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仁义善良的老娘

清葆

<p class="ql-block">昵称:清葆 美号:15110733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腊月初八,便是家家户户忙着过年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测云,大家都在努力想让患肺癌的母亲能熬过春节,她一生勤劳本分,与人为善,以为她度过她73岁的坎应该没问题,然而,再先进的医疗技术在死神面前都是那么渺小,母亲最终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出殡那天,寒冷的天气突破了历史极值,滴水成冰,滴泪也成冰。而出殡的时辰,偏又是雨后的清晨。作为次子的我,紧紧地捧着母亲的遗像,两支胳膊被同族的兄弟搀扶着,走在灵柩和送葬队伍的前头,手脚冰凉,心也冰凉:怜悯母亲在这样一个天寒地冻、人畜寂静的时刻离开她甚爱的老屋,离开她多年处得热乎的邻居。</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沉重滞缓的脚步向前移动没有多远,抬头望去,前方街巷里弄的人家已敞开了大门,有的门前站满了人。灵枢过来,他们或凝重着表情注目相送,或双手合十予以道别,有的已准备了爆竹,鸣炮相送,也有自动跟在队伍后面的。这一切来得突然,每到一个路口,侄儿晚辈们一个接一个地给鸣炮相送的人施以跪礼,而我的身体像触了电流,冰凉的心顿时被烧得有些发热。我一下子看到了平凡的母亲在她周边人心目中的价值,她曾用生命赢得了人们对她最后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真的平凡,她20世纪30年代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富农家庭,外公吸食鸦片,走得早,读了点书就辍学了,就像当时的很多农村女性一样,适龄之时没有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然而,她思维的清晰、道理上的明白,年轻的后人都佩服,而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并为之敬重的,还是她的勤劳贤惠、乐善好施、克己助人。</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初,母亲父亲带着我们兄弟下放到农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为了给家庭增加一点收成,母亲和父亲便平整房前屋后的土地,种些薯、棉、瓜、豆。那时开荒种地也是不被允许的,为避人耳目,母亲常常鸡叫前就起床下地,等到天亮人们起床时,地里的活儿已经结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母亲去我老家所在的胡集镇(公社)赶集时,捡到一个钱包。但母亲认真地说,人同此心,丢钱的人一定更着急,也许他的家里更需要钱。于是,她主动等着把拾到的钱交还给了失主。</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母亲从不怨天尤人,只是自强不息,我和哥哥、弟弟妹妹都深受她的影响。在家中缺劳动力、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母亲从没有主动提出让我们七姊妹中的哪一个放弃上学。正是母亲的这种远见、支持和付出,才有了后来子女们命运的改变。后来,七个子女有学医的,有当兵的,有学财会的,有练体育的,也有学服装设计的。这在我们村甚至十里八村包括小县城都是很了不起的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举家回到县城,老家的人有到县城办事的,吃住都到我家里。也有过来找人,跑跑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子女升学、学艺的,也许只需花十天半月的时间,而为他们读书、学艺提供衣食住行,完成学业,少则也要两三年。而这些担子全都落在母亲的肩上。</p><p class="ql-block"> 本来,母亲就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个,吃起饭来,碗筷摆满一桌;换洗衣服,脏衣脱成一堆;放学归来,书包挂成一排。而现在又来了侄儿、外甥,吃饭的人就更多了,换洗的衣服也更多了。我常常看到,母亲从菜地摘菜回来做饭,一顿就要摘两箩筐;去压水井边洗衣服,一洗就是几大盆,她似乎舍不得用洗衣机,多半都是用搓板。老家乡下邻家的孩子到县城读书的,家里有困难的,母亲有时也是要管的,家里墙上书包挂得最多时,曾一排挂了10多个。受助的孩子们后来有的当了教师,有的当了校长,有的当了军官,有的成了企业老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住哪里都与邻里处得很好。她总是把"处邻如亲,帮邻如己、助邻为乐"奉为信条。有一年春节前,弟弟从南方弄来了些板鸭腊鹅,母亲觉得是好东西,就给周围的邻居你一只她半只地送了很多出去,让大家尝尝鲜,最后自己家里竟然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处近邻如亲人,处远邻,她也比一般人想得多。</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爱人从外地回老家陪她住些日子。她知道这次住的时间较长,就采购一些物品。第二天上午,母亲就领着她出门在周边转一圈,告诉她,这里是小超市,那里是小诊所,还有那边可以买猪肉、剪头发。介绍完,母亲对她说,我们在这里住,尽量照顾周边人的生意,大商场不在乎你买几斤肉、几桶油。可你买这些东西,做一次头发,对小本生意人,收入就可能管全家一天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生活过得并不优裕,可在她看来,自己的儿女都在城里工作,要比别人优裕得多,于是总是同情那些在她看来更可怜的人。母亲进城居住后,乡下的亲戚邻居她仍然要回去相看。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她人不去,也要想办法带上一份份子钱,我当兵后,老家的人都喜欢夸她是英雄的母亲,她也特别爱听……</p><p class="ql-block"> 她对自己省吃俭用,真可以用"饮冰茹柴"形容。前年我回家,见她餐桌上的防蝇罩破得不像样,于是花30元钱买了两个。母亲去世后,我收拾厨房,发现这两个新防蝇罩竟用塑料袋套实挂在墙上,一次也没舍得用,餐桌上还是原来那个缝补过的防蝇罩,就连装盐用的容器都是方便面的纸盒子。见此情景,我的视线顿时被泪水模糊。</p><p class="ql-block"> 我一遍又一遍地回想母亲的笑容,一遍又一遍地回想母亲的叮咛:听领导的话,团结同志,好好工作,老实做人,多为国家做事。有时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利,母亲的一句句大白话便回响在我心中,那也是我精神的港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央视春晚,有一支歌唱桐城"六尺巷"。有幸的是我与当年的礼部尚书张英同宗。张氏家族不仅仅演绎了这个"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礼让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的母亲是否受此熏陶或者说得到了真传呢?古诗云:"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其诗母亲不懂,其理母亲也许是懂得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起出殡的那天清晨,那些不顾极度寒冷天气早早敞开大门,双手合十与母亲道别的人,放鞭炮为母亲送行的人,他们也许并不认为母亲是一个多么不寻常的人,但我相信,他们所要表达的,无疑是对像母亲这样仁义善良化身的敬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