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平遥城

姚兵

<p class="ql-block"> 古人称山西表里山河,是说这里依山临河,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除此之外,这里的古城、民居也很有特色,承载着三晋儿女的家国历史和岁月情怀,这其中尤以平遥古城最为著名。</p> <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时期,现在看到的城垣是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修建的,在随后的500余年间共经过26次修缮补建。特别是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地方官员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改扩建,最终形成了包括6座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的完整形制,墙外有护城河,四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p><p class="ql-block"> 城内的街道为“土”字形布局,遵从八卦方位,包括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蚰蜒巷,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民居以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进行分隔,进门则是砖雕的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的平遥是一座繁华的商贸之城,各地货物从四面八方在这里汇集,再从这里运向全国,那时候的晋商富可敌国、汇通天下,一度对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形成了操纵之势。</p><p class="ql-block"> 道光三年(1823年)全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在平遥开柜营业,在它的带动下,民间金融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鼎盛时期总部设在这里的民间票号就有20多家,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辉煌璀璨的平遥城逐渐暗淡下来,变得不再神奇。平淡之中没有人再留意古城的日落日升,一颦一笑,也没有人再关心古城人心中的落寞与不甘。</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没有多少战火光顾过这里,在外人眼里,夕阳下的古城青砖灰瓦依旧,飞檐雕壁犹存,曾经用来抵御外敌的箭楼高高矗立着,一切都还保留着它最初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今天的平遥又重新热闹起来了。那些身着古妆、浓妆艳抹,在碉楼画栋之间款款而行的女人,不是大宅门里不怒自威的当家老夫人,也不是风姿绰约的少奶奶,她们更像是时空的过客,来自于四面八方。没有谁关心那些精美建筑背后的沉浮和沧桑,她们恣意嘻戏、走马观花,以今人的心境游走古今,并用这无边的喧嚣安排下自己全部的快乐和自得。</p> <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