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绝唱公输堂

田泮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建于明代,由100多位能工巧匠历经11年建成。因得“精雕细琢如鲁班真传,得公输之巧”的营建效果,后世将这里改名为“公输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安市鄠邑区外十公里,渭丰乡祁村,有一座当地人称“公输堂”的木房子,表面看上去普普通通,略显破败;但推开殿门,却是另一番辉煌景象,整个殿堂全部彩绘,沥粉贴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原名源远堂,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十一年而成,是民间“白阳三会”教教徒为纪念其祖师公输班(鲁班)功德而建。是全国仅存小木作“天宫楼阁”整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堂内原有各种佛像100多尊,故又名“万佛堂”。因东阁门有对联“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从而得名“公输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1年,公输堂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输堂隔扇门裙板彩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悄然坐落在秦岭北麓,2017年这座隐匿乡间的珍贵古建筑和巴黎圣母院、兵马俑等“顶流”一起频频亮相中法人文交流舞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屋顶为硬山灰陶瓦制成的砖混结构。据说,公输堂原有木牌楼、照壁、山门、前殿、中殿、正殿等,现仅存一座正殿,看起来略显破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楼楼并列,阁阁相连,层层叠叠,构造精巧,雕刻精细,沥粉贴金彩绘五彩斑斓。</p><p class="ql-block"> 光束从斗拱、“天宫楼阁”和藻井扫过,从上到下所有繁复的构件、丰富的色彩、臻美的图案,似乎都在向站在公输堂内的人们传达着当时工匠修建这座建筑的精巧匠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输堂藻井及“天宫楼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建筑学领域,大木作建构起上栋下宇的基本空间,小木作则将这个空间进一步柔化成适于人居住使用的空间。小木作是指一切非结构性质的木作,即建筑内或建筑上装修的木作。门窗、隔扇、壁藏、佛龛,以及木质模型和装修艺术品等,通称小木作。小木作通常构件设计尺度较小,加工精细且具有装饰性,加工精度远大于大木作,需要不同工种的配合,分工更加细化。小木作具备人文内涵的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技术要素。清工部《工程做法》将小木作归为装修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学家单士元生前曾在考察公输堂后表示:“公输堂无论就其历史价值还是工艺价值来讲都算得上国宝。宋代书籍《营造法式》上只有关于‘天宫楼阁’的文字介绍,而无实物模型。公输堂的发现,让我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的建造取法精巧繁复、坚固轻巧。这也正是天宫建筑历经600年沧桑岁月没有倒塌的主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东次间的内室门框上雕刻着一副沥粉贴金的楹联:法堂巍巍雕刻若得公输巧,圣像翼翼彩绘似有道子能。</p><p class="ql-block"> 上联说的是公输堂的雕刻精巧绝伦,像建筑工匠祖师爷鲁班的手艺,下联说的是公输堂彩画像是有画圣吴道子一样才能的人所画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的彩绘选用矿物颜料。有的小沥粉彩绘和工楷小字一样,一丝不苟,非精工巧匠不行。</p><p class="ql-block"> 据文献记载,公输堂的彩绘技法主要采用沥粉贴金和减底漆画的古老工艺,使用矿物颜料石蓝、石青、石绿等加以描绘,所绘图案色泽鲜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建的彩画最高等级的是和玺彩画,主要用在皇室;旋子彩画次之,用于官式建筑、寺庙等;苏式彩画又次之,主要用于民间建筑。公输堂以旋子彩画为主。</p><p class="ql-block"> 根据古建筑专家的考证,公输堂彩画中用到了“紫龙罩”和“卧金点翠”的独特工艺。</p><p class="ql-block"> “紫龙罩”据说是一种在彩画表层涂上类似于清漆的物质的工艺。但几百年的氧化作用,使得现在公输堂的彩画颜色整体偏暗。“卧金点翠”是在金底上彩绘的一种工艺。金底是将用黄金锤成很薄的金叶子磨成泥涂底,之后再作画。最后,匠人再使用工具将金色剥开呈现出想要的图案。这样的油漆彩绘工艺,费钱也费精力,到清末已无人能做。公输堂的彩绘能保存至今,十分珍贵。”</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彩绘底子厚度仅1毫米左右,不易起皮脱落,历时600年依旧完好。画面给人以清净庄严的感受,画面人物或脚踏祥云,或捧盘献果,旗幡飘扬,飞龙舞动,与“天宫楼阁”浑然一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周身是最常见的青砖,顶上是最普通的灰瓦,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硬山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宫楼阁全靠榫卯连接,至少10万个零部件,最终在公输堂内手工搭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小木作宫殿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天宫建筑有各式繁复精巧的重楼,三重楼、角楼等堂阁多达213栋。阁与阁之间以飞廊连接,于地面仰望环视,方寸大小的空间内,台殿罗列、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天宫楼阁按实际大小的三十分之一浓缩于穿堂构架之上,最为复杂的是斗拱部分,式样多达20多种。整座建筑历经600多年仍保存完好,体现出中国古人高超的匠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输堂雕刻之“精”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古代工匠采用圆雕、平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手法木雕图案多达40多种,使整个空间绮丽精巧、生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法国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开展“公输堂彩绘木作保护研究”合作项目。</p><p class="ql-block"> 内容包括公输堂古建筑油饰彩画传统工艺研究,彩画粘合材料研究,建筑木材树种研究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中法两国联办“中法合作公输堂古建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培训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中法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开发领域的双边合作,公输堂合作项目名列其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19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12版“神州风物”以《雕龙描凤巧安排 方寸之地起天宫——探访我国古建微缩艺术之绝唱公输堂》为题,在中法建交60周年来临之际,专题聚焦中法元首联合公报中的“活化石”、我国古建微缩艺术“绝唱”——西安市鄠邑区公输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国内随处可见大木作古建筑的精品,如庙宇、殿堂、楼阁等等。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建筑,是山西五台的南禅寺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唐建中三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建存世的数量也很多。</p><p class="ql-block"> 但是,存世的古代小木作建筑精品就比较罕见了。陕西西安鄠邑区的公输堂,就是一处为数不多的古代小木作建筑精品。公输堂的抢救性保护始于2014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7年11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法国遗产科学基金会签署开展“公输堂彩绘木作保护研究”合作项目,该项目被列入“中法第四次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p><p class="ql-block"> 乘着中法合作的机遇,公输堂这座隐匿乡间的国宝殿堂,正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也得到越来越专业的保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保人员为公输堂搭建的外部保护措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