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戏

高山流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记忆的深处,有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它们伴随着冬日的寒风和温暖的汽灯光影,构成了我童年最宝贵的记忆。那是1960年的冬天,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小学生,但对于村里的戏剧活动,却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冬日的夜晚,村里的剧团总是热闹非凡。大队部的空地上,剧团的叔叔阿姨们排练着各种戏剧,他们的身边围绕着我们这些好奇的小脑袋。请来的老师严格而又耐心,教戏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我们虽然不懂戏文,但看着他们身着戏服,或悲或喜地表演,心中总是充满了敬佩和好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过年时分,剧团在大戏台上用竹席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戏棚,挂上了幕布和汽灯,照亮了整个舞台。演出前,剧团派人穿梭在街巷间敲锣,那声音是欢乐的召唤,也是唱戏前的通知。听到这锣声,男女老少都穿上过年的新衣服带上小板凳直向戏台赶去,就连外村的人们也赶来看戏,足以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和满满的年味儿。</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戏台周围有卖甘蔗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玩具的……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诱惑。而舞台上,演员们的表演更是精彩纷呈,他们或唱或舞,将河北梆子《蝴蝶杯》、《打龙袍》、《大登殿》、《生死牌》等传统剧目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我们还小,听不懂戏词,但大人们会在一旁讲述戏中的故事,让我们也能融入那份悲欢离合之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现代京剧如《红灯记》、《沙家浜》等,也在我们村陆续上演,那是时代的印记,也是文化的传承。每当外村的人听说我们村的戏唱得好,便会邀请我们村的剧团去他们村演出。而外村的狮子会、少林会、高跷会也应邀来我们村演出,很受村民们欢迎。这样的交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让我们村的戏剧声名远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那时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化,但我清楚地知道,那些戏剧给了我无尽的快乐和梦想。随着一次次的观看,我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戏曲中的精彩唱腔、美妙的音乐,都让我心驰神往。我开始学习乐器,尝试着去理解那些旋律背后的情感和故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岁月流转,那些关于戏剧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但它们曾经给我的快乐和对音乐的热爱,却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每当我闭上眼睛,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清脆的锣鼓声,眼前又浮现出那灯火辉煌的戏台,那是一段关于成长、关于文化、关于欢乐的时光,永远值得我去怀念和珍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