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话研学梦水乡(原创)仙桃市新生街小学 余贤华

鱼头鱼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再话研学梦水乡,曾经花海品馨香。兰园科普生创意,小镇原形觅沔阳。研学是一种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其实,在我国古代也有游学的传统,现在流行的研学和游学并无本质的区别。研学时学生可以走出校门,拓展视野;走进自然,增长见识;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寻访古迹,陶冶情操。它是学生一种不可缺失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素质教育的新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每次陪同学生研学,那场景就是欢呼雀跃最好的注释,这一次更是欣喜若狂。不知孩子们为什么如此兴奋。是不是梦里水乡的一个“梦”字,在这个春夏之交的暖日里,与一群逐梦的少年,达成了人与地名的契合,形成了人与季节的共鸣!这一切的演绎,让我已经拒绝了车外的风景,有的只是满目的笑靥!使我已经割裂了窗外的世界,有的只是充耳的童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路的高歌,几车的欢笑,很快到了研学基地。开营仪式在一块很大很大的水杉林中的一小块空地进行。在封闭的车箱里有些缺氧而略显疲惫的学生,一进入这天然的氧吧,就异常兴奋。翠绿的水杉树下,身着红色校服的学生,特别显眼。随着教官的一声口令,队伍的整齐,瞬间就辗压了水杉的排列。虽然大部分同学身高在一米五左右,但气势足以赛过二三十米高的水杉树。辅导员慷慨激昂的演讲,校长铿锵有力的开幕令,燃爆了在场所有学生的情绪,那真是:击掌舞旗梦启航,超然锐气炽情扬。长呼响亮丛云破,一体同心颂誓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剪纸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艺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有多重社会价值。当学生进入剪纸教室,无不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而叫绝!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临摹、起稿、剪刻、揭离、粘贴、修改、制样几个步骤,作品呈现出各种图案、动物、花朵、人物。虽然还算不上佳作,但也有模有样。剪制过程,所有学生的全神贯注与小心翼翼,是在学校的教室里很少见到的。展示作品,一种莫名的满足感分明镶嵌在还带着几分羞涩的脸上。民间乐器场地,也让学生大开眼界。辅导老师从猜谜语开始,接着介绍了一些学生少见和没有见过的乐嚣,并让学生开始练习敲碟、吹笛、打竹板……学生们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那真是:巧手裁出纸上鸳,吹弹击打拜班门。中华文化通今古,世代传承民族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堂堂带有浓郁文化艺术气息的课,学生们学得非常专心。一个个带有娱乐挑战和团队合作的项目,孩子们玩得更加开心。荡秋千,走吊桥,跳蹦床,攀绳网,爬高墙……胆大的前面带,胆小的后面跟。赞叹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教官的指导与保护,让孩子们的体力、意志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该集合转移到下一个场地,没有一个愿意离开。那真是:挥汗灵活舞四肢,争先恐后闹嬉嬉。登高跳远怀豪胆,玩乐此间蜀不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学得专心,玩得开心,赏得悦心。梦里水乡以“文”为魂,以“林”为魄,以“农”为骨,以“水”为脉的江汉民俗文化,让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天下第一蒸前留下了孩子们的微笑,荷塘月色旁留下孩子们的足迹。万棵池杉下碧波荡漾,水上栈道穿行林间。湖心十二花岛,一岛一花,那是季节的轮换。岸边的花海一望无际,鲜艳夺目。湖畔立水车,湖心行帆船,林中通彩舟。那真是:探密自然至荷塘,森林湿地沐春光。彩舟花岛激童趣,再话研学梦水乡。</span></p>

学生

水乡

研学

研学梦

孩子

花岛

再话

真是

杉树

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