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半城烟火半城仙

坡上村人

<p class="ql-block">  泉州古称刺桐,是隋唐时设置的一个州,治所位于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此后经宋元明清,城市不断增筑、修缮、扩展。城内及附属区域埋藏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包括城防设施、街道官署、寺院等等。泉州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名城,宋元时期的泉州还是世界闻名的“东方第一大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10-14世纪,泉州在繁荣的国际海洋贸易中蓬勃发展,曾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多元文化交流荟萃、和谐共生,成为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港口城市。如今,在泉州留下的相关遗存有港口、市舶司、瓷窑、瓷器等与远洋贸易相关的遗迹遗物,还有因对外交流留下的文化遗存,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设施,它们反映出泉州一度汇集、融合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真是:​一座世遗城,千年旧时光。</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686年)。据说唐时这里有一片桑园,园主黄守恭一日梦见一和尚让他舍地建寺,不便拒绝,提出若园中桑树三天内开出白莲花,就肯施舍。不料果然桑开白莲,便依约舍地为寺,因此得名“莲花寺”。至今寺内还有一株古桑树,开元寺因此又被称为“桑莲法界”。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此后改称“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的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合称“紫云塔”。最初是木塔,分别建于唐末和五代,后又改建为砖塔,南宋时改建成石塔。双塔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塔,均为八角五层,应佛教五乘之说。每层都设有四个门和四个龛,门龛的位置逐层互换,既减少压力,又美观大方。双塔历经700多年的地震、风灾的考验,至今巍然挺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里的弘一法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小门后面就是那棵传说中开出白莲花的古桑树,也是开元寺又被称为“桑莲法界”的缘由</p> <p class="ql-block">​ 来到泉州,西街是必须打卡的地方。此地是泉州最老又最年轻的一条街。说它老是因为西街作为泉州最早开发的街区,自唐朝时就“列屋成街”,顽强抵抗岁月后,如今是泉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如开元寺、定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大厝林林总总,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形成泉州千年历史的缩影,所以它既是泉州没有围墙的历史展览馆,也是源远流长的泉州传统文化汇集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逛西街,随处可见簪花女</p> <p class="ql-block">  网红打卡店“莓超疯”</p> <p class="ql-block">  在莓超疯的天台上拍开元寺双塔</p> <p class="ql-block">  网红打卡点钟楼,还兼顾着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功能</p> <p class="ql-block">  承天寺,弘一法师化身处</p> <p class="ql-block">  古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洛阳江入海口,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江接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该桥梁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头卖生蚝</p> <p class="ql-block">  主持建造洛阳桥的泉州太守蔡襄雕像</p> <p class="ql-block">  在去洛阳桥的洛阳街发现一个袖珍教堂⛪️</p> <p class="ql-block">  古城里的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皇冠假日酒店</p> <p class="ql-block">泉州中远高尔夫球场</p> <p class="ql-block">  这么美的半城烟火半城仙世遗古城,谁不想再来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