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记忆:庆丰闸及庆丰公园

<p class="ql-block">北京城东便门到通州,东西走向20公里,元代人工开挖一条通惠河,河上建有五闸:大通闸、庆丰闸、高碑闸、花园闸、普济闸等。庆丰闸,又名二闸最为知名。闸口石砌基址为燕尾八字形,闸口两岸为码头,南岸为皇粮码头,北岸为杂货码头。闸口以西沿岸则是停泊往来行船之处。</p><p class="ql-block">当年庆丰闸两岸风景优美,商业繁华,游人如织,十分的热闹。南北村落里有酒楼、饭馆、茶肆、旅店、店铺等,同时演出秧歌、舞狮、高跷、唱大鼓、说评书、唱二黄、莲花落、放河灯、时调等此起彼伏,声声环绕。闸北有龙王庙,引来八方游人进庙烧香。闸南望东楼,闸北望海楼,酒味香飘、酒客欢笑。《清代北京竹枝词》盛赞酒楼上盛景:“最是望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p><p class="ql-block">由于地处北京近郊,碧波清流,风光秀丽,明清以来皆为市民游憩胜地,素有燕京秦淮河之美誉。震钧《天咫偶闻》有这样的记载:“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清代官吏完颜麟庆在《鸿雪因缘图记·二闸修契》中写道:“其二闸一带,清流萦碧,杂树连清,间以公主山林濒染逸致,故以春秋佳日都人士每往游焉或泛小舟,或循曲岸,或流觞而列坐水次,或踏青而径入山林,日永风和,川晴野媚,觉高情爽气各任其天,是都人游幸之一。”一百多年前老北京的一句顺口溜“劳您驾,道您乏,赶明儿请您逛二闸。”道出了此处的游玩价值和地位。</p><p class="ql-block">曹雪芹在1748年前后,曾多次往来北京香山和通州,十分欣赏通惠河两岸诗情画意的美景,途经庆丰闸时,就在一颗古槐树下休息,与友人茗茶赋诗,写下许多诗篇,因此后人称此槐为“文槐”。上世纪五十年代,古槐附近还有一座土地庙,很受百姓欢迎,逢年过节都举办庙会,最热闹的就是耍狮子。</p><p class="ql-block">可以说,一道庆丰闸,见证通惠河七百余年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沿用庆丰闸之名建成的庆丰公园,于2009年9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公园以“帆”和“船”为设计元素,整体分为北部现代滨水景观区和南部绿色生态文化区,细分为京畿秦淮、叠水花溪、文槐忆故、大通帆涌、皇木廊、庆丰古闸、惠舟帆影、印象之舟八个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