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亚之旅,何以诱人?以诗仙李白故里自豪的绵阳人,可知他出生地碎叶即现今的中亚吉尔吉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沟通的正是中亚、西亚的商道?寻觅祖先留下的足迹,聆听丝绸之路的驼铃,感受中亚山川风物,人文景观,成为心中向往。</p><p class="ql-block"> 绵阳出发,一路向西,茫茫戈壁,已不再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凄凉,六十年交情的南山老同学结伴出游,一路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由新疆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出境。三十四年前到过此地,如今面目全非。新修的巍峨国门,比当年更加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来中国购物的哈萨克斯坦边民等待过关。</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口岸大楼雄伟庄重,气势夺人;哈国口岸钢构大门,颇象临时建筑。两相对比,仿佛手上的护照增加了几分重量。</p> <p class="ql-block"> 由国际客运大巴把我们载往哈萨克斯坦。在霍尔果斯国际客运站了解,到哈方扎尔肯特的票价是人民币70元。因中哈已相互免签,自由行游客买票凭护照即可去哈。</p> <p class="ql-block">通关</p> <p class="ql-block"> 到达哈萨克斯坦边防小镇扎尔肯特。街头过客匆匆,挤满小贩,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欧亚文化的交汇在此已现端倪。哈萨克斯坦导游哈哈在这里迎接我们到达,未来八天她将全程陪同。</p> <p class="ql-block"> 扎尔肯特是中国游客把人民币兑换成哈萨克斯坦货币坚戈的第一站,应运而生的钱贩子比比皆是。他们给的汇率是1元人民币兑换50坚戈,当天中国银行的牌价是1:63,其中差价让他们有利可图。</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居然还能看到前苏联生产的拉达牌轿车,原来哈萨克斯坦汽车不报废,太爷辈的古董车照样上高速。</p> <p class="ql-block"> 然后直奔哈萨克斯坦著名旅游景点恰伦大峡谷。据说其知名度与观赏性仅次于闻名世界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它像是上苍在草原腹地撕开的一道狭长的裂缝。由于千百万年风霜雨雪的侵蚀雕琢,峡谷中怪石嶙峋,每一个凸起形态各异,象鸡猫狗?象狮虎豹?三分形象,七分想象,游客尽可以大开脑洞。</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斯坦导游哈哈和百事通国旅全陪飞飞担任了义务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斯坦的旅游业欠发达,对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珍贵遗产的利用也许意识还不够,问管理人员,这里门票才合人民币十四块,与我国景区动辄百元以上是天壤之别。沿峡谷入口木栈道下行,要不了五分钟就可到达峡谷底部。游览时,我们车来车去,那种由卡车改造的观光车,在保持原生态的赏景线路上蜿蜒颠簸,票价仅合人民币8元左右,真埋没了这幅斑斓瑰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出峡谷便是广袤的恰伦草原,心胸豁然开阔。</p> <p class="ql-block"> 沿A3公路径直入阿拉木图,从下高速到进酒店,一路车辆川流不息,也许是因为哈萨克斯坦的油价实在便宜,95号汽油约4元多点/L、92号约3元多点/L。</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斯坦公路加油站密集,服务到位。按当天汇率,折合成人民币:92号汽油3.15元/升,95号汽油3.96元/升,柴油4.54元/升</p> <p class="ql-block">阿拉木图入住的酒店,街头晨曦初露。</p> <p class="ql-block"> 在阿拉木图参观第一总统公园。哈萨克斯坦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独立后,以阿拉木图作为首都(现首都已迁往阿斯塔纳),于2001年建了这个公园,并以第一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命名。总统公园的大门是世界最大、最雄伟、最洋气的公园大门。站立大门下,可清晰瞭望雪山,公园景观喷泉是一大亮点,可惜没有喷放。</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纳扎尔巴耶夫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在这里,冼星海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成为用音乐传递中哈友谊的使者。在冼星海大街尽头的冼星海纪念碑用中、哈、俄三种文字镌刻的碑文写道:“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纪念碑上还镌刻着冼星海的简历以及他创作的歌颂哈民族英雄的交响诗《阿曼盖尔德》的第一行乐谱。</p> <p class="ql-block"> 午饭时突然风雨交加,吃过马肉面片,冒雨乘缆车登上当地人称绿山的阔克托别山。矗立山顶,整个阿拉木图尽收眼底,雨洗过的空气澄净透明,眺望琴布拉克雪山,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 哈萨克斯坦中央博物馆,几乎是每个到阿拉木图的旅行者必去参观的。这座博物馆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931年,馆内藏有哈萨克斯坦主要历史建筑的模型、一批成吉思汗时期的历史文物、武器和服饰乐器,是哈萨克斯坦发展历史、文化和政治的重要展示窗口。</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展柜里意外发现一件当地女孩子的民族服装上,有一个用一枚人民币做的装饰,虽然硬币面值仅为“壹角”,但是它的深意远比硬币本身更无价。</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展出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地形的原因,阿拉木图没有共享单车,只有很多共享电动滑轮车,但听说使用费比打车还贵。</p> <p class="ql-block"> 去哈萨克斯坦旅行的话,要准备足够的零钱,他们虽有免费医疗、教育,但厕所甚至连加油站及商场的卫生间都是收费的。</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果戈里大街的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公园,是当地人假日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其中包括两部分,一是28勇士纪念碑,二是升天大教堂。数百只广场鸽在这里与游人共舞,嬉笑连天。 </p> <p class="ql-block"> 嘈杂和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p><p class="ql-block"> 走进肃穆的升天大教堂,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慰藉。以耶稣升天为主题的教堂不少,莫斯科有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克里姆林宫有圣母升天大教堂,美国旧金也有圣母升天大教堂。但阿拉木图的这座升天大教堂是东正教主教座堂,是全世界第二高的木制教堂,教堂选用独特的木结构,运用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因此在1911年阿拉木图大地震,整个城市约90%的建筑物被毁,但升天大教堂却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教堂内部延续了东正教堂华丽的布置风格,金碧辉煌。中间是圣母塑像,然后有历届教宗的神龛,神龛上刻画着圣经故事。在高深莫测的穹顶之下,面对虔诚的教徒静静地做弥撒的场面,敬畏与赞叹、好奇与探索、沉思与内省油然而起。</p> <p class="ql-block"> 二战时前苏军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28 勇士(其中10名是阿拉木图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为击退德国坦克的进攻全部壮烈牺牲。巨大的英雄群雕塑像,气势磅礴,底座上刻着的俄文是:伟大的俄罗斯,我们已经无法退缩,身后就是莫斯科。雕像旁边是不灭圣火,用以市民祭拜,成为缅怀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 升天大教堂广场,人们与鸽共舞时,一对靠拾荒补贴家用的老人沉默寡言,眼光迷茫。老头走不动歇下来,老太婆又奔一块废纸板而去。</p> <p class="ql-block"> 从位于市区的阿拉木图火车2站登上前往奇姆肯特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不知比我们高大的哈萨克斯坦人,为什么把软卧车厢没计得如此逼仄?但没计也有新招,白天床板掀起就变成了对坐的沙发</p> <p class="ql-block"> 作为哈萨克斯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奇姆肯特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的商路。位于锡尔河下游右岸平原的这座城市,人口多、经济活跃、人文历史气息丰富,大量古城和古迹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土耳其斯坦古城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一座尚未完工的陵墓,埋葬着突厥族著名的贤人——艾哈迈德•亚萨维。亚萨维是伊斯兰苏菲教派的创始人,当时在突厥斯坦传教,以优美的诗歌传达神谕,深受当时人民的欢迎。公元1167年,亚萨维逝世,人们建造了一座小陵墓纪念他,后来成为了穆斯林朝拜的地方,并有“第二个麦加”之称。现在看到的陵墓是亚萨维死后233年,由帖木儿大帝重新建造的。但未及陵墓竣工他就过世了。陵墓的主立面还未完成,用于搭建脚手架的洞口依然突兀,但由蓝色、绿松石色和白色的瓷砖镶嵌的表面已是熠熠生辉,与未完成的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成为该建筑最大的特色之一。尽管古城中亚萨维陵墓是至今没有完工的“烂尾楼”,但与之配套的景区基础设施完备良好,建筑精美,草坪绿茵,花丛绚丽,小道蜿蜒,喷泉水帘,圣人所在,游人舒心。</p> <p class="ql-block"> 奇姆肯特古城遗址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建筑的原始布局、防御系统、沿城墙的圆塔都在这里得到了保留和部分复制。在古城的西南部,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 16-17 世纪住宅区,里面有房屋和主要街道。在住宅区周围,还复制了一个商队旅馆,后面可以看到雕塑作品“骆驼商队”。</p> <p class="ql-block"> 置身于奇姆肯特土耳其斯坦古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穿越时空长河。这里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交汇的圣地,清真寺、古墓和城墙,展示了伊斯兰建筑的精髓,一砖一瓦无声地诉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和历史的价值永远不会消失。一群群热情友善、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学生印证了我们的共识。</p> <p class="ql-block">奇姆肯特独立公园的二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诗人阿拜是哈萨克斯坦的杜甫加鲁迅,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同胞劣根性的批判,并呼吁哈萨克人不要固步自封,勇于进取,被哈萨克人尊为诗圣、视为民族之魂</p> <p class="ql-block">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散发着古韵文化的国度。奇姆肯特到乌国的首都塔什干100多公里。哈乌两国的口岸前人员拥挤,车流混杂,少了一国的首都国门应有的庄严、整肃气象。 但出、入关顺利。乌国导游施小龙在这里接应。他是00后,曾在兰州大学留学一年半,汉语初步过关。</p> <p class="ql-block">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口岸</p> <p class="ql-block">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在乌兹别克语中,塔什干意为“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纪就以商业、手工业著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离开口岸,车行几十分钟便到塔什干国家博物馆。这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展出了中亚地区考古学、古钱币学、民族学等各领域丰富藏品及最新历史文献档案,是乌兹别克斯坦各个历史时期的缩影。</p><p class="ql-block"> 导游讲解最多的是帖木尔。凡提及帖木儿便奉若神明,仰慕至极。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尊崇帖木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在历史上为该地区带来了辉煌的成就。帖木儿帝国在他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留下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建筑,既展示了他的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也体现了他的文化成就和对乌兹别克斯坦历史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允许用手机拍照,用相机则要缴费。照相机收费一般是2000苏姆,合人民币二十七、八元,摄像机还会增加,否则会被制止。</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精美壁画。</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对面的帖木儿广场,是塔什干的中心,整座城市从这里辐射而出。广场中央屹立着塔什干的城市标志——帖木儿大帝雕像。成吉思汗的铁骑曾征服并统治中亚,蒙古人统治乌国达百余年。作为乌兹别克斯坦本土人的帖木尔,自称成吉思汗后裔,便是曾经称霸中亚细亚的帖木儿帝国的霸主。帝国鼎盛时期,他的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整个中亚,及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大部分地区成为帝国的疆域。雄心万丈的帖木儿东归南下,想与同时期的大明王朝朱棣作一场世纪对决而中途崩猝。 乌兹别克斯坦现在仍将帖木尔帝国定为国家的起源,国家的精神领袖,统一的民族意识的偶像,是乌国崛起强大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1966年4月26日凌晨5时24分,原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市发生了9级大地震,顷刻之间,塔什干几乎抹平,死亡数十万人,30多万人无家可归。该国人民为纪念这场大地震的死难者建立了纪念碑,又称英勇纪念碑。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的地标性建筑。我们参观时刚好是4月26 日,恰逢塔什干电视台拍摄地震58周年纪念日的专题片。</p> <p class="ql-block"> 走进亚洲最大的抓饭中心,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膻味,那是异域的气息,异国的美味。一盘抓饭主料大米,配有胡萝卜、豆类、羊肉,膻味香味,演绎着异国风情的美味,色泽油亮,食欲大开,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来这里品尝抓饭美味的除了游客还有不少当地人,可容纳几百人同时就餐的大厅座无虚席。制作抓饭的大锅,直径足有 3 米,一锅饭要用 50 公斤大米,耗费 3 个多小时,可供千人抓饭。烤馕炉也忙得不可开交。</p> <p class="ql-block"> 塔什干库克尔达什神学院,闻名遐迩。这是中世纪一所伊斯兰教学校, 18 世纪,被改建为商队旅店,后来又变为堡垒使用。在20 世纪时,它先是被作为无神论博物馆,后来又成为民间音乐博物馆。在90 年代时,该建筑再次被改建为伊斯兰学校。现在是旅游产品展示场。</p> <p class="ql-block"> 所到之处当地人民热情友善,尤其小朋友,学生只上半天学,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开心快乐,与国内紧张辛苦的学生生活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 库克尔达什神学院附近塔什干大巴扎市场,是市民的灵魂所在。这里食品和日常用品琳琅满目,摆放整齐,秩序井然,民生祥和。</p> <p class="ql-block"> 乌兹别克斯坦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每千人大约拥有90辆车。在乌生产的汽车中,雪佛兰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生产量达306,754辆,占比高达99%,显示了雪佛兰在该国汽车市场中的显著优势。尽管雪佛兰的占比极高,但市场上也存在其他品牌,如起亚、比亚迪、奇瑞。</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撒马尔罕, 2700岁的中亚历史名城! 当我在离开撒拉尔罕那天清晨拍下街头朝霞时,古城的列吉斯坦广场也沐浴着一片红光展示着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帖木尔帝国的首都,连接着波斯、印度和中国这三大帝国。</p> <p class="ql-block"> 自从公元前6世纪,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大帝征服了中亚以后,撒马尔罕经历无数次战乱,被征服、被控制,直到帖木儿帝国统治期间,撒马尔罕才迎来了历史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1501年,撒马尔罕最终被乌兹别克谢巴尼王朝的穆罕默德•谢巴尼占领,被并入布哈拉汗国。1868年,撒马尔罕被沙皇俄国征服。各大帝国在这里角逐,各种宗教在这里传播,各种民族在这里融合,各种文化在这里繁荣。撒马尔罕,绝对堪称世界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 列吉斯坦广场,三面矗立15世纪的乌鲁格别克书院Ulugbek Madrassa、17世纪的提拉卡力清真寺及书院Tilla Kari、18世纪的悉多书院Shir Dor。提拉卡力书院内有难得一见的华丽清真寺,祭坛涂红色底漆,再用比头发还细七倍的金丝嵌饰,灯光照耀下绚丽得令人兴奋。</p> <p class="ql-block">巧遇来撒拉尔罕神学院前纪念毕业的塔什干大学学生,祝贺他们并与之合影。</p> <p class="ql-block"> 帖木儿陵墓建有阿拉伯式球锥形大圆拱顶,四周镶嵌着用玛垴方砖组成的金碧辉煌的壁画,彩砖、金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墓室里安放着9具石造棺柩,安葬着帖木儿及其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兀鲁伯的两个儿子、帖木儿的国师和一个不知姓氏者。传说斯大林曾经下令挖掘帖木儿陵墓,以确真伪。据挖掘的专家描述,当覆土去除后,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口黄金打造的棺材,棺材上写着两行字:“假如上苍再给我二十年生命,我将让全世界在我的面前颤抖——帖木儿。”可是上天没有眷顾他,1405年,帖木儿病亡,此时他正在进攻中国明王朝的道路上,一场策划好的生死之战灰飞烟灭,世界又避免了一次腥风血雨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独立之父和首任总统伊斯兰•卡里莫夫灵柩安放在撒马尔罕哈兹拉特•希兹尔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古尔埃米尔陵墓是中亚最伟大的中世纪建筑之一。帖木儿王朝的历代重要人物都长眠于此,包含了帖木儿、他的两个儿子沙鲁克和米朗沙、孙子穆罕默德苏丹和乌鲁别克等,古尔埃米尔陵墓随着 17 世纪古代丝路商贸的没落而逐渐风化,直到近年才重拾了修复之路</p> <p class="ql-block"> 比比•哈内姆清真寺在帖木尔时代被公认为东方最雄伟的建筑物之一,是帖木儿帝国历史的见证者。低饱和度的高级蓝色的穹顶搭配马赛克的墙砖,有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超高颜值。比比哈努姆清真寺是全球最精美的建筑瑰宝。根据古书记载,其穹顶可与天宫媲美,而其入口的拱顶象征着银河。耗时五年,闪闪发亮的外墙,高高的宣礼塔,雕刻着精美花纹的大理石。巨大的阑额穹顶使得整座建筑华丽壮观,气势恢宏,让人印象深刻。而全球著名的印度泰姬陵,也是以比比哈怒目清真寺为原型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沙赫静达陵墓建于14 世纪和15 世纪,由13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沙赫静达意为永生之王,是撒马尔罕的执政者及其家属的坟墓建筑的基调为青色,以彩色陶瓷贴面作为装饰。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之墓。帖木儿大帝的妻子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尔坎•阿卡也葬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塔什干梦幻公园,喷泉,迪士尼城堡是最摄人心魄之处。</p> <p class="ql-block"> 在返回阿拉木图途中,路过奇姆肯特永恒公园。由于阿拉套和外伊犁山脉形成的V型地势,这里降水充沛,水草丰美,成就了奇姆肯特历史名城的地位。在公园若干组雕塑上,似乎看到哈萨克汗国战斗崛起的烽火硝烟,听到阿拉什党争取独立自由的奔走呼号,而最撼人心魄的是一位农妇抱着孩子,满含深情眺望远方,期待为保卫国家而战的亲人平安归来。</p> <p class="ql-block"> 结束中亚之旅出境前,在哈萨克斯坦边境小镇扎尔肯特参观中式清真寺。这是 19 世纪的宏伟建筑,由中国建筑师鸿峰设计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国际客运班车离开扎尔肯特,驶向霍尔果斯口岸时,频频回首,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游牧民族纵横驰骋的疆场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成吉思汗的铁骑踏破这里的山水,帖木尔帝国称霸一时,使它有了自己的正主英雄, 沙俄在这里开疆拓土,苏联把这里纳入联邦,中亚这块土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充满血腥,权欲争夺,霸主更迭中演绎着文明进程。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相闻,几个斯坦国今天在追赶,书写未来的篇章,造就自己的辉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