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阳明故里

云中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城绍兴,晨间的西小河。 </p> <p class="ql-block">薄雾迷离,春树婆娑,白墙黑瓦,枕河人家,游人的心都要化了。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河岸边,一地落花。 </p> <p class="ql-block">阳明故里,位于绍兴越城区西小路94号,是明清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王阳明故居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景区以原遗存为主线,考古地面遗迹为基础,由故居、广场、纪念馆、王假山等多个部分组成,通过建筑、雕塑、图片、 影视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和介绍了王阳明先生“立德、立言、立功”的生平事迹和心学理论。 </p><p class="ql-block">4月9日,趁回家乡扫墓、踏青之际,按故里的游览线路,由“心”出发,潜“心”而行。 </p> <p class="ql-block"><b>西小路</b> </p><p class="ql-block">位于城北,因西小河而得名,全长约700米。这是古城的寻常巷陌,非常难得的是,几十年无多大变化,保持着“一河一街、街河并行”的格局。 </p> <p class="ql-block">两岸人家依水而居,宁静平和地过日子。 </p> <p class="ql-block">阳明故里在西小路中段,王公桥和谢公桥之间。我们去绍兴,多数住国际大酒店,离西小路近,已去过多次。 </p><p class="ql-block">这次去故居参观,从北端的北海路,沿着西小路走一段,过谢公桥。参观结束后再从王公桥返回。 </p><p class="ql-block">先从谢公桥过。 </p> <p class="ql-block">谢公桥,始建于后晋(936年-946 年),清康熙四年(1685年)重修;为单孔七边形石拱桥。 </p><p class="ql-block">谢公,指的是太守谢灵运。 </p> <p class="ql-block">王公桥,是一座平板石桥,王公,指的就是王阳明。 </p> <p class="ql-block">西小路不但面貌依旧,而且没有商业化,原住民仍一板一眼地过着老绍兴人的生活,烟火气息很浓。 </p> <p class="ql-block">街头晾晒着绍兴特产笋干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晒一些。 </p><p class="ql-block">老家人每年要晒十几斤给我,留几斤自己吃,多数送上海亲戚。为了尝鲜,有时自己也做一点。 </p> <p class="ql-block"><b>故里遗存</b></p><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2日,曾寻访阳明故居,有六大遗存:伯府大埠头、牌坊残基、碧霞池、石门框、饮酒亭、观象台(又称王假山)。 </p><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的导览图。 </p> <p class="ql-block">正是这一年,绍兴启动了阳明故里项目建设。投资80亿元,历经5年保护开发,在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阳明故里及纪念馆建成,总建筑面积12768.93平米;于2022年10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p><p class="ql-block">我惊奇地发现,故里主体部分仍以六大遗存布局;重建王阳明故居(伯府第) ,新建王阳明纪念馆、阳明广场等。 </p><p class="ql-block">故里航拍图。 (此图来自网上) </p> <p class="ql-block"><b>伯府大埠头 ,</b>在入口外的西小河边。</p><p class="ql-block">现系着一只乌篷船,500多年前,一艘艘伯府官船在此停泊。 </p> <p class="ql-block"><b>牌坊残基,</b>靠南侧围墙有残存的牌坊基石。</p> <p class="ql-block"><b>碧霞池,</b>位于故居东南。 </p><p class="ql-block">碧霞元君是泰山之女,在民间信仰中属于生育与平安的保佑神。王阳明与妻子诸氏生活多年却无后,在扩建伯府,开挖水池时将其取名为“碧霞池 ”,有希望老来得子之意。 </p><p class="ql-block">同时碧霞池上的天泉桥也是天泉证道发生之地。 </p><p class="ql-block">2019 年看到的碧霞池。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改造后的碧霞池。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池畔天泉证道石刻。 </p> <p class="ql-block"><b>石门框,</b>故居的一处重要遗存。位于伯府中轴线南端,是伯府的大门,2019 年拍的照片。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故居大门前保留此原物。 </p> <p class="ql-block"><b>饮酒亭,</b>王阳明饮酒赋诗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大墙高筑,南门不开,从东侧边门进,现里面是礼品店。 </p> <p class="ql-block"><b>观象台,</b>又称王假山。用挖碧霞池之土堆垒而成,四周用条石围砌。是王阳明用来占卜星象、认证天体之所。 </p><p class="ql-block">这里和我初次来时有较大改变。 </p><p class="ql-block">当时从假山弄进。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侧台阶上山。 </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亭台楼阁,和一条长廊;廊内是王阳明年谱。 </p> <p class="ql-block">院中有王阳明一手提灯,一手执竹杖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室内有阳明先生遗墨。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讲学的课堂。 </p> <p class="ql-block">今亭台和两颗大树仍在,显然,由原来的主要展示场地,变成了后花园。 </p> <p class="ql-block"><b>故居</b> </p><p class="ql-block">又称伯府第。门前正南,是天泉证道广场。东侧中央矗立着千古完人王阳明的全身铜像。 </p> <p class="ql-block">府第气势恢弘,正对府山山头。 为“一轴、四进、六重 ”的平面格局。四进院落有门厅、正厅、后厅、辅楼等;设明德堂、至善堂和传习堂。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进入。 </p> <p class="ql-block">入内在玻璃框架下看到地面考古遗存,才看清现伯府第建在原位址之上,大致按1:1比例建造。 </p> <p class="ql-block"><b>明德堂,</b>“明德”,出自《礼记 .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p><p class="ql-block">左右壁画分别是《王华致仕》和《敕封新建伯》,介绍王家父子为官之路。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堂下的原清水砖地面。 </p> <p class="ql-block"><b>至善堂,</b>是故居中最高的厅堂。</p><p class="ql-block">现打造成影视场,3个大屏幕置于堂前,还原明代讲堂空间。展示了王阳明在父亲王华去世后,回家中守孝,专事讲学的场景。 </p><p class="ql-block">先生教诲、门生聆听。 </p> <p class="ql-block">厅堂两侧墙上和展示橱窗内,有大量的图文介绍王阳明生平。 </p><p class="ql-block">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10月3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显赫家庭。10岁时,其父王华“常思山阴山水佳丽,又为先世故居,复自姚徙越城之光相坊居之。” 《王文成公全书 . 年谱》相关记载。 </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称其为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 ”中一个,另一位是孔子,半个圣人是曾国藩。 </p><p class="ql-block">其生涯主要有4部分:一 . 书香世家,少年立志。二 . 上下求索,洞天明道。三 . 龙场悟道,知行合一。四 . 戎马征程,教揭良知。 </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七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病逝于南安舟行途中,享年五十七岁。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星落南安,归葬故乡兰亭。 </p> <p class="ql-block"><b>传习堂,</b>将会客堂、书房、琴房合于一体。 </p> <p class="ql-block">故居共四进,各进厅堂之间的中轴线,有玻璃栈道相连。</p><p class="ql-block">玻璃框架下面,就是原来的道路。 </p> <p class="ql-block"><b>东西跨院 ,</b>西跨院南侧为饮酒亭。东跨院,有一副大型木雕艺术作品,描绘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及在不同生命阶段所展现的生命境界。 </p> <p class="ql-block"><b>纪念馆</b> </p><p class="ql-block">在故里东侧。 </p> <p class="ql-block">一座下沉式两层楼建筑。 </p><p class="ql-block">主体为巨型圆柱形建筑,称心源厅。另设文化数字文献厅、陈列厅、影厅和文创体验休闲区等,借助展品、图文、光影等多媒体技术,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展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阳明心学核心理念。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陈列厅,</b>完整介绍阳明心学文化。 </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心学四句教,天泉证道所证之道。</p> <p class="ql-block"><b>心源厅,</b>沉浸式环幕影院。 </p><p class="ql-block">阳明遗言。临终之际,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阳明曰:“此心光明,亦复何 言?” </p> <p class="ql-block"><b>影厅,</b>只有我俩,坐在中间,完整地看一遍剪辑纪录片《王阳明》。 </p> <p class="ql-block">“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苦苦求索成圣之道。 </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冲击僵化的程朱理学,提出“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p> <p class="ql-block">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 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先任刑部 主事、后贬任贵州龙场驿丞、再任庐陵知县、升任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 </p> <p class="ql-block">故里还有相关的服务设施,如咖啡屋、茶吧等。 </p> <p class="ql-block">往出口处,走廊上挂着红灯。而游学、参观的诸多内容,深奥的心学哲理,也如走马灯一般在心里团团旋转。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处望,屋脊南边是府山。 </p> <p class="ql-block">屋脊西边高耸的建筑是绍兴国际酒店, 选择住此酒店,来游故里很方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酒店内著名的北海池。 </p> <p class="ql-block">我最早记住的王阳明名言,是一段山中花论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觉得很有味道,但似懂非懂;就像看晨雾中的西小河,有一种看不透彻的朦胧之美。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THE END.</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