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之日——昆明——徒步观景赏花记

老瓜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城市徒步可谓精彩纷呈:火车北站走滇越铁路、油管桥网红点打卡、穿莲花池公园、地台寺网红点打卡、游览校场中路蓝花楹文化街、徒步盘龙江打卡霖雨桥、游览黑龙潭公园。</p><p class="ql-block"> 封面照片:团队成员在铁路博物馆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4年5月5日</p><p class="ql-block"> 拍摄环境:晴,多云</p><p class="ql-block"> 本文缘起:这是“昆明走进自然户外”组织的一次“花海·米轨·河道·公园”徒步活动,99人参加。</p> <p class="ql-block">  背景音乐:维瓦尔第《四季·夏·第一乐章》</p> <p class="ql-block">  徒步伊始,沿铁路而行 ,路过“云南铁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很快,来到油管桥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铁路桥,桥下是悠悠流淌的盘龙江,桥头有盈盈盛开的蓝花楹,游客在铁轨上或站或坐,都最是摄影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铁路上有围挡,我们绕道并顺便游览了莲花池公园。</p> <p class="ql-block">  莲花池公园正门的石牌坊及八角三层亭。</p> <p class="ql-block">  水边的这座飞檐阁,据说是陈圆圆的梳妆房。</p> <p class="ql-block">  这座水榭,据说是陈圆圆的琴房。</p> <p class="ql-block">  穿过莲花池,不久就到了地台寺的铁路上——和油管桥一样,这里也是被游客“捧红”的网红打卡点——在约1公里的铁路边,“燃烧”着如火如荼的三角梅,红紫相间份外惹人。</p> <p class="ql-block">  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有游客在这铁轨的线条与花的海洋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之后,团队来到了校场中路“蓝花楹主题公园”——这里是最早引种蓝花萾的地方之一,多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苦心经营与着力管理,自然美景与人文内涵日渐丰富、规模宏大、名声远播。</p> <p class="ql-block">  在1.5公里的校场中路,高大的蓝花楹在马路两边连成一片,给人一种紫岚凝空,熏风醉人、恍若仙境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五湖四海的人都慕名而来,甚至看到印度人与斯里兰卡人。</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三图:盛开的蓝花楹。</p> <p class="ql-block">  偶遇结婚的新娘。</p> <p class="ql-block">  蓝花楹专线观光车。</p> <p class="ql-block">  以下8图:创造与派生出来的以蓝花楹为内涵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满足不同游客的审美情趣与心理需求。</p> <p class="ql-block">  看,昆明人把钢琴都搬到现场了——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深不见底的浪漫——昆明人:真有你的!!!</p> <p class="ql-block">  以下2图:驴友们在花海中享受着大地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  离开校场中路,我们沿盘龙江徒步。</p><p class="ql-block"> 以下3图:盘龙江上的霖雨桥。</p><p class="ql-block"> ——霖雨桥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郡人熊兆武等人重修。清嘉庆四年(1799年)云南巡抚初彭龄再修。霖雨桥为石质三孔圆拱石桥,长45米,宽10米,高10余米,造型古朴,坡度平缓,孔拱均匀。</p><p class="ql-block"> 这是今天徒步中在盘龙江上遇到的最有价值的景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徒步到了黑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黑龙潭总是给人一种空灵毓秀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黑龙宫的黄墙琉瓦。</p> <p class="ql-block">  黑龙宫前“清浊二泉”中的“清泉”。</p> <p class="ql-block">  黑龙宫:部分驴友的合影——今天行走35000步,行程25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