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功巍如山,伟绩任评说

汪富林

<p class="ql-block">安庆,在春秋战国时就是古皖国的封地,安徽简称“皖”即源于此。</p><p class="ql-block">从公元1760年至1952年,在长达190年的时间内,安庆一直是安徽的省会。现在的安徽就是安庆和徽州首字的合音。</p><p class="ql-block">因此,安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古城,也是较早接近现代文明的城市。同时,也是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父子三人及邓稼先,张恨水等近代名人的故里。特别是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中是最具争议,最具魅力的人物。他不仅是《新青年》杂志主编,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连任中共1~5届党的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先驱人物。</p><p class="ql-block">上世纪早期的中国,还处在军阀混战的殖民地状态,漫漫长夜盼黎明,陈独秀任主编的《新青年》杂志,无疑是给了夜行者一束前进的光。当中共的概念还只在少数先进青年蒙眬的萌芽状态时,他和李大钊就敏锐提出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用先进的政党改造中国的正确主张。当时被尊称为“南陈北李”。不幸的是,李大钊被北洋军阀杀害了,陈独秀成了党的总书记。</p><p class="ql-block">1921年7月,他和李大钊要求并指导在上海南湖召开了第一届党的代表大会。在他缺席党代会期间,被选为中央书记局书记。并且连任5届党的总书记。</p><p class="ql-block">1925年他领导五卅运动,因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使好不容易发动起来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p><p class="ql-block">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党的“八七”会议上,被代表们一致同意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p><p class="ql-block">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p><p class="ql-block">1942年病逝于重庆江津。</p><p class="ql-block">1947年由其第三子陈松年扶灵柩回到故乡,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p><p class="ql-block">1999年国家文物局和省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了修葺。</p><p class="ql-block">2004年安庆市筹资8000万修建独秀园。</p><p class="ql-block">2008年9月第一期竣工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2009年10月全部竣工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我和朋友们于2024年4月14日到安庆独秀园去拜谒了陈独秀墓,致敬并缅怀我党这位早期的领导人。</p><p class="ql-block">应该说,陈独秀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巨大贡献不仅记载于党史,也记在人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陈独秀先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p><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和照片来自网络,在此鸣谢。</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五门牌坊寓意着陈独秀连任了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墓地占地110亩,墓地1058平方,包括陈独秀墓,浮雕纪念墙,纪念館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浮雕墙总长60米,高4米,分四个部分展示陈独秀的一生;1,英年志气:2,惊天动地:3,开天辟地:4,浩然正气。</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面浮雕墙,前去拜谒陈独秀先生墓,顿生敬仰之心,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如今,中国共产党是有着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先生恐怕是不曾想到的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先生应该感到高兴吧?</p><p class="ql-block">应该告慰先生的是:你为之憧憬和奋斗的中国已经富强繁荣起来了,中华崛起和腾飞指日可待</p> <p class="ql-block">独秀园三字为赵朴初集字。</p> <p class="ql-block">路漫漫兮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屈原</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雕塑铜像,高6米,底宽3,5米,2007年落成。</p><p class="ql-block">铜像生动传神,挺拔英武。较好的还圆了陈独秀年轻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青年》杂志正面碑刻,是该杂志更名后的第二卷第一号封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新青年》杂志背面碑刻,是陈独秀于1915年发表在杂志创刊号上《敬告青年》一文的六个标题。</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提出改造旧中国的主张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他认为一个独裁政府是不会引领社会前进的。</p><p class="ql-block">民主二字是陈独秀的手书。</p> <p class="ql-block">实业救国,科学兴国,这是当时国人追求的救国救民的道路。陈独秀为此而呼喊,而奋斗。</p><p class="ql-block">科学两字是陈独秀所写。</p> <p class="ql-block">这是陈独秀墓前呈长方形的水塘。寓意历史是一面镜子,清澈明亮,公正无私:历史也是人民书写的,功过是非,自有公论。</p> <p class="ql-block">园内景色。</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生平事迹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共产党后,他在上海建立了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公然宣传托派观点。</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公开拥护国共合作和支持国民党领导抗日,并与托派中央决裂。</p><p class="ql-block">1938年,被王明,康生等人诬陷为日本间牒,由此他进入了人生中最至暗时期,并于1942年5月27日含愤病逝于四川江津。</p><p class="ql-block">他有4子2女。其中大儿子陈延年,二儿子陈乔年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陈延年1927年7月4日在上海就义,死时29岁,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江苏省委书记。陈乔年1928年6月6日被国民党杀害,死时26岁,是中央委员,中组部付部长,中央代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1879,10,9~1942,5,27)原名庆同,乾生,字仲甫,号实庵。</p><p class="ql-block">安徽怀宁人。</p> <p class="ql-block">君似高塔立天地,</p><p class="ql-block">更似柔光岁月长。</p> <p class="ql-block">丰功巍如山,</p><p class="ql-block">伟绩任评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