻非常高兴,觉得用赵括为将果然没错。这边赵括欣喜之余,连忙派人到秦营去下战书。王龁不但不迎战,反而退军十数里。赵括十分得意,命令军吏宰牛杀羊,犒劳军士,并传令:“来日大战,一定要擒贼先擒王,显一显我们赵军的威风!”</p><p class="ql-block"> 哪知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此时的赵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身处秦军的天罗地网之中。军营的口令还是“进攻!进军!”</p><p class="ql-block"> 为了歼击秦军,赵括天刚微明就整军出发,才西行五里路,就碰到了秦军。霎时间,战鼓雷鸣,两军交战。秦军先派了两员大将出战,这边赵括也派了两将迎战。才一照面,秦将就败走了。赵括乘胜追击,追了约十余里后,来到一座秦营跟前。赵括传令猛攻秦营,但连攻数日,秦军坚守,牢不可破。</p><p class="ql-block"> 赵括就让人催调后军,想再来一次硬攻。但是这时,他接到消息说后军己被秦将引兵冲散,不能前来。与此同时,这边秦营中冲出许多秦军把赵括团团围住了,并大呼道:“赵括你中了我白起将军的计了,还不赶快投降!”</p><p class="ql-block"> 一听“白起”二字,赵括不禁心中一惊,赵括既无粮草,又无救兵,腹背受敌。他连忙亲自率勇士四路突围,五次冲杀,终被秦军乱箭射杀而死,四十五万赵军在坚持了三个月后终于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 赵王接到消息,痛悔不已。他本想治赵括全家的罪,但因赵母有言在先,便没有再追究了。赵国经此一役,国力日渐衰落,后终于被秦国吞并。</p><p class="ql-block"> 后人徐钧在评价长平之战时说:“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p><p class="ql-block"> 后世根据赵括指挥的长平之战引升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此形容只会嘴上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劝诫人们遇事多思考,不张扬,少开口讲道理,多动手做事情。不要象赵括一样,书本上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由于没有实际的经验,一遇到需要实际问题就没有了方向,成了一只无头苍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