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羽翩翩,仙气飘飘的大盘尾

LG

大盘尾是此次滇西拍鸟之旅的又一大收获,因为它长得很奇特,拖着飘逸的长尾,自带仙气,实属难得一见,在我国也只有在云南、海南的原始热带雨林中凭运气才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大盘尾是雀形目卷尾科卷尾属的鸟类,俗名带箭鸟、长尾姑、大拍卷尾。体长约33厘米,加上延长的尾羽,可达66厘米。通体黑色,额部羽簇长而卷曲,形成直立向上的羽冠。尾叉状,外侧一对尾羽羽轴极度延长,末端扭曲呈匙状。虹膜红色到深红色,嘴、脚及爪均黑色。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主要栖息于热带阔叶雨林,原始密林,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亦遇见于林区间空旷处,或林间草地附近,也经常出现于竹林、农田和村落附近的小块丛林、果园和疏林草坡等开阔地带。 常停息在空旷处的孤树上,偶而突然起飞,急速追捕过往飞行的昆虫,又返回原栖息枝头处;有时亦飞翔于空旷林间草地,作波浪式的起伏或滑翔,身体后端飘着一对“盘状尾”,追捕地上草丛间受惊飞起昆虫;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食物丰富的地方,有时也见成3-5只的小群。飞行时拖着一条长尾,做波浪式飞行,姿态优美,鸣声亦清脆悦耳。 主要以蝗虫、蚱蜢等昆虫为食,也吃蜥蜴、蛙等小型脊椎动物。通常站在树木高处窥视周围动静,发现猎物立刻飞去捕捉,然后飞回原处吞食。 繁殖期4-6月。营巢于海拔 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巢多置于阔叶树顶端高处一些小的分枝末端枝杈上,像小孩摇篮似的随风摇摆。巢主要由细枝、芦苇茎、根和枯草等材料构成,牢固地固定在枝权上。巢外壁还有蛛网,有时还或多或少装饰一些苔藓、地衣和树皮等,距地高5米以上。每窝产卵3-4枚。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盈江、南部西双版纳、绿春,海南岛西部、中部和南部山地。大盘尾在是国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br><br>分布于中国的亚种,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br><br>在2021年2月5日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新增为二级保护动物。 2024年3月摄于云南盈江洪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