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蕃薯的故事

秒秒

<p class="ql-block">说起蕃薯,有很多故事,先从种蕃薯说起,孩子爸爸,一个勤劳的男人,每次回到妈妈家,碰上耕种,都会抢着去帮忙,种蕃薯,种豆,摘菜,拔豆,挖蕃薯,挖木薯,施肥,放牛,浇水等等,什么都帮忙做,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劳女婿。更是孩子勤劳的榜样。蕃薯,妈妈每年都种一些,其实她吃的并不多,只要是种来送给亲戚,(送得最多的就是几个女儿,还有她的姐姐,她的哥哥)五姐弟中,要数我最爱吃杂粮了,每次回到妈家,都要带一些回来,有时候觉得很不好意思,妈妈辛辛苦苦种的,拿几斤回来新鲜一下就好,但是妈妈每次一装就是一米袋,结婚二十多年,年年如此,这装的不仅是蕃薯,更是妈妈对我的爱。</p> <p class="ql-block">十多年前的照片,那时候小女儿还没有出生,我挺着大肚子,在家里待产,平日里,有时间总想动动手,做点吃的,那时候,刚好是十月薯丰收的时节,蕃薯粉而甜,除了整个蒸熟吃,还可以煮蕃薯糖水。</p> <p class="ql-block">去百度了一下红薯的功效:降脂、增强体质、保护血管。红薯一般指番薯,其含有的纤维素能阻止肠内过多的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还能促进体内的胆固醇分解,有助于脂质的新陈代谢,预防高脂血症。蕃薯中碳水化合物、钙、磷、锌等物质能促进人的脑细胞和分泌激素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此外,蕃薯中的粘蛋白可以增加动脉血管壁的弹性,还能防治便秘,强身益寿。</p> <p class="ql-block">妈妈家的门前小院,这是刚建好房子的时候,没有围栏,现在加装了围栏。每天,都会有邻居到这里来聊天,妈妈一向大方,舍得分享,一篮篮的蕃薯,端出来给大家吃,其实每家每户都有种的,但是邻居的吃起来更香;邻居们都很熟悉,也不会客气,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就在一起聊天。</p> <p class="ql-block">晾甜了的蕃薯,孩子们非常爱吃。妈家的蕃薯,到了收获的时候,整担挑回来,挑选大个的,放在二楼三楼的走廊,晒两三天,然后搬到屋子里,放在通风的地方铺开,晾上一头半个月,煮熟就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几个品种的蕃薯,有出了名的紫薯,有一点红,有冰淇淋,有爆皮王,有黄肉鸡等等。最喜欢就是紫薯了,可以说是一种天然色素,记得第一次煮紫薯糖水,孩子们都不敢吃,以为我是放了色素,后来让他们自己动手煮过一次,才相信。做芋丸,做蕃薯饼等,都喜欢用到紫薯。下文也有介绍蕃薯饼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紫薯和土豆,紫薯很粉,一蒸熟就咧开了嘴;左下图深薯蕃薯土豆;右上图,蕃薯🍠和毛薯,记得小时候,妈妈喜欢放几样杂粮一起煲,比如蕃薯大薯毛薯马铃薯🥔,喜欢哪样吃哪样。右下图,几个颜色的蕃薯🍠,配上白粽(家乡的美食,也叫白包籺),加上一份公仔饼(公仔饼的故事和做法在我的烘焙篇),也就是一份美味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蕃薯粥,紫薯粥,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杂粮粥,孩爸特别喜欢吃,记得2013年在中山建房子时,住在旁边的出租屋里,孩爸每天都要去工地,我便早早起床为他准备杂粮粥,也会准备一些小菜,他满心欢喜地吃着;那时候,小女儿才几个月,没奶喝,还常常吐奶,三个月便开始喝米糊喝粥,当过妈的,都知道那个辛苦。现在小丫头都五年级了,是一个快一米六的学生啦。</p> <p class="ql-block">蕃薯糖水,每到夏天,都喜欢煮一些糖水喝:绿豆沙糖水,红枣圆肉雪耳糖水,莲子百合板栗糖水,椰汁西米露糖水,香芋西米露糖水,椰汁桃胶糖水,凉粉,双皮奶,等等,家人们想吃什么我就煮什么。不过,煮得最多的要数蕃薯糖水了,因为每次回家,妈妈都给一些带上来,所以这个糖水的材料从来不缺货,随时想吃都有。</p> <p class="ql-block">大薯,超喜欢这个颜色,紫白紫白的,就像是仙女穿着纱裙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煮好的大薯糖水,而且是一碗有艺术感的糖水,小朋友读幼儿园的时候,买了一套雕刻刀具,这大薯就是那模具切出来的,有花状,大小爱心状,桃子状等等,吃的不只是糖水,更是一种乐趣。</p> <p class="ql-block">大薯的藤蔓,长得非常茂盛,比一般的毛薯深薯要茂盛得多,这是竹篱笆搭的架子,已经被藤蔓爬满,她还在继续找地方爬。记得之前阿妈在一些竹或树木的旁边种过大薯,大薯爬满搭的架子,还一直往竹或树木向上爬,到爬满枝头为主,可想那藤的潜能是多么的厉害。</p> <p class="ql-block">大薯的叶子,一片片叶子就像一个个爱心,小女儿每次看到大薯叶都要叫我摘几片下来玩来拍照。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紫色的大薯,妈妈种的,这次回去挖毛薯,顺便也挖一颗大薯,毛薯,妈妈一般一种就是几行,大薯则种得不多,一般种一行,或者几颗,因为大薯除了煲糖水很少有其他吃法,不像毛薯蕃薯可以蒸着吃,或者做成饼之类的吃法。</p> <p class="ql-block">说起大薯,让我想起了深薯,也就是淮山,也叫作山药,铁棍山药。这个品种是比较小的,是买山药回来煲汤,留了两小节出来,种在窗台的一个可乐瓶上的,那藤一直顺着窗户的不锈钢防盗网爬上去,爬到顶又横着爬,又往下爬,又再往上爬,感觉总是不够地方爬。更可怜的就是,淮山一直往下长,一直长,长到瓶底了,只能横着长,这也是在后来到收获的时候,把整一盆泥巴和淮山倒出来时才看到的,小朋友们看到了都非常的惊讶,就开始各种联想,为什么当是不用个高一点的瓶子种,为什么不用透明胶粘多一个瓶子让她继续往下长,这下真是委屈这颗淮山了,还大材小用了,没有发挥出来她的潜能,好可惜好可惜。</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前一页说的淮山,那时候小女儿还没上幼儿园,平时带着她,常常到六街市场买各种新鲜的食材回来煮,这次买了排骨板栗和淮山煲汤,清淡不会油腻,小朋友都喜欢喝。去百度搜了一下:淮山营养价值丰富,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有保健作用,具有健脾益胃、益肺止咳、降低血糖等功效。</p><p class="ql-block">1、健脾益胃:淮山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p><p class="ql-block">2、益肺止咳:淮山含有皂甙,呈黏液状,这种物质有润燥补气的作用,因此对于益肺气、养肺阴,对于肺虚咳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3、降低血糖:淮山中的黏液蛋白丰富,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冬薯,妈每年都种一些,其实冬薯并不好吃,薯内很多丝的,吃起来很柴,但她有一个功效,治牙痛,应该是上火的痛,每逢家里有人牙齿痛,妈都会去地里挖一些回来,切片,放冰糖一起煲,真的有效果。现在,在我的阳台,也种了一盆,也是去年回去,妈妈挖了一些给我带上来,就留了两颗出来种,收割了,又留两颗来种,所以一直种着。叶子很大片,很漂亮,看起来很像粽叶。但奇怪的是,从来不开花,真的很想知道她的花长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说回蕃薯,今次是烤蕃薯,2020年,年头,那时疫情严重,回老家两个月才上来,一直住在妈妈家,那是总是变着花样弄吃的,寻找各种乡下的节目。没有烧烤架,就在院子里用红砖搭了一个简易的,这一用就是几年。烤鸡翅,鸡肾,韭菜,白菜,还有烤福寿鱼,还用一个托盘直接在上面煮面条,小朋友们自己动手,亲自下厨,吃得津津有味。吃的不只是烧烤的味道,更是劳动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这次是锡纸烩鸡,那时兄弟姐妹们都被疫情困在家里,隔三差五地聚餐,除了吃还是吃。烩鸡,时下流行的吃鸡法。选鸡很关键,家里养时间长的不适宜,韧还柴,要选嫩的三黄鸡或许粟米鸡,或者清远鸡,三斤左右的,太大的肉质不够滑,最好就是刚去圩抓回来养了一个月那种,经过家养一个来月没那么多激素,吃起来更健康。接下来到腌的步骤,用一个大盆,加入腌鸡粉,沙姜,蒜头,葱,小米辣,盐,生抽,蚝油,花生油,白糖。搅拌均匀,倒到鸡身上,涂摸均匀,不停的帮鸡按摩,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让其入味。然后用荷叶包好,再用锡纸包一层,然后开始烩。包一层荷,出品会带一阵淡淡的荷叶清香味。开鸡这个工作,一般有孩爸来负责,先把大大的两个鸡腿掰下来给小朋友先吃,大家一起围在院子里,边吃边赞口不绝,边聊聊家常,一大家人,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带有蕃薯的早餐,放假一家人在家, 煮了白粥,煎了鸡蛋,蒸了蕃薯、鸡蛋,玉米,饺子,煮了肉丸和虾,小孩们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要从早餐抓起。</p> <p class="ql-block">白粥,炒了红萝卜和油麦菜,蒸了蕃薯,玉米,毛豆,白切鸡蛋,买了咸水角和葡萄,清淡,有营养。</p> <p class="ql-block">蕃薯粥,孩爸早餐的最爱,韭菜煎蛋,白切鸡蛋,玉米,搭配苹果与鸡仔饼,喜欢。</p> <p class="ql-block">这是过年后的一个早餐,有白粽,有年糕,有糯米约,感觉还是没过完的年,孩爸早餐喜欢吃得清淡,煮了白粥,大女儿喜欢芝麻糊,小女儿喜欢白粽,儿子喜欢年糕,而我喜欢吃红薯🍠,配上香蕉葡萄苹果。</p> <p class="ql-block">在701住了一段时间,空间有点小挤,但是很温馨,餐厅设在靠阳台的窗边,风景很美,视野也很好,也可以边品尝美食边赏花。这也是一次早餐,当然少不了红薯,煮了白粥,炒了酸菜与青菜,打了玉米汁,配上一份坚果。</p> <p class="ql-block">白粥,韭菜煎面饼,白切鸡蛋,炒大白菜,白切蕃茄,主角是蕃薯与毛薯。</p> <p class="ql-block">炸蕃薯,也叫返沙蕃薯,又香又甜,如果碰上粉的蕃薯,会又粉又糯,记得读初中那年代,很流行的一道小吃。这是成品:返沙蕃薯,其实做法也很简单,就是炸好了,沥去油,用一个干净的锅,放大概一汤勺的白糖,加一点点水,小火炒,炒到白糖全部溶化,继续炒,致水状,要继续炒到糖又开始有一点点结粒,这个时候就把炸好的蕃薯倒人锅,继续炒,糖便会粘到蕃薯上,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控制好火候,小火慢炒,炒到糖全部粘在蕃薯上,便出锅。</p> <p class="ql-block">焗蕃薯芋头糖,这比炸的简单很多,也不用担心吃了上火,削好皮,切成条状,放到电饭煲,撒上一层白砂糖,从边沿加入一点点儿水,按煮饭键就可以,方便快捷。如果想要拉丝的效果,加了白砂糖就再加上一点蜂蜜,出锅时轻轻拌一下便可以。</p> <p class="ql-block">蕃薯饼,这次只用了两种品种的蕃薯做,做法和南瓜饼一样,也试过两种做法,第一种:不用馅,首先将蕃薯洗净去皮,切成块状或粒状,隔水蒸熟,趁着还热的时候加入糯米粉和白砂糖,如果想要光泽一点,也可加入一点生粉,然后搓均匀,这时候就要什么形状就做什么形状。第二种:豆沙馅或莲蓉馅,这一次做的是莲蓉馅,是在第一种做法的基础上,再包人馅料,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包馅,前面搓粉时可少放点白砂糖,要不然太甜,吃起来会腻。右下角的图,是用模具印出来的,那时候,小朋友还小,带着他们常常尝试做各种小吃,点心之类,例如:公仔饼,月饼,核桃酥,曲奇,马蹄糕,蛋糕,牛轧糖,面包,小馒头,饺子,虾饺,花卷,红豆糕,等等。所以各种模具工具也买了不少,好在很多可以通用。这个做蕃薯饼的就是做月饼的模具。蕃薯饼,可煎,可炸,可蒸,我更喜欢先蒸熟再轻轻的煎一下,这样够糯够香,左下图,小朋友在研究怎么“玩”这个蕃薯饼</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揉粉团,以前,做点心,是要用一把克称称好重量再揉,现在,做得多,熟练了,随手捏一把都差不多大小,真可谓是功多手熟,圆也揉得有模有样,看他这手势也是很娴熟的样子,所以要发展小朋友的精细动作,还是要从小多练。</p> <p class="ql-block">三色芋丸。材料:冰淇淋蕃薯,南瓜,香芋,白砂糖,木薯粉。冰淇淋蕃薯,孩提时没见过,是近几年新出的一个品种,颜色很美,很浪漫,紫白紫白的,还有一阵淡淡的奶香味,不管是青蒸还是煮糖水,都很美味。就冲她这个颜色,我一见到都想买。芋丸的做法也很简单,和前面说的蕃薯饼差不多,只是揉粉团时的个子小小的,揉好后粘上一层粉,预防黏到一起,可现做现煮,也可放到冰箱冷冻,想吃再拿出来煮。</p> <p class="ql-block">这是煮好的成品,煮芋丸也是有讲究的,冷水下锅,煮出来会很稠很黏,卖相不好,也不好吃。要水开才下锅,煮出来的芋丸才晶莹剔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早餐系列,做了南瓜包子,猪肉馅的;还有蕃薯饼,芋丸,紫薯丸子,颜色都很鲜艳,但都是天然的,可以放心食用。</p> <p class="ql-block">蕃薯芋丸糖水,第一次这样搭配糖水。</p> <p class="ql-block">南瓜饼和紫薯饼,做成了南瓜的形状,那南瓜的柄是用了抹茶粉调成的颜色,本来是做成绿色的,结果蒸熟颜色更深了,就成了墨绿色,所以下次用抹茶要酌减。</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做蕃薯干,还挺成功的,这是妈妈晾甜了的蕃薯,先煮熟,剥皮,切条,晒干,这是晒了一天的效果,晚上用保鲜膜封好放冰箱,第二天继续晒,在夏天,两天已经很干,后来忘记拍照了,反正是挺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蕃薯粥,一直很喜欢吃,这次的蕃薯还是有形状的,之前买的雕刻工具模具都用上了,有花状,爱心状。</p> <p class="ql-block">这是很多年前的图片,那时候小女儿读中班,住在童星幼儿园的楼上,那段时间,有满满的记忆,几个小朋友一起在化州上学,分几个学校,我就是接送就要走几个学校,更不说周六周日的兴趣班,河东河西,北岸,上午下午,基本排满,那日子,可以说是相当的充实。娃们去上课时,我也闲不住,去考各种证书,也喜欢上了做美食做点心,如图,就是其中之一,蕃薯饼。可蒸着吃,也可煎着吃。</p> <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芋头,这是2012年在妈家拍的图片。那时候,小女儿还没出生,在妈妈家住了一段时间,喜欢跟着妈妈一起干农活,一起做美食。除草,施肥,浇水,搭棚,搭架,种瓜,点豆,摘菜,放牛,喂鸡,锄地,拾柴等等;做各种好吃的,在乡下,一般是到什么节就对应做各种应节的食品,比如,过年包白粽,灰粽,做年糕,;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汤圆;正月廿九正穷做艾籺;春分过后清明正糯米饭;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六月十五做禾了吃鸭子;七月十四水神节磨簸箕吹;八月十五做月饼🥮等等。立秋了,就要吃一次芋饭,图中就是和妈妈一起去挖的芋头,准备做芋饭,在我家乡也叫做“正芋饭”。孩提时,很期待的一个节日,立秋,可以吃芋饭。记得妈妈做芋饭的做法:挖新鲜的芋头,清洗干净,削皮,切成小块状,如图,淘好米,炒菜用的大铁锅,起火,放自家种的花生油,烧到微热,把米和切好的芋头一起倒到锅用炒香,大概炒一两分钟,再加入水,放入盐拌均匀,水位要没过米再高出一点,这一步很关键,妈妈的经验很足,一次放一次准。大火烧开,中火慢慢“正”,也就是慢慢煮的意思,最后要小火,煮到没有水,米又刚刚开就可以了。刚出锅的芋饭,香喷喷,一股股芋头的味道,现在想起来,都会流口水。还有一点很特别的,就是做好的芋饭当晚吃一顿,剩下的放到第二天吃,第二天吃又有另一番风味,乡下的人都会说,隔夜的芋饭更加好吃,所以,一般都会煮多一些留着第二天吃。</p> <p class="ql-block">芋头,直接蒸熟也很好吃,记得小时候的吃法:放点酱油和花生油,加几瓣蒜蓉,放在一个碗里,芋头蒸熟,剥皮,醮着酱料吃,就像现在吃火锅一样,酱料是灵魂,不同的是,芋头是直接用手拿着吃。芋头的生长和蕃薯🍠、毛薯、土豆不一样,她是一个主芋,身上长出很多小芋,图中就是她的小芋,下面是主芋,为了放便煮熟,这是对半切开的主芋。现在在市里很少看到有小芋卖,是因为现在出了新品种,只有一个大主芋,侧面不会长小芋,而且特别粉特别香,也有一个美名叫香芋,所以我们现在在市场买的,去餐馆饭店酒店吃的基本上都是这种香芋。</p> <p class="ql-block">小芋,喜欢吃杂粮的我,每次看到有这种小芋卖,都会买一小些回来。妈妈以前会种很多芋头的,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她和爸爸也吃不了多少,所以每年都是种几颗,应应节,加上喜欢吃芋头的人不多,不像蕃薯,男女老少亲戚朋友都喜欢,所以种得少。妈妈知道我喜欢,所以每次收获了都会专门留一些给我,还会打电话通知我,说放假方便就回去取。妈妈真是有一点吃的都会想着我,真幸福。</p> <p class="ql-block">芋壳,也就是芋头的茎,我们家乡也叫芋客、芋苗,可做成腌制菜,也就是平时说的咸菜。最佳搭配:竹笋芋壳和马交鱼炆芋壳,这两道菜在零几年是去大排档吃宵夜送粥的必点菜。现在市场也有芋壳买,但是怎么也吃不出以前那个味道来,要么太咸,要么太酸,要么太柴。还是妈妈亲手做的正宗,图中是2012年的时候妈妈教我做的一次,这种芋跟前面说的不一样,这个叫做菜芋,也就是说不长芋头的,只长茎和叶,生长速度很快,割了很快又会长出来。说一下芋壳的做法:割回来,去除顶部的大叶子,只留下茎,把表面的丝撕掉,切成一节指长度,然后准备一个大瓦缸,装上小半缸水,放几抓粗盐,把切好的茎倒到缸里,盖上盖子,泡一个多星期,中途隔一两天搅拌一下,让其都能泡到盐水。茎慢慢变软,体积慢慢变小,慢慢就有满满的一缸变成半缸,颜色也开始渐渐变黄,七八天八九天的时候,就基本上泡好了。捞出来,用一个透气透水的袋子装好,用手大力压出水份,最关键的一点,要用一个大石头,压在上面压一夜,如果没有大石头,就用一块板,在上面放上几桶水,反正要足够的重力,压到干水为止,记得妈妈做是压上一夜。这时候大半功夫已完成,就差装瓶子了。压好的芋壳,倒出来放到一个无水无油大盆里,撒上一点盐搅拌均匀,然后分装到小瓶子里,一边装一边压实,<span style="font-size:18px;">妈妈喜欢用一些平时吃奶粉麦片的瓶子分装,方便平时拿取,也方便分给亲戚朋友,一人一小瓶。右下图就是成品,色泽很好,金黄金黄的。</span></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阿妈做的一些咸菜,有萝卜干,黄瓜干,浦瓜干,酸菜,芋壳等等,过完年准备上来时,妈妈就搬出来,分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谁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她只留一点点自己吃,有些甚至不留,全部给我们,说她们想吃再做,加上上年纪了不想吃太多咸菜。的确,不管是男女老少,吃多咸菜不好,但是在城里买的,再好吃也吃不出妈妈做的这个味,小朋友也都说,这是外婆味。</p> <p class="ql-block">这是另一个品种的芋苗,这个品种的芋头很粉很多侧芋,她的苗却长得不大,应该是营养都输给芋头了,而菜芋不长芋头只长茎,真是各有所长,好品种。图中做的是芋壳干,做法比上面的泡芋壳简单,就是洗干净撕去丝,切成十公分左右长度的一节节,然后用大簸箕晒干即可,要吃时就抓上一把焯焯水,和黄豆一起焖鸡或者猪肉,味道很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芋头叶,小时候很喜欢摘芋叶玩,出太阳就遮太阳,下雨就遮雨,更好玩的是在芋叶上玩水珠,芋叶就像荷叶一样,普及一下:芋叶不沾水的原因在于芋叶表面对水的吸附力与水的表面张力之间的相互作用。芋叶对水的吸附力远小于水的表面张力,因此水珠在芋叶上无法附着,而是形成水珠滚落。这种现象与荷叶相似,荷叶表面具有超疏水性,使得水珠能够轻易滚落,这种现象被称为“荷叶效应”。芋叶除了玩,还可以装水果,图中是用来装黄皮。那天和妈妈去摘菜,刚好碰上黄皮成熟,就摘了一些。还摘了空心菜和黄瓜,那黄瓜卖相不是很好,因为已经是摘到尾声了,还剩几个歪歪斜斜的,但是味道上还是没有影响的。</p> <p class="ql-block">亲手种,亲手采摘的蕃薯叶,用清水清洗干净,蒜切成末。锅内放油,烧热后放入蒜蓉,将洗干净的蕃薯叶放进去,大火快速翻炒,加盐和糖调味。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蕃薯叶的功效:通乳、改善便秘、强化视力。</p><p class="ql-block">蕃薯叶富含黏液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元素。1、通乳:蕃薯叶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化合物,可加快身体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可有效通乳,改善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不畅、乳汁量少等现象。2、改善便秘:蕃薯叶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食用后可加快肠道蠕动速度,促进食物消化的同时也能促进大便排出,有效预防和治疗便秘。3、强化视力:蕃薯叶中的维生素a含量极为丰富,适量食用可保证体内维生素a的水平。促进眼睛内视紫红质合成,增加眼睛光敏性,强化视力。4、养颜:蕃薯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丰富,可提亮肤色和美白嫩肤。其中的叶绿素成分还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有助于美容养颜。</p> <p class="ql-block">花盆种蕃薯🍠,施点复合肥,长得又快又嫩。花基种蕃薯🍠,为的是摘蕃薯叶吃。</p> <p class="ql-block">玩印画,用蕃薯叶正面,涂上墨水,印到纸上,即可,简单,易学 。</p> <p class="ql-block">用显微镜观察蕃薯叶,同时也观察了洋葱,大葱,落地生根,富贵竹等等,阳台上有的植物,都可以观察。右下图,忘记是什么植物了,也忘记是多少倍的效果了,算下来也是五六年前的图片了。现在翻出来看看,也挺有意思的。</p> <p class="ql-block">假期,回乡下,到田间散步,看到这么美的蕃薯叶,抓拍了一颗,这颗长得又壮又嫩,看来是营养不错。女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爱美,这是手工蕃薯叶做的耳花,垂感十足。蕃薯叶手绳,贴手,冰冰凉凉的,冰丝的感觉,合适夏天戴。</p> <p class="ql-block">爱心形的蕃薯叶,可吃可玩,女儿把她取名叫爱心叶,爱心薯。</p> <p class="ql-block">蕃薯花,远看很像牵牛花。平时的蕃薯很难看到花的,一般要等她长很久,长到很老才开花的。下图是水培蕃薯,水培白菜,水培空心菜,水培绿萝,那时候住在幼儿园的楼上,喜欢种小植物,但是没有地方种,就只能在室内种一些,水培一些。</p> <p class="ql-block">水培红萝卜,水培蕃薯,</p> <p class="ql-block">水培红薯,在我家里,很多植物都能水培,看着小苗一天天长大,心情无比愉悦</p> <p class="ql-block">带小孩子一起在家里种蕃薯🍠,观察蕃薯的生长情况,每天上学前给蕃薯浇浇水。又是水培红薯,这次是带着任务培的,学校要求要写一篇关于观察植物的作文。</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一盆故事蕃薯,就这个花盆,也可以是一篇文章,文章在我的美篇里《小花盆大用途》,这盆蕃薯,长势越来越好,看着就舒心。</p> <p class="ql-block">泥栽蕃薯,这是一个虫蛀的蕃薯,看到有几个虫眼,就阁一边,结果发现她发芽了,就用一个小女儿最喜欢的花盆种起来,说起这个花盆,当时一共买了十个,3.8元一个,十个都不同花纹不同图案,各有各的美,哥哥挑了一个白菜形状的,都曾经种过N种植物。</p> <p class="ql-block">鲜花💐需要绿叶的衬托,玫瑰花🌹很美,有绿色的蕃薯叶衬托,更美了。</p> <p class="ql-block">沐浴露瓶子种蕃薯,煮蕃薯糖水时,切了一根蕃薯的头下来,就种了起来,天天浇水,天天观察,几天就冒出了新芽。</p> <p class="ql-block">油桶种蕃薯🍠,放到走廊窗户的防盗网上,每天下午有阳光照进来,长得很快。</p> <p class="ql-block">不管是住在哪里,都有许多小盆栽🪴小植物陪伴着我。这是住在701那段时间,也是用油桶种了蕃薯,这颗很特别,和虎皮兰种在一个花瓶。由于阳台向东南,阳光充足,长势很好,没过几天就蕃薯藤就攀过了盆沿,还一直往下长,往下长。</p> <p class="ql-block">可以摘蕃薯叶啦,这个任务,小女儿很是喜欢💕。</p> <p class="ql-block">2016年,带着小朋友读幼儿园,住在幼儿园的楼上,开始各种种种种,家里的沐浴露瓶,洗发水瓶,洗洁精瓶,油瓶,奶粉瓶,坚果瓶,矿泉水瓶,可乐瓶,雪碧瓶,等等,所有的瓶瓶罐罐,能用的都用上了。生菜🥬,油麦菜,茼蒿菜,富贵竹,香菜,西芹,黄皮,蕃茄,紫苏,绿萝,虎皮兰,决明子,含羞草(关于这盆含羞草,故事在《小花盆大用途》的美篇里)等等,还有美丽的水仙花,水仙花可是每年都有种的,可泥种,也可以水培,直到现在,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大概是提早一个月,就去网上买一些花球回来,控制好在过年的时候能开花。所以每逢过年时,在我家都能赏到美哒哒的水仙花。就像看春晚直播时,台下的观众席,那圆桌上每年都摆有一盆水仙花,供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颗水培蕃薯🍠,这是一个放久了的红薯,不经意间发芽了,于是就用个矿泉水瓶培起来。</p> <p class="ql-block">女儿喜欢画画,她说要把美好的事物画下来。</p> <p class="ql-block">成品,有几分像哦,颜色也搭配得很合适,特别是刚长出来那些小叶子,嫩绿嫩绿的。</p> <p class="ql-block">蕃薯藤长得很快,薯叶很嫩很绿,每一片就像一个个爱心。</p> <p class="ql-block">长得很快,长了很多白白的细细的长长的根须,女儿很好奇这根须,还取了几条出来研究,然后做了标本。</p> <p class="ql-block">除草,顶着帽子,在烈日下到红薯地里除草,在一列列的红薯地里,就像寻宝一样,总能有新发现。寻到了两颗,也忘记是什么植物了。亮点是这顶草帽,孩爸钓鱼专用,听说LV的7000多一顶,我在五金店帮他买的,15元两顶,赚大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小女儿在蕃薯地里寻宝</p> <p class="ql-block">这是2020年年头,那时候疫情影响,在妈家住了一段时间,带着小朋友,寻找各种活动。这天,小朋友们扛起锄头,是打算去除草的。变成了去挖蕃薯🍠。</p> <p class="ql-block">经过别人的一块空地时,发现有一颗蕃薯苗,很是好奇,很想知道有没有蕃薯,很想知道这颗苗是怎么来的,于是开始挖起来。</p> <p class="ql-block">姐弟几个,一边挖,一边讨论,一边探索。挖开一半泥时,露出了半截蕃薯,个个都很惊讶,还真有蕃薯,而且还不小,一起围上去,摸摸藤摸摸叶摸摸露出的蕃薯,个个小心翼翼,生怕把蕃薯藤拔断了,生怕把蕃薯弄破皮了。结果,妹妹一个不小心,真把薯藤给拉断了,个个很惋惜,又自我安慰一下,没事的,没事的,藤掉了又不影响蕃薯的。继续挖。</p> <p class="ql-block">一连挖了好几颗,颗颗都有大蕃薯,和小朋友解释一下:这蕃薯是人家挖蕃薯的时候挖漏了的,现在春天,万物生长,那蕃薯也就发出了新芽。</p> <p class="ql-block">妈妈家,一年四季,基本都有蕃薯吃,不管是春薯四月薯十月薯芋地薯,正季的反季的,我每次回家都能吃上。阿妈很有方法,挖回来的蕃薯堆放在一起,会容易变质变坏,所以每次挖回的蕃薯,丑的,细小的,先煮给鸡吃,把一些个子大的漂亮的挑选出来,摆开在走廊阳台,晒上两三天,再收回到杂物屋内,铺开,让其通风透气,这样就更耐放。还有一点就是晒过再晾的蕃薯会变甜,前文也有说到,吃起来就像蜜糖一样。小朋友大人们都爱吃。</p> <p class="ql-block">这是十年前拍的照片,是在中山生活那段时间,回妈家带上来的红薯,那红薯有足足40公分长,为了对比,当是专门放到30公分宽的瓷片旁边拍的,可见妈妈种红薯的专业与厉害,为我的妈妈点赞👍。</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箱满满的爱,这种红薯特别有红薯味,听妈说,这个品种很低产,但是很好吃,那叶啊茎啊也不算茂盛,但是为了好吃也每年都必种。</p> <p class="ql-block">每次吃毛薯,就会想起妈家的毛薯,说起毛薯,就会想起很多关于毛薯的故事,如图,是长了好一段时间的毛薯苗,也是妈妈花了很多心思的,先从种毛薯开始,就要挖坑,先浇一遍粪水,再铺一层厚厚的有机粪,接着放上上一年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毛薯种,再回土,等到毛薯长出来20公分左右,就要插上竹棍,交差衔接好,就是如图这样,很结实,这时候,毛薯藤有了攀爬的地方,会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下一次回到妈妈家,毛薯长很更加茂盛了,这是雨后拍的照片,很嫩很绿很干净。</p> <p class="ql-block">到了丰收的季节。每一样农作物的丰收,妈妈都会通知我们过来一起分享,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跟着妈妈一起下地干活,如浇菜,种菜,摘菜,割草,砍柴,翻地等等,妈妈在哪里,哪里就有我的身影,是出了名的:勤劳的女孩子。曾经听家婆说过,在我和老公结婚之前,对我的印象是,很勤劳的女孩,如果能取到这么勤劳的女孩做媳妇多好啊,结果如她所愿。话说回来,很喜欢挖毛薯的过程。这是一天的中午,阳光明媚,带着娃去挖了毛薯回来,准备整理分类。看着一堆妈妈的劳动成果,心里倍感喜悦,这可是妈妈经过几个月的:播种、插蓠、施肥、浇水、除草等等,一系列的工序,才获得的收获。小女儿什么东西都喜欢迷你款,比如荔枝龙眼等等,毛薯也不例外,坐在滑板车上挑选了一手迷你毛薯,边数数边挑边玩,很有趣的样子,景儿则跨在斗车扶手上,好像在思考着什么,姐姐在后面好奇着,为什么要把玉米的杆也拉回来,问了外婆才知道,玉米杆可以给牛当粮食。</p> <p class="ql-block">在阳台,用花盆种了两颗毛薯,阳台向东南,阳光充足,长得很快。种毛薯的花盆,长了几颗落地生根,已上色,很美。上图这盆毛薯的成果,虽然不大,但是仔多,舍不得吃,留着做种子,来年继续种,这样可以种几盆了。</p> <p class="ql-block">开吃啦,这是很粉的一款毛薯,妈妈也一直都喜欢种这个品种。隔水蒸,毛薯没碰到水,这样才好吃,看,个个咧开了嘴,微笑的对着我们。科普一下:毛薯又被称为甜薯、红毛薯,味甘、微涩,性平,具有健脾止泻、益肺滋肾、解毒敛疮的功效。其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适量进食有一定好处,如补充营养、促进消化等。</p><p class="ql-block">1、补充营养:毛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大量碳水化合物,适量食用可以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营养元素,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好处;</p><p class="ql-block">2、促进消化:毛薯中含有活性酶成分,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如唾液、胃液,可以促进胃肠道对于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适量食用还可以起到维持胃肠道健康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此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新鲜的毛薯中有一定的毒分,进食后可能会导致中毒,出现腹痛、昏迷等症状,但毒性遇到高温即可消失,因此毛薯应煮熟后吃。</p> <p class="ql-block">蕃薯与木薯,在城市生活之后,就很少吃过木薯,超市市场很少看到有买,只有回老家才能看到,才能吃上。</p> <p class="ql-block">妈妈种的木薯。每次回乡下都要带着小朋友到田地间去转一转,溜一溜,看看种了什么农作物,看看什么开花了,什么结果了,看看上次种的芒果树荔枝树龙眼树长多高了,看看种的富贵竹长多高了,等等,每次都带着期待,每次都心有所愿,每次都有新发现,每次都收获满满。左上图,是一大堆木薯的“种子”,也就是收获了木薯的树枝,种在泥里养着,不让她枯委,到了第二年春天,再挖出来,砍成二十公分长的一节节,横着种到地里,就会从叶柄的地方长出新芽,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右上,是种了两三个月的木薯,长得很茂盛。左下,是另外一个品种,叶子相对细一些,种出来的木薯也有区别,细叶的木薯长条,粗叶的种出来的木薯短而粗。细心一点,就会发现,木薯的叶子大部分都是七瓣,也有五瓣的,对称生长着。右下,就是细叶的品种,不管是大叶细叶,都很高产,一颗基本都有七八个以上,这一颗大大细细就有十一个,满满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大丰收的季节,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不能开学,被困在乡下一个多月,在这一个多月里,所有的农活,小朋友们都会抢着帮忙去干,挖蕃薯,挖毛薯,挖土豆,挖木薯,各种挖,都有无尽的乐趣。这天,准备挖木薯,准备了锄头粪箕,还出动了斗车。满心期待,各种猜测,木薯长什么样的呢?木薯和蕃薯有什么区别?木薯长在树上吗?到了地里,看到外婆挖了木薯出来,才知道木薯长什么样子。妹妹用出了吃奶的力气才提起一颗,原来木薯一颗长这么多,还这么重,外婆挑了一担,那该有多重啊!外婆力气真大。</p> <p class="ql-block">这是更前一年的图片,小女儿那时才刚刚满两岁,也什么都很好奇,也天天都有十万个为什么,也像我一样,喜欢到地里去转转去瞧瞧,去与植物做朋友。</p> <p class="ql-block">挖土豆🥔,这是在快过年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去菜地里干农活,这个活,她们可喜欢了,恨不得每次去探外婆都有得干。姐姐挖,弟弟妹妹捡,她们又是喜欢迷你的小土豆,弟弟在挑选,边玩边研究,看着一个个圆嘟嘟的土豆,就像一个个鹅卵石,还是五颜六色的哦,有肉色,粉红色,还有一些露出了泥土,变成了绿色,看起来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挖回来的木薯,刮去皮,也可以用手直接搓去,放到锅了,柴火大火蒸熟,好粉好糯。妈妈每次蒸,都蒸一大盆,出锅了,就会叫上兄弟叔侄邻居们一起品尝。</p> <p class="ql-block">妈妈种的木薯,其实人吃的并不多,每年都是种一块地,就会收获好几百斤,大部分的都是经过加工收藏起来,用来喂猪喂鸡,现在不养猪了,就大部分都是用来喂鸡。图中是磨薯丝晒干,打成粉保存起来。说起磨薯丝的这个磨,还是爸爸自己装的,也用了几十年,磨蕃薯丝木薯丝都用到它。小朋友们没见过也没有用过,都想试一试。跟外公学了方法便自己动手,不一会儿,就磨了一大堆。</p> <p class="ql-block">分工合作,给一个人磨,一个人帮忙装盆,装满就和外婆一起挑去晒。</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忙着干活,我在忙着拍照。好久没有给爸妈拍过合照了,每次帮妈拍照,她都会说,有什么好拍呢,然后又很配合,有时候还会逗她摆个动作,有时候又很含蓄,有时候又很开心地笑。</p> <p class="ql-block">晒木薯片,小时候每年必做的工作,现在真的很少这样吃了。</p> <p class="ql-block">晒好的木萝片,放白砂糖一起焗熟,吃起来又粉又糯,做法和焗芋头焗蕃薯差不多,就是因为是干的,要多放些水,焗的时间也要长些。乡下有一个说法,说木薯不能多吃,多吃会醉人,会像睡着一样,有的会醉到睡几天才醒来,小时候,每吃一次,妈妈奶奶都会说不要吃太多,会醉。到底是不是真的会醉呢,至今我也不知道,因为没有见过有人吃醉,只是听说而已。老人家的话,也不敢不信,所以每次都是吃一小些。</p> <p class="ql-block">继续是吃蕃薯,这次的做法和之前的不一样,窑蕃薯🍠。</p> <p class="ql-block">这是有一次过年,阿乐(我弟弟)放假回家过年,邀请了同学朋友到家里一起窑鸡窑蕃薯🍠,看他们搭的这个窑,可不是一般的专业。</p> <p class="ql-block">过年时节,在朋友圈,看到了这张有趣的照片,收藏了起来。记得小时候,窑是搭过不少,但搭窑的图纸,还是第一次见。想起小时候,看到那些堂哥堂姐,一去放牛,就把牛牵到山坡上或者河边,任其自由吃草,他们就去搭窑,烩蕃薯烩土豆。玩的那个快乐,吃得那个香,我们看着都心痒,想要帮忙,又帮不上忙。他们只好叫我们帮忙拾柴。由于竹林木林多,一会儿就拾了一大堆柴,看到他们的窑又没有搭好,就围在旁边看,他们在搭他过程中,几个人,互相帮助,有人传泥,有人放泥,有人固定,有时候泥放不住,就会往里掉,看到泥快要掉的那一刻,好想伸手去扶住接住,他们看到我们小孩儿也想插手,一句“住手”“别动”,吓得我们往后退几步,慢慢地,我们又凑近一些,伸长脖子去探望。“轰隆”,窑塌一层,他们开始责怪我们“都是你们看塌的”。无语,我们赶紧跑开,假装继续去拾柴。他们则继续搭窑。渐渐地,我们也慢慢长大,开始学习自己搭窑,一次倒了,又重搭一次,再倒了,再搭,搭成功为止。</p> <p class="ql-block">姐姐帮忙拾柴的照片。搭窑的泥有讲究,太松软的,搭的过程中或烧的过程中,容易碎;太硬的也不好,烧好了也敲不碎,要看着泥质来挑选软硬适中的泥块,形状也是关键,圆形的不好搭,最好挑一些接近长方体或许椭圆形的,易衔接,易搭。拾的柴也有讲究,要够干的竹杆或树杆,最好就是一些烧完还有碳的,这样有余温,让蕃薯🍠熟得更快。姐姐拾的这些就刚好合适,是一些竹的尾端,又容易着火起火。</p> <p class="ql-block">开吃啦</p> <p class="ql-block">小女儿说,每次的文章,妈妈都不露面,就露一次呗,好吧,就放一张吃蕃薯的,这次的蕃薯,吃得特别香,兄弟姐妹们,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欢聚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天。</p> <p class="ql-block">噢,壹几年的照片,那次回妈家,刚好碰上种十月薯,便全家出动去帮忙。墩顶,这块地的名称,好大一块,泥土也很肥沃,周围没有树木,没有植物抢肥,光照也很充足,灌溉也很方便,种什么都有大收获。记得,这块地,育过秧苗,种过香蕉,黄豆,花生,玉米,生姜,毛薯,种过各种菜,等等,算是一等地。</p> <p class="ql-block">和老表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一起烩蕃薯的时间更不多,当然是要拍点照片啦,这几个表弟表妹们在东莞生活,好久不见面了,甚是想念。</p> <p class="ql-block">和家人在一起,吃啥都是香的。每逢寒假暑假,五一十一过年,大家都一起聚聚,烧烤,窑鸡,窑蕃薯;包粽包饺子做年糕;做腐竹做豆浆做竹筒饭;摘荔枝龙眼芒果黄皮;落花生黄豆眉豆黑豆;挖蕃薯毛薯大薯芋头土豆;摘黄瓜丝瓜水瓜木瓜;割芋苗薯藤等等,一出动,就像个生产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