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读书笔记—《论语》 3八佾篇

素素

<p class="ql-block">阅读论语一个多月,夏天的日出时间更早了,伴随着升起的太阳继续坚持吧!多看经典书籍吧,因为穿越时空的名著,往往蕴含了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它会给我们带来独到的视角,跳出思维的盲区。</p> <p class="ql-block"><b>day25 2024-05-09 星期四</b></p><p class="ql-block"> 第三篇《八佾篇》主要是探讨关于礼的,所以开篇第一章,孔子就在骂人了。</p><p class="ql-block"><b>第一章【原文]</b>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都会提倡“忍”,比如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意思是让大家学会忍耐。但其实本章给了我们一个新的理解,这里的忍,忍心。我们在为人处事需要“不忍”。违背道德的事,不仁义的事,不合法的事,我们要拥有一颗不忍去做的羞耻之心。当所有人内心当中都有着一个向善的力量,不会为了自己的私欲,忍心做伤害别人的事,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关于忍,还有一句话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叫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坏事,从小变大,你心里边的这个忍心的力量变得越来越大。一件小坏事儿做了,做一件中等的坏事儿,中等的坏事儿做了,做一个更大的坏事儿,人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道德滑坡变得越来越糟糕的。</p><p class="ql-block"><b>第二章【原文]</b>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本章与前章都是谈鲁国当政者违“礼”的事件。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范畴。</p><p class="ql-block"> 唱什么歌,跳什么舞,这虽在写具体的礼,最主要的还是倡导君君臣臣的思想制度,如果一个诸侯僭越其礼,下面的士大夫会效仿,再下面的门客或者百姓也会学习,这就最终导致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同样,我们现在提倡要孝,作为我们自己,对待父母有礼有节,我们的孩子才会效仿学习。</p> <p class="ql-block"><b>day26 2024-05-10星期五</b></p><p class="ql-block"><b>第三章【原文]</b>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礼和乐也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孔子作为古代最早从事教育行业的老师,教授人们六艺:礼、乐、射、御、书。1. 礼:指礼仪、礼制,是贵族阶层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2. 乐:指音乐、舞蹈,是用于娱乐、教育和礼仪方面的艺术形式。而孔子本人就非常喜欢音乐。那么乐和礼有什么联系呢?</p><p class="ql-block"> 之前一个师院的老师邀请我去参加一个比较有名的德国的老师来上饶举办的感情和萨克斯音乐会,我本来音乐的造诣是非常低的,最多就是听些流行歌曲K歌之类的,也就是这一年跟着丽昕才慢慢学会听一些节奏,乐器,所以就想着去进一步学习了解更多的音乐。那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在演奏会之前,主持人特意强调了一下礼仪,除了展现我们中国人的礼节之外,还有是对音乐的尊重,例如说道,在一首歌演奏的过程中,即使是再精彩也是不能鼓掌的,一定要等确认整首歌演奏完毕才能鼓掌献花…这便是乐的礼不可分割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一般在睡觉或者看书时会听一些轻音乐,相信很多人在听到轻柔的音乐时内心也会变得更加柔软和宁静,但前提是能够感受到仁爱之心,有了仁爱之心,你才知道礼乐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否则的话,就如孔子所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四章[原文]</b>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p><p class="ql-block"><b>[译文]</b>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回答,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p><p class="ql-block">之前读过一本书《翦商》,那本书读了一个开头我就没继续读了,因为一开始就是描写商朝墓葬里的场面,除了青铜器以外很多人的骨头,这个就是活祭,用活人祭祀,非常残忍,孔子一直就反对活人祭祀。这种礼,与其奢也,宁俭。</p><p class="ql-block"> 本章说,如果心中没有真情礼仪就是虚文缛节。的确,经过长久的发展,以前很多的礼仪已经不符合我们现在人的生活习惯,需要保持一颗辩证的心态去学习和践行,就是你只是外在的根本的是我们要有保持真心真情,就如我们现在的丧礼,祭祀,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思念故人,但不一定要烧纸,简单的一柱香也是礼仪。</p> <p class="ql-block"><b>day27 2024-05-13 星期一</b></p><p class="ql-block"><b>第五章[原文]</b>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夷夏观”的自豪感。在他看来,“诸夏”有良好的礼乐文明传统,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这种观念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p><p class="ql-block">何为夷狄与华夏?</p><p class="ql-block">就是中国古代对周边民族(夷狄)和中原地区(华夏)的称呼。在古代,吃饱饭是最重要的事,吃饭就只能靠农耕,所以最早华夏与夷狄就是根据生产方式划分。华夏就是,占据了平坦地形、拥有更适宜地理耕种条件的农耕民族生活稳定,更早地诞生出文明的地区。而夷狄就是处于山野、依靠捕猎为生的游牧民族生活居无定所,文明的发展较为缓慢,文化的传承也不够稳定的人民,所以相比于农耕文明,较为落后。于是,便出现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中心主义,农耕文明称自己所占据的中原地区为华夏,将周边的民族都统称为夷狄,用以表达蔑视。</p><p class="ql-block">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形成了一个概念:一个民族属于华夏还是夷狄,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文化认同。正如孔子在《春秋》中所说:“诸侯以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意味着,夷狄如果采用了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华夏族人;而中原人如果采用了夷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夷狄。</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是文明的进步,最近我在看罗胖的《文明》,就说到宋朝(华夏)和辽朝(夷狄)为了土地,财富常年发生战争,直到萧太后和宋真宗签署了《澶渊之盟》,以协议的形势达成了和平,宋朝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以武力胜出的辽朝通过共同的管理达成了文明。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华夏与夷狄的称呼,统称中华民族,包含56个民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六章【原文]</b>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孔子在这里对季氏去祭祀泰山这一行为表示了不满,并通过与冉有的对话,表达了对季氏僭越礼制的批评。</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背景知识。在古代中国,祭祀泰山是一项非常庄重且有着严格规定的宗教活动。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其祭祀权通常属于天子,即当时的国君。在我们的历史上像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宋真宗等这些皇帝都曾经祭祀过泰山,而季氏作为鲁国的一个大夫,他并没有资格去祭祀泰山。因此,他这样做是僭越了礼制,违反了当时的社会规范。</p><p class="ql-block"> 这就提醒了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该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保持一颗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b>day28 2024-05-14 星期二</b></p><p class="ql-block"><b>第七章【原文]</b>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行为的期许,即君子应该注重礼仪、谦让、和谐,而不是陷入无意义的争斗之中。同时,也强调了竞争的重要性,即使是君子之间,也需要有竞争来推动自己不断进步。而这种竞争,应该是建立在尊重、谦让的基础之上,是一种文明的、有节制的竞争。</p><p class="ql-block">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彬彬有礼,一旦有遇见竞争,或者利益冲突往往会失礼于人甚至为了赢得胜利不择手段。</p><p class="ql-block"> 最近2024年7月26日即将举办的巴黎奥运会正在进行的火炬传递,所有的工作人员,运动员、观众都非常期待着这样一场大型比赛,除了体现一种运动竞技精神以外,也是一次展示各国运动员工作人员礼仪的一次机会。</p><p class="ql-block"> 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得主,中国选手杨倩以破奥运会纪录的251.8环的成绩夺得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冠军。</p><p class="ql-block">查阅了一些资料,参赛者除了必须遵守国际射联的规定,确保着装符合规则要求,以外,还有很多的规则和礼仪:</p><p class="ql-block">比赛礼仪:1. 每位参赛者、教练员和裁判员都应保持恭谦有礼的态度,尊重比赛规则和对手。</p><p class="ql-block">2. 射击时,枪口应始终指向前方,左右摆动角度不能过大,以确保安全。</p><p class="ql-block">3. 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触摸或使用他人的枪械和装备。</p><p class="ql-block">4. 在比赛和练习期间,应保持安静,避免干扰其他运动员。</p><p class="ql-block">5. 绝对服从赛场指挥、裁判和教练的指示。</p><p class="ql-block">对于观众来说,观看射击比赛时也有特定的礼仪要求:需要保持赛场安静,尤其是在运动员发射时,以免影响他们的注意力。此外,近距离观看射击比赛时,应将手机调至振动或静音模式,并关闭相机的闪光灯,以免干扰运动员。</p><p class="ql-block">这些规则和礼仪不仅适用于奥运会,也适用于其他国际和国内射击比赛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比赛。</p><p class="ql-block"><b>第八章[原文]</b>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p><p class="ql-block">子夏又问:“礼也是在后的吧,在心意之后,在忠信之后,在仁德之后,甚至是在温饱之后?”</p><p class="ql-block">孔子听了很高兴,说:“卜商啊,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啊,现在可以开始和你讨论《诗经》了。”</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这段对话中,孔子通过绘画需要先有素白的底子这一比喻,来说明仁德是礼的基础。子夏则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礼是在仁德的基础上产生的观点,得到了孔子的赞赏。</p><p class="ql-block">这段对话再次强调了孔子关于“仁”与“礼”关系的理解,即仁是内在的道德修养,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同时,也展示了孔子与子夏之间的师生互动,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首先,内在的道德修养是外在行为规范的基础;其次,学习和理解知识需要不断思考和发挥,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最后,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被誉为宋朝最好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稳定和谐,经济、文化、科技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主要是有一颗宽厚仁爱的心,对身边的人和大臣们都谦虚有礼。</p><p class="ql-block">他以仁德治国,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例子:</p><p class="ql-block">- 虚心纳谏:宋仁宗刚刚亲政时,他曾想将自己一位宠妃的伯父提拔为三司使。对此包希仁表示不满,认为这样会败坏朝堂的风气,于是他直接找上宋仁宗,开始痛陈利弊。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包希仁甚至因为激动将口水溅到了宋仁宗的脸上。可宋仁宗并没有因此生气,而是默默擦掉了脸上的口水,然后采纳了包希仁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为他人考虑:有一次,宋仁宗在用膳的时候,在粥里吃出了一粒沙子。对此随身侍奉的小太监吓得要死,但宋仁宗却对他说“勿言吾尝食于沙,此乃死兮”,就这样,负责侍奉的小太监以及当时做饭的大厨都没有受到惩罚。</p><p class="ql-block">- 宽容:苏辙在科考的时候,曾在试卷中讥讽皇帝。对此宋仁宗不仅没有生气,甚至不觉得苏辙是在污蔑自己,他直接对着大臣赞扬了苏辙,认为苏辙是一个敢于谏言的忠心之人。为了表达自己对苏辙的欣赏,宋仁宗给苏辙赐了不少真金白银,同时还许给他高官厚禄。</p><p class="ql-block">宋仁宗亲生母亲李妃去世,因为当时是刘太后当政,把握朝政,而亲母李妃是个宫人,无权无势,宋仁宗还是通过据理力争,为母亲赢得厚葬的礼仪。书上说,太后与仁宗皇帝于后苑举哀,百官奉灵车由西华门出,用一品礼,暂葬李宸妃于皇家洪福寺。</p><p class="ql-block">这些故事展示了宋仁宗赵祯作为一位仁德之君的品质,他的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后世所称颂。</p> <p class="ql-block"><b>day29 2024-05-15 星期三</b></p><p class="ql-block"><b>第九章[原文]</b>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孔子生活在周朝晚期的春秋战果时期,在这段话中,表达了他对于前朝夏朝和殷商朝礼仪制度的了解,但由于杞国和宋国这些夏商后代国家无法提供足够的文献资料和熟悉这些礼仪制度的人,使得孔子的言论无法得到充分的证明。这也强调了文献和实证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和资料,就无法对历史和文化进行准确的理解和传承。体现了孔子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同样,这段话也反映了孔子对于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视。他认为夏礼和殷礼都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礼仪制度已经逐渐失传,导致现在很多人无礼甚至常有僭越的行为发生,孔子呼吁人们应该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以便后来之人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代文化礼仪。</p><p class="ql-block">我们都知道礼的重要,礼从何而来,这里就看出了记录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文献的记载,我们后人也无从学起。</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孔子后成为后人所敬仰,除了在世的时候教育弟子以外,最大的成就还在于孔子晚年整理的“六经”,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仪礼》《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此外,《礼记》在汉代是指《仪礼》,而在宋朝以后,《五经》中的《礼经》一般是指《礼记》。这六部古籍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并为王室贵族所有,深为历代统治者所宝重。孔子对它们做了一些整理工作,使其得以传承至今。这些著作对后世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论语》,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对中国的哲学、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同样,在我们现代社会要可以应用,当我们要论证一个观点的时候需要做足够的文献资料的调查和分析,才能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p><p class="ql-block"><b>第十,十一章【原文]</b>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p><p class="ql-block">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p><p class="ql-block">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p><p class="ql-block"><b>[评析]</b>在孔子的时代,禘礼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祭祀祖先的仪式。然而,孔子却表示在第一次献酒之后,他就不愿意继续观看了。这反映了孔子对于鲁国当时礼仪形式化的不满。他认为,真正的礼仪应该注重内心的恭敬和虔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如果礼仪失去了其内在的精神和意义,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孔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礼仪应该回归其本质和精神的看法,强调了内心恭敬和虔诚在礼仪中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孔子一贯强调的“仁”和“礼”的思想,即仁是内在的道德情感,而礼则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孔子的道德观念。</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孔子对于的回答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知识的敬畏。他并不是说自己真的不知道禘礼的学说,而是强调禘礼的深奥和难以言传。同时,他也暗示了真正了解禘礼的人,能够从中领悟到治理天下的道理,这种领悟是直观而深刻的,就像把东西放在手掌上一样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b>day30 2024-05-16 星期四</b></p><p class="ql-block"><b>第十二章[原文]</b>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p><p class="ql-block"><b>[译文]</b>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孔子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p><p class="ql-block"> 关于祭祖,印象里小时候过年过节,妈妈会做,印象深刻的就是吃饭前烧纸,然后饭菜摆在桌上,先请祖宗吃,这个时候一般都会让我们到外面等,我小时候就真的以为他们来了,等祖宗吃完然后我们在吃,大人应该是知道其实没有来,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仍然执行这些复杂费时的操作。不过现在好像就没怎么在做这些祭祖的仪式了。</p><p class="ql-block">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诚。不诚无物,这个成语出自《礼记•中庸》,原文是:“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这句话的意思是真诚贯穿在万事万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事万物,所以君子把真诚看作高贵的品德。在现代社会中,“不诚无物”这个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真诚和坦诚,不要虚伪和欺骗。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友谊。同时,在处理事情时也要以真实、客观的态度去面对,不要虚伪做作,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和效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十三章[原文]</b>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p><p class="ql-block"><b>[译文]</b>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得罪了上天,那么无论他怎样祈祷、求情,都是没有用的。这里,孔子强调的是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行为不端,违背了道德和正义的原则,那么无论他怎样去巴结、讨好权贵,都无法改变他犯下的错误和罪恶。真正的尊重和认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品德和修养。</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应用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一些让自己吃饱饭的技能,也要学习一些哲学或者儒家的思想,想要取得更好的成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重要。</p><p class="ql-block">讨论:什么是人生(价值)观,怎样树立自己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 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于我而言,什么样的人生是我想要的,财富,健康,家人,理想,文化,按照自己的重要程度排序,然而再去获得的过程就是在树立自己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b>day31 2024-05-17星期五</b></p><p class="ql-block"><b>第十四,十五章[原文]</b>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p><p class="ql-block">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p><p class="ql-block">孔子到了太庙(周公的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之前章节也学到过,孔子认为一方面朝代的更迭是不能割断的,通过典籍和考古能略知一二。但同时孔子也说历史是无法完全证实的,就像杞国和宋国也一样,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有承继,有沿袭,但也有损益的。</p><p class="ql-block">因此有下一章节的内容,从孔子的学习态度来看,他表现出了谦逊好学的精神。尽管孔子在礼仪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满,而是选择通过询问来深入了解和学习太庙中的礼仪制度。这种学习态度体现了他对知识(周礼)的尊重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其次,从礼仪的角度来看,孔子进入太庙每事问,也是符合礼仪规范的。在古代中国,太庙是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其礼仪制度十分繁琐复杂。孔子作为一位礼仪专家,深知在太庙中必须谨慎行事,遵循礼仪规范。因此,他通过询问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要求,这是对祖先和神灵的尊重。最后,从孔子的回应来看,他认为每事问正是礼的体现。他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质疑而感到不悦或羞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这种评价,并指出每事问正是对礼仪的尊重和学习。这种回应展现了孔子的自信和从容,也体现了他对礼仪的深刻理解和实践。</p><p class="ql-block">关于周礼(周公之礼),孔子虽然已经十分熟悉,仍然谦虚好问,你看我们现在每天读四书五经,但其实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都只是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一些文字记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版本的记载,同一版本我们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讲解和提问才能形成复合自己版本的解释。</p><p class="ql-block"> 最近正在读《官家的心事》一书,讲宋朝一百多年历史的,书里就有很多新的观点,围绕着皇位继承,站在皇子、后妃、宦官、外戚、宗室、权臣,等不同人的立场来理解宋朝的历史变化,例如宋太祖的死,宋仁宗的后宫,这本书通过史料的挖掘,带我们还原宋朝宫廷政治的基本脉络,让被官方记载和影视改编掩盖得面目全非的宋朝历史,露出它的本来面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十六章【原文]</b>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p><p class="ql-block">[译文]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射箭,只不过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只要肯学习有关礼的规定,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p><p class="ql-block">孔子强调,射箭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在射箭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锻炼自己的专注力、耐心和自律能力,这些品质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其他方面。此外,孔子也提醒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和价值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或单一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短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来看待他人。正如前面学习到的君子不器,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的高低优劣,而要注重多方面的能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b>day32 2024-05-20 星期一</b></p><p class="ql-block"><b>第十七章[原文]</b>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子贡认为既然鲁君已经不亲自去祖庙告祭,只是杀一只羊走走形式,那么这种告祭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想要去掉告朔之饩羊,以节省开支。然而,孔子却认为,尽管鲁君不亲行告祭之礼,但保留杀羊的仪式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礼不仅仅是形式,更是一种精神内涵和文化传承。即使鲁君不能亲自参与,但保留这个仪式仍然可以提醒人们尊重传统、恪守礼节。孔子的话体现了他对礼的重视和尊重。他认为,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轻易放弃对礼的坚持和追求。因为礼是社会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和规范。只有尊重和维护礼,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p><p class="ql-block">在面对传统和礼仪时,我们应该保持敬畏和尊重之心,不要轻易否定或改变它们。但是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礼仪精神,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选择,对于一些虽然有意义但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形式需要有所选择,例如过年过节放鞭炮烟花对环境和身体造成的破坏,需要我们寻求更好的形式来提现意义。</p><p class="ql-block"><b>第十八章【原文]</b>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p><p class="ql-block"><b>第十九章【原文]</b>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p><p class="ql-block">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 </b>在春秋战果时期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在两章中,表达了孔子对于遵循礼仪、尽忠职守的态度。他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这是他作为臣子应尽的职责和本分。却有人误解认为他是在谄媚君主。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礼仪和忠诚的不同理解和看法。有些人可能认为,过于注重礼仪和形式就是在讨好上级,而不是出于真心和诚意。但是,孔子认为,遵循礼仪和尽忠职守是臣子的本分,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现代社会与家人,同事交往和处理事务时,同样注重礼仪和规矩,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规范,保持真诚和正直的品质,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违背原则和价值观。但并不是在鼓励人们无原则地谄媚上级或权力者,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做出违背良心和道德的行为。</p><p class="ql-block">下一章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准则,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p><p class="ql-block">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君臣关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人伦关系,仅次于家庭伦理。儒家思想认为,君臣之间的结合是基于共同治理天下的目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以道义为基础的。</p><p class="ql-block">君王被赋予了最高权力,但同时也承担着对臣子进行道德指导、政治教育和工作安排的责任。君王应以仁爱为基础,尊重臣子的人格和尊严,给予他们适当的信任和支持。而臣子则应以忠诚为基础,尽心尽力地完成君王交给的任务,对君王保持敬畏和尊重,同时坚守道义原则,不盲从君王的错误决策。</p><p class="ql-block">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君臣制度已经不存在,但儒家思想中关于君臣之义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上下级关系中,同样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尊重、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共同实现团队目标。上级应对下级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而下级则应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保持对上级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关系的建立有助于维护组织的稳定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b>day33 2024-05-21 星期二</b></p><p class="ql-block"><b>第二十章【原文]</b>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创作的历史背景主要源自中国古代的周代社会。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791年包含西周东周),经历了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到昭、穆以后国势渐衰的过程。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标志着进入了春秋时期。在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周代的文化与艺术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诞生的。周代设有采诗官,每年春天深入民间,收集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歌谣。经过整理后交给太师谱曲,并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p><p class="ql-block"> 《关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采诗之官选中,并最终成为了《诗经》的开篇之作。它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反映了周代社会的风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这首诗是一首恋曲,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并渴望与她永结伴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雎鸠鸟、荇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喜悦和渴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婚姻和家庭的重视,以及对于贤淑女子的赞美和追求。</p><p class="ql-block">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抱着复兴周礼的美好愿景,把他希望人们能够像诗中描述的那样,以一种虔敬而节制的态度面对爱情和婚姻,克制情感、尊重爱情,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正体现了“思无邪”的艺术观。快乐时要保持节制,不要过度放纵;在悲哀时也要适度,不要伤害自己的身心。这种情感表达的境界,既是一种对于自我情感的掌控,也是一种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既要感受和表达情感,又要避免过度沉溺和伤害自己或他人。</p><p class="ql-block"> 儒家经典《中庸》中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这句话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即在情绪产生后,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调节,使其符合一定的节度,达到和谐的状态。现代焦虑过度的社会真是需要学习儒家的情绪管理,这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各种情绪时保持冷静、理智和平衡,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十一章【原文]</b>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p><p class="ql-block"><b>【译文]</b>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p><p class="ql-block"><b>[评析]</b>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调侃道,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孔子认为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因此不应该再去追究责任或者批评过去的行为。他强调的是应该更加注重当下和未来,而不是沉迷于过去的错误或失败中。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礼”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他教导人们要接受并尊重历史和传统,同时也要有向前看的勇气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我们现代人需要学习孔子说的“成事不说”的处事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已经完成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再去多说什么。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对过去的事情保持沉默或者回避,而是说我们应该以一种平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它们。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体现了一种成熟和智慧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因此,与其纠结于过去,不如把精力放在现在和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但不应该被过去的阴影所困扰。同时,“成事不说”也提醒我们要尊重事实和现实。已经完成的事情就是事实,无论我们怎么议论或者评价,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因此,我们应该接受并尊重这个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这也是儒家情绪管理的一种体现</p> <p class="ql-block"><b>day34 2024-05-23 星期四</b></p><p class="ql-block"><b>第二十二章【原文]</b>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p><p class="ql-block">管仲何人?</p><p class="ql-block">1.*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是知心的朋友。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而分红时却拿很多。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得无厌,鲍叔牙却替他辩解,说管仲家里穷,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说他没有才干,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齐桓公想杀管仲,鲍叔牙却极力推荐管仲做齐国的宰相,最终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这段友情被后人誉为“管鲍之交”,成为真诚友情的典范。</p><p class="ql-block">2. **辅佐齐桓公**:管仲被鲍叔牙推荐给齐桓公后,他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使齐国国富民强。</p><p class="ql-block">3. **射小白事件**:公子小白(鲍叔牙)和公子纠(管仲)争夺齐国君位时,管仲曾带兵拦截公子小白,并射中了他的带钩。然而公子小白并未受伤,而是装死骗过了管仲,最终成功登基为君。管仲因此事一度成为齐桓公的敌人,但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使管仲有机会施展才华,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p><p class="ql-block">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管仲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也体现了他的智慧、胆识和人格魅力。他忠诚于国家,善于用人,能够包容他人的缺点,发掘他人的优点。他的这些品质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楷模。</p><p class="ql-block"> 在《论语》这一章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复杂且多维度的。孔子既承认了管仲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卓越贡献,如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天下维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打退了蛮夷,保存了中国文化,使民众受其惠,这些功绩无疑体现了他的智慧和才能。然而,在评价管仲的个人品德和行为规范时,孔子却持有批评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孔子指出管仲“器小”,即认为他的胸怀、志向或格局不够宽广。这可能是因为管仲的行为和决策往往出于权谋功利的私心,而非真正的大道。此外,孔子还批评管仲不节俭,生活奢靡,如他拥有众多的财富和产业,且下属各司其职,没有兼任的情况,这都显示出他的生活并不节俭。在礼制方面,孔子也对管仲提出了批评。他认为管仲模仿国君的行为,如设立塞门和反坫,是僭越礼制的行为。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来行事,不得僭越。管仲作为臣子,却模仿国君的礼仪,这显然违背了礼制的精神。</p><p class="ql-block">然而,尽管孔子对管仲的个人品德和行为规范有所批评,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管仲。孔子盛赞管仲为“仁”,这是因为他为天下带来的和平与繁荣,使民众受益。这表明孔子在评价一个人时,既看重其个人品德,也看重其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评价体现了孔子一贯的儒家思想,即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维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十三章【原文]</b>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和全面,乐理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p><p class="ql-block">孔子通过描述音乐的演奏过程,表达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他强调音乐应该具有和谐、纯净、清晰和连贯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上,更体现在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内涵上。</p><p class="ql-block">即使我们没有专业的音乐基础,也能从孔子对音乐的理解,学习到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音乐应该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达到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因此,他提倡通过学习和欣赏音乐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p> <p class="ql-block"><b>day35 2024-05-24 星期五</b></p><p class="ql-block"><b>第二十四章[原文]</b>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p><p class="ql-block"><b>[译文]</b>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在当时动乱的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们因为种种原因而遭遇困境,失去官职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当地的县官仪封人听说孔子来了,要求见。说明仪封人本来非常的虚心好学,见贤思齐,他见了孔子以后,不知道说了什么,但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跟他的弟子们的一段对话。他们不必为此而过分担忧或沮丧。我们可以看到到仪封人对于孔子的深深敬仰。他看到了孔子的伟大之处,并坚信孔子能够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仪封人的话语还体现了君子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认为,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更要有为天下苍生着想的情怀和担当。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p><p class="ql-block">张居正说,易乱为治,必待非常之人,如今我们处于和平社会,同样可以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困境或挫折时,我们应该保持信念和勇气,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十五章[原文]</b>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美也。”</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首先,孔子认为《韶》乐不仅形式美(尽美),而且内容也善(尽善)。这意味着《韶》乐不仅在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它所表达的内容、所传递的思想也是符合道德、伦理标准的,是善的。</p><p class="ql-block"> 《韶》是传说中虞舜时代的乐曲名,现泛指古代乐曲名。作者就是舜,为了歌颂舜帝的圣德乐作为一种宗教乐舞,具有神圣的性质,并被视为原始艺术的最高典范。历史故事记载,舜帝南巡至汉、苗交界之地的韶山,遭遇苗民的围攻。在危急时刻,舜帝命人奏起美妙动听的韶乐,使得原本紧张的局势得到缓解,苗民在乐声中放下武器,跟着节奏跳起舞来。这次事件不仅化解了冲突,也使得演奏乐曲的山峰得名“韶山”。我们可能无法完全准确地还原韶的由来。但《韶》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古代乐曲,其美感和道德内涵都得到了孔子等古代思想家的高度赞誉。</p><p class="ql-block">其次,对于《武》乐,孔子认为它虽然形式上也达到了美的境界(尽美),但在内容上却并未完全达到善的标准(未尽善)。</p><p class="ql-block">《武》是周武王伐商纣凯旋之后所作,它是《大武》乐章中的一章,而《大武》是一个大型的叙事性乐舞,其中包含了舞蹈、器乐与声乐的伴奏、人们的伴唱,描绘了武王伐纣的整个过程,类似于如今的音乐剧。这首诗赞美了周武王牧野克商的功业,传达了一种尊王崇礼、以武定国的思想。正是是因为《武》乐所表现的是战争、武力等较为激烈、冲突的主题,虽然在艺术表现上可能非常出色,但在道德、伦理层面上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或不足。</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这种评价体现了他对于艺术作品的看法,即艺术作品不仅要追求形式上的美,更要注重内容上的善。这种思想也反映了儒家文化对于艺术、道德、伦理的重视和追求。</p><p class="ql-block">对于现代社会,在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时,不仅要关注其形式上的美,更要关注其内容上的善,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摄影作品拍摄饥饿的儿童,很多人批评摄影师不仁道,但其实正是因为这些艺术作品的闻名,才能帮助更多儿童得到帮助和改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第二十六章【原文]</b>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p><p class="ql-block"><b>[译文]</b>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p><p class="ql-block"><b>[慎思笃行]</b>本章是孔子对于领导者或身居高位者的礼节要求。</p><p class="ql-block">首先,“居上不宽”指的是身居高位的人如果不能宽容大度,就难以得到下属的真心拥戴和信服。正如前面学习的,君使臣以礼。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宽容的品质,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和过失,以此来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p><p class="ql-block">其次,“为礼不敬”则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对其应有的尊重。在孔子看来,礼仪不仅是形式上的规矩和程序,更是一种内心恭敬和尊重的表达。如果行礼时缺乏敬意,那么礼仪就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最后,</p><p class="ql-block">“临丧不哀”则是指在面对丧事时,如果不能表现出应有的哀痛和同情,就难以体现出人性的温暖和关爱。这也是孔子对于人性情感的一种强调,认为在面对生死离别等重大事件时,应该保持真诚和善良的态度,慎终追远。</p><p class="ql-block">这三个表现总结起来就是不仁。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和利益。自然也就不会有礼。</p><p class="ql-block">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能否做到宽容,敬畏,工情,是否符合孔子的这些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领导能力,做一个有修养内涵之人。</p> <p class="ql-block"><b>day36 2024-05-27 星期一 </b></p><p class="ql-block"> 十天的《八佾》篇一口气学完了,本章大部分是讲礼,礼有很多种,从古到今不断的变化和损益,在春秋时期就有很多人非礼,同样到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不懂礼,不论表象如何变,内心本质都是仁,需要敬,这也正是儒家的指导思想。<b>【人不不仁,如礼何?】【为礼不敬】</b></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在得到上学习一门课程《熊逸书院》里关于《礼记》的一些内容,这里也结合我们在本章中学习到的内容分享一下。</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也曾分享过古代切瓜的礼仪,为天子切瓜,削皮后要切成四瓣,再从中间横断,用细葛布盖着呈上去;为诸侯国的国君切瓜,削皮后把瓜切成两半,再从中间横断,用粗葛布盖着呈上去;给大夫只削皮就够了。士和庶人自己削瓜,削皮后把瓜蒂去掉直接咬着吃。仅仅一个切瓜的动作都要这么讲究,那么穿衣吃饭、起居坐卧、待人接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里有无数的细节,都这么讲究起来,要多少年才能学得完,学了又有什么用呢?在春秋时期,孔子会告诉你,礼学的用场非常多——大到国家祭祀典礼,小到婚丧嫁娶仪式,学礼进可以从政,退也可以做个管家。但同时,孔子也说<b>【礼,与其奢也,宁俭】</b>所以到了现代社会,我们仍然能见到的婚庆公司的司仪、殡仪馆的主持人,甚至上个月,我女儿学校组织的十岁成人礼,本质上就是礼仪的传承,虽然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但是礼的本还是存在,例如对夫妻相敬,慎终追远,以及孝顺父母的宣扬,本质上都是儒家思想。</p><p class="ql-block"> 关于乐,它也是礼的一种。像<b>开篇的【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撤】</b>就是用错了乐,就是僭越,是非礼,是不仁。古时候的音乐和今天完全不同。如今我们戴着耳机听歌,或者K歌属于个人娱乐活动。有时我们看演唱会上,歌迷们狂呼乱叫,甚至冲出护栏和歌星拥抱,要是在古代就算是礼崩乐坏了。古时的乐属于公共活动,儒家礼乐是要人节制的,大家随着慢条斯理的音乐,按照尊卑长幼的次序,举止优雅地完成一个公共仪式。</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倡导礼制社会?关于礼的追溯,在儒家系统里流传着“周公制礼”的说法。当年商纣王残暴无道,周武王以一个小小的诸侯起义伐纣,最终实现了天命所归改朝换代,就在这个紧要的当口,周武王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和一群年长的弟弟。周公是周武王所有弟弟当中最出色、也最忠诚的一个,在那个主少国疑的时候辅佐少主周成王,灭掉那些不听话的弟弟和商朝余孽,百忙之中还要制礼作乐,也就是用礼和乐给天下定规则,这才奠定了周朝几百年的基业。礼制源于宗法社会,本质上是在血缘的温情里论资排辈,让所有诸侯,士大夫和百姓各安其位,打造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对于我们普通个人来说,遵礼也是出于对安全、稳定的天然渴求。正如孔子说<b>【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b>认为君与臣的稳定的关系才能使社会更加稳定,<b>【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认为稳定的情绪管理,才能使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个礼制的稳定的社会可以给人们提供高度的稳定性。伴随着宗法关系里的温情脉脉,一切都是那么的按部就班。</p><p class="ql-block"> 我们经常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因为礼仪曾经真是维系全社会的纽带,是把国家凝聚成国家的东西。这是自古“礼仪之邦”的本质。而今天意义上的讲文明、懂礼貌,和传统意义上的礼仪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意思,我们现在更加严格遵守的是法制社会,而对古代的哪些礼仪,我们需要有所选择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去了解和要求自己。</p><p class="ql-block"> 在八佾这章里,我们也学到了面对竞争的礼节。<b>【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射不主皮】</b>同样启示我们,面对竞争,必须保持一颗君子之心。</p><p class="ql-block"> 马上就要高考了,很多关于人才制度的讨论也多起来了,汉朝选拔人才用察举制:地方官要去发现人才,推荐给中央政府。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就不同了,政府设了一个标杆,一份考卷,想当官的人必须自己去爬,爬得上这根标杆就有官做。从正统礼制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非礼的行为,历史上批评的声音不断。读书人通过寒窗苦读,死记硬背,然后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谋得一份差事,在今天是一个励志向上的褒义词,但古人认为君子应该矜持,怎么可以自我推销呢!诸子百家游说列国,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用孔子的话说应该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人用我,我就出来做事,否则我就踏实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抱怨。所以孔子要是知道有科举或者高考,估计也是不赞同的吧!更错位的是科举的制度和科举的内容。制度上鼓励大家自荐削尖脑袋往官场里钻,但考试内容偏偏是传统儒家经典,尤其是礼学,总在教人做矜持的君子。所以这也教育了我们,不论学习或是考试,都需要具有灵活变通的能力,正如儒家的“经、权”转化理论:“经”就是原则性,“权”就是灵活性,我们既要有原则性,但也要懂得变通,用今天流行的鸡汤语言来说就是: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