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篇——艺圃

自在

<p class="ql-block">  苏州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江南水乡,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已有2500多年历史。从建城至今,苏州城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苏州孕育的昆曲、评弹、园林和苏绣已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p><p class="ql-block"> 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沧浪亭、耦园、狮子林、退思园、艺圃)分两批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艺圃是其中之一。艺圃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园林简练疏朗,自然质朴,构筑精巧,园景幽致,是明代住宅园林中的佳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走进苏州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参加苏州大学举办的为期半个月的高校《微分几何》学习班,学习期间组织参观了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耦园,还有虎丘,寒山寺,以及社区的苏绣、绘画、手工艺厂等。首次被“人间天堂”的小桥流水、史迹名园、精美苏绣所震撼。今年阳春三月,我们再次走进苏州,去欣赏著名水乡的“昨天与今天”。</p> <p class="ql-block">  艺圃全园占地约4千平方米,分住宅、花园两部分,宅东园西,水池居中,池北以建筑为主,有博雅堂、延光阁等;池南以山景为主,临池以湖石叠成绝壁、石径;池东有乳鱼亭,是明代遗构;从水榭南望,山水交融,林木葱茏,颇具山林野趣,为园中主要对景。</p> <p class="ql-block">  艺圃布局简洁明了,住宅部分直接临水,与园林相交融,营造出一方山色空朦、水波浩渺、林泉深壑、亭榭虚凌的园林艺术景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博雅堂</p><p class="ql-block"> 博雅堂,又名念祖堂,是园中的正厅,屋宇宏敞质朴,厅堂陈设古朴典雅,是当年园主人会见宾客,纵论古今,吟诗舞墨之处。</p><p class="ql-block"> 博雅堂面阔五间,中间三间为厅,东西两间辟成套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世纶堂</p><p class="ql-block"> 此堂为住宅前厅,堂名为文震孟所起。文震孟为文徵明曾孙,明时父子或祖孙相继在中书省任职的称为世掌丝纶。堂名“世纶”,有文氏家宅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莱草堂</p><p class="ql-block"> 艺圃主人姜埰故乡在山东莱阳,侨寓吴门,不忘其本,故名堂以识之。</p> <p class="ql-block">  园之西南,有一组建筑,自成一体,包括香草居、鹤柴轩、南斋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响月廊</p><p class="ql-block"> “响”在古汉语中通“享”,“响月”就是享受温柔纯洁的月光之意。当月明星稀之际,风摇琅珏,倚栏赏月,其意境自是不同凡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延光阁</p><p class="ql-block"> 延光意为留传美名,出自杨雄《长杨赋》延光于将来。延光阁原为姜埰艺圃时期的一阁名。今建筑是七襄公所时建造。该水榭是现苏州园林中最大的水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乳鱼亭</b></p><p class="ql-block"> 乳鱼亭为方亭,为明代原物,亭内梁枋上还有彩绘,也是明代原作。亭名中的"乳"字,表示饲养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角亭</b></p><p class="ql-block"> 六角亭位于主山峰之后,通过树林隐约露出亭顶,加深了空间距离感,反衬出前景的高耸。</p> <p class="ql-block">  池南的山林景区为园内各观赏点的视觉中心,似一横轴山水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与中部水景区形成了一幽一畅、一密一疏、一高耸一低平的对比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