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东北根据地

莫谈MT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一向重视东北的战略地位。在抗战结束后十分重视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宏大的战略眼光和全局重点观念。</p><p class="ql-block"> 早在中共七大期间,毛泽东就指出如果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有东北,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但限于当时条件,中共中央无法向东北派遣更多部队。</p><p class="ql-block"> 抗战胜利后,面对新的局势,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可以肯定,东北的归属决定着中国两个前途、两个命运大决战的走向。</p><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重庆谈判期间,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思想,结合东北政治、军事情况,经与在渝的毛泽东、周恩来研究并同意后,制定了以发展东北和热、察两省为中心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其中,“向北发展”即全部控制热、察两省,力争控制东北。“向南防御”即收缩战线,撤出散布在敌后的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不含豫北)8个解放区。这是中共同国民党和谈的让步条件,既表示和平诚意,政治上争取了主动,军事上亦可避免被敌各个击破。</p><p class="ql-block">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东北对于中国举足轻重,已成为美、苏和国、共“三国四方”争夺的战略要地。毛泽东、中共中央运筹帷幄,英明地做出迅速开创东北根据地的决定。抽调四分之一以上的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分别率领2万干部和10万部队开赴东北。当时我党内部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得东北者得天下。” </p><p class="ql-block"> 9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任命彭真为东北局书记,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等为委员。东北局领导成员随即赶赴东北,统一领导东北根据地的创建工作。9月18日,彭真一行到达沈阳。此后,中共中央根据“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陆续将高岗、张闻天、李富春、林彪、罗荣桓等10名中央委员(其中4名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0名候补中央委员派往东北,并先后抽调各解放区的11万军队2万干部挺进东北。</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高度关注进军东北并予以指导。同年10月24日他电示彭真:“俟大批干部及军队到后,除仍以旧辽宁省及热河为第一位布置力量外,对旧吉黑二省首先是吉林省各重要城市迅速布置相当力量,甚为必要。”25日电示陈毅等人:“山东应出之兵,请分别陆行、海运,下月必须完成,并全部到达辽宁省,那边需用至急,愈快愈好。”11月6日,陈云由沈阳来到哈尔滨,组建成立了中共东北局北满分局,陈云任书记兼北满军区政委,高岗、张闻天、张秀山、李兆麟任委员。</p><p class="ql-block"> 11月下旬,北满分局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陈云起草给东北局并转中央的《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意见”指出,东北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给前线国民党部队以可能的打击,争取时间,同时有计划地将其他力量及干部主动、迅速地分散到北满、东满、西满的广大乡村、中小城市和铁路支线等战略地区,放手发动群众,肃清汉奸土匪,扩大部队,改造政权,建立广大的根据地,以便能够在与国民党的长期斗争中,逐步改变力量对比,最后夺取全东北。</p><p class="ql-block"> 11月底,进军东北工作完成,部队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2月6日,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成立,李富春任书记,吕正操、陶铸、郭峰等任委员(1946年初,任命黄克诚为副书记)。北满全部和西满部分地区(大体相当于今黑龙江省)由松江、嫩江、黑龙江、合江、牡丹江五省(地)和哈尔滨市(现统属黑龙江省)组成。根据国民党军队已占领山海关至锦州一线并继续北犯,苏联承诺“将收复地方移交国民党”等复杂情况,毛泽东、党中央适时调整战略方针,做出了“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正确决策。</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于12月28日起草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明确了东北工作的方向,对日后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说:我们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建立这种根据地,不是在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及其附近,而是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并指出:目前我党在东北工作的重心是群众工作,要发动群众斗争,替群众解决问题,给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样群众才会拥护我们,反对国民党的进攻。为此,要反复教育干部和部队,人人下决心从事最艰苦的工作,迅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要将正规军队的相当部分,分散到各军分区去,从事发动群众,消灭土匪,建立政权,组织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以便巩固地方,配合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p><p class="ql-block"> 为争取主动,抗联教导旅指战员根据毛泽东的声明和苏联远东军司令部的指令,随同苏军先机进入东北,占据东北57个战略要点,为迎接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创建东北根据地起到了先导和桥梁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东北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于第二年春季,彻底解放了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东北根据地的创建及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大城市的相继解放,为夺取辽沈战役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以及建立新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