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1日, 我们好友一行9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出发前只粗略确定先游洛阳,再游西安,其他事宜未做任何攻略。为了两辆车能向着同一个目的地行进,上车时才商量确定了一个具体游览点——洛阳王城公园。</p> <p class="ql-block">洛阳应天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东都洛阳,翻越秦岭到西都长安,用一周时间领略了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寻觅着祖先留下的足迹。</span>“东都洛阳,西都长安”中国历史上这两个城市,千年互吹互怼,争论不休。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关于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人说,洛阳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理由是,</span>在五六十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时代",洛阳这块土地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直到公元前1600年,大禹之子夏启建立夏朝,洛阳作为国都才算有了确切的历史记载。作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堪称是<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最早的中国</span><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是华夏文明的主流,自古以来就被古代祖先,定为"</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天下之中"。</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古代的河南又叫做豫州,古代的豫州又叫中土,古代的中土又叫中州,古代的中州又叫华夏,古代的华夏又叫中原,古代的中原又叫中国,古代的中国又是洛阳。</span>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洛阳二里头碳十四是公元前1750年夏都遗址。而西安区块在历史典籍中没有夏和商的记录,考古也没有。长安城是西汉汉惠帝时建成的,比洛阳晚大约1000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人说西安才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其理由是,</span>关中平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的摇篮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是在渭河流域(关中)。这里有数十万年前的<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蓝田人和大荔人文化,有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农业发祥地</span>,形成了最早的农耕、房屋建筑、织布、制陶等生产技术,甚至还创造了最早的文字。西安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处建立都城,</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关于华夏文明成就,</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人说,洛</span>阳有"河图洛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均诞生于此,道学发源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誉。也<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人说,</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西安秦</span>朝的阿房宫、兵马俑,汉朝的长乐宫、未央宫,隋朝的大兴城,唐朝的兴庆宫、大明宫等等宏伟建筑都能引发人们的"长安情结"。</p><p class="ql-block"> <b>关于现代两城的地位,</b>自宋代以后两座城市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落,<b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人说,</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安</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作为西部最重要的科技、军事、教育等中心,其发展远远领先于洛阳。也</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有人说,洛阳</span>有5000年文化以及"天下之中"的浩瀚气势,纵然沧海桑田、世事巨变,但历史绝对不会忽视曾经的经典与辉煌。作为"东都"的古城,将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洛阳正在全力按照"中原城市群行政副中心"的地位火力全开。</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关于两都之争,</b>有人评价说,东都西都,历史上互为陪都,"<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山河相连本一体,携手发展是真章"</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对于此说,本人是十分赞同的。再辉煌都毕竟是过去了,现在还争论谁先谁后,谁强谁弱有什么意义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历史的争议,不是我等小民能够搞清楚的,还是留给考古学家和政治家去讨论吧。我还是量力而行,乘记忆尚且清晰,赶紧记下旅行中的鸡毛蒜皮才是正事😃😃</span></p> <p class="ql-block"> 洛阳第一站——洛阳王城公园(4月21日)</p><p class="ql-block"> 洛阳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千年帝都,牡丹花城”</span>之称。去洛阳旅游的动机缘于牡丹花,在众多牡丹园中选择王城公园,是因之为王城遗址。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个被帝王将相宠爱的城市,少</span>了烟雨,少了脂粉,却在万千花朵中道尽了人间的璀璨。“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百态破朝霞”这些诗句道尽了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p><p class="ql-block"> 牡丹花是帝王之花。牡丹在洛阳栽培始于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而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span>隋炀帝定都洛阳,辟西苑周里,广植牡丹,建成<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牡丹园。</span>及至唐宋,洛阳栽培、观赏牡丹之风日盛,并出现了众多栽培牡丹的能工巧匠。</p><p class="ql-block"> 牡丹花是洛阳的市花,更是国花。“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花开未当花”洛阳人只看重牡丹,对普通的花花草草不屑一顾。“<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span>城”牡丹身上的帝王之气浑然天成,一旦花开,便不可一世的惊艳了天下。</p><p class="ql-block"> 牡丹花是花中之王。洛阳牡丹, 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其花朵硕大、色彩丰富、香气浓郁,品种繁多。每到四月,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公园庭院,到处可见盛开的牡丹。红的似火,白的如雪,粉的似霞,黄的如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p><p class="ql-block"> 非常遗憾,我们此行有点过了牡丹盛花期,大部分都败落只剩绿叶了。即便如此,也能从仅剩的几个晚开品种中,窥见牡丹花的娇艳。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这小小的遗憾,留待以后再找机会弥补吧。现在抖擞精神,向下一站出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洛阳第二站——洛邑古城(4月22下午)</p><p class="ql-block"> 面对已经落败的牡丹花园,有一种“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感觉。临时在网上捕捉到“洛邑古城”的景点,当即驱车前往。</p><p class="ql-block"> 洛邑是洛阳的旧称,走进洛邑古城,如果你的目的是寻找古迹,那你就失望了,这<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里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只有清代重修的文峰塔,</span>其他古迹几乎荡然无存。但如果你放弃怀古的执念,另一番美景则足以令你目不暇接。这里是汽车配件一条街"爆改"的汉服一条街,满目都是穿着汉服拍照打卡的美女,姑娘们风姿绰约,亭亭玉立,走在石板路或小桥上,飘飘若仙,稍不留神,你会有穿越千年,梦回大唐的错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洛阳第三站——应天门(4月22日晚)</p><p class="ql-block"> 匆匆瞥了一眼洛邑古城,又急匆匆赶往应天门遗址。据说应天门夜晚有大型的灯光秀,到达应天门才知道灯光秀不是每天都有的,有点失望。即使没有灯光秀,但广场上也亮如白昼。</p><p class="ql-block"> 应天门始建于隋朝,当时称则天门,神龙元年,为避武则天讳,后改为应天门或五凤楼。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抗日战争时期遭到破坏,现在的应天门是2016年在原遗址上建造的保护型复原建筑。</p><p class="ql-block"> 千年帝都,如今只剩下寥寥的宮殿旧址。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过故洛阳城》中写到“烟愁雨啸奈华生, 宫阙簪裾旧帝京。<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span></p><p class="ql-block"> 是啊,欲知古往今来社会的盛衰治乱,只要来看看洛阳城的盛衰变迁就一切都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洛阳笫四站——龙门石窟(4月23日上午)</p><p class="ql-block"> 在洛阳维也纳宾馆休息了一个晚上,消除了一身的疲惫。早餐后,直奔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是位于洛阳市的石刻艺术群,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皇家佛教石窟寺遗存,</span>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的露天<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石刻艺术博物馆。</span>走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里的景色。 一条清清的伊河水,从香山和龙门石窟中间南北贯穿,走在明显不是一个时代建造的石板路上,一边是绿水青山,杨柳夹岸,一边是石窟摩崖,造像露天,颇有些刚柔相济之美。听导游介绍,在<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没有声纳技术的</span>年代,工匠确定洞窟位置,靠的是在伊河上敲锣打鼓的回声,不得不佩服我们祖先的智慧。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导游来欣赏石窟艺术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九尊佛群像</p> <p class="ql-block">一、九尊佛:奉先寺俨然就是一个佛国朝廷的存在, 如果 面朝大佛看,中间是佛祖卢舍那,据说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武则天原型,是皇帝,</span>往两边是二弟子、二菩萨,象征文臣。再往两边是二天王、二力士,象征武将。总共九尊造像,堪称是中国石像的典范。你看那皇帝面容的威严、文官配饰的细腻、武官肌肉的力道,无不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导游说,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先寺不但造艺超群,还是绝佳的风水地方,</span>如果你坐飞机从龙门上空经过,你会发现龙门石窟奉先寺就是一把太师椅,说白一点就是龙椅,而龙椅正中间坐的就是皇帝,两边是文武大臣。我们再背对着大佛看,面前是伊河,在古代河流统称为江,而我们后面是山,山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连到一块就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稳坐江山"。</span>背对着大佛继续看,正前方是太阳升起的东方,象征朱雀。后面是山,象征玄武,左手边的山伸出较长,犹如青龙卧波,右边伸出较短,犹如白虎。这恰好符合了中国的风水学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风水,你不服也得服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稳坐江山。</p> <p class="ql-block">纹路清晰的配饰。</p> <p class="ql-block">这8块腹肌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p> <p class="ql-block"> 二、莲花洞是龙门石窟中唯一一幅高浮雕莲花。进入莲花洞,可以明显感受到其规模宏大,洞窟顶壁雕刻有一朵直径3.6米的巨幅莲花,莲花洞也因此得名。洞窟顶的莲花采用写实的雕刻手法,在中央雕刻出莲心,莲心上刻有莲子,外周为三重莲瓣,莲瓣外刻忍冬纹。莲花南、北两侧各雕有飞天三身,皆朝向西壁主尊方向凌空飞舞。飞天体态修长、面相清瘦,裙和帔帛,随风飘舞,展现出曼妙身姿。</p> <p class="ql-block">网红动剪刀手。</p> <p class="ql-block"> 三、洛阳龙门石窟"剪刀手"佛像走红网络。</p><p class="ql-block"> 这尊佛像位于龙门石窟"宾阳三洞"中的宾阳北洞,他是洞中主尊阿弥陀佛,高约10米,结跏趺坐,两手分指天地。右手高举胸前,拇指、无名指与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无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span style="color:rgb(1, 1, 1);">其实佛</span>像的大拇指也是竖直向上的,但是早在国家对石窟保护前就遭到了破坏,右手大拇指断掉了一节,所以呈现出来的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势像极了人们拍照时的"剪刀手"。这一手势纯属巧合,并非古人的意念超越千年。哈!</span></p> <p class="ql-block"> 四、 古籍的劫难。</p><p class="ql-block"> 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个民族要走得远,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传承和后人的不断创新,而所有创新也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眺望。</span></p><p class="ql-block"> 和其他古迹一样,龙门石窟也历经劫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落后使得我们的文明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无数价值连城的古存被蛮横的强盗抢走。文革中,一些人愚昧无知之人不理性的"破四旧",也至多少文物被损坏,令人痛心。</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佛,文革时外皮都被剥掉了。这洞窟是一个人一点一点挖掘雕刻出来的,耗时三年时间才完工</p> <p class="ql-block">洞穴里的东西被八国联军偷走了。</p> <p class="ql-block">西安:</p><p class="ql-block"> 4月23号下午,从龙门石窟西行,经过函谷关,翻越秦岭到达西安。晚上入驻西安碑林区长城饭店,在西藏饭店享受了友人安排的晚宴后,在酒店酣然入睡,养精蓄锐。</p><p class="ql-block"> 24号: 由于酒店离景区很近,时间又比较充裕,早餐后,我们决定体验一次坐公交旅游的感觉。同行九人中,过大半都是第一次坐公交,于是在酒店门口现学现卖,现场下载了支付宝,划到出行介面,切换到“西安公交”介面后鱼贯上车。可能是时间尚早吧,公交上几乎没有乘客,走过大约两站,我们团之外唯一的一个乘客下车了,这辆公交就成了我们的专车,<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抓住时机,咔嚓一声,留下了这珍贵的历史镜头。凡事贵在第一,相信这必将成为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 在大唐芙蓉园西门下车,游览了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观赏了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感受了皇家园林的壮观景色。据说这里的夜晚灯光璀璨,体验感大大优于白天。游完芙蓉园回到酒店楼下,简单吃了一碗永兴坊的孙家羊肉泡馍,赶紧回房休息补充体力。</p><p class="ql-block"> 下午早早的到达大雁塔附近的大悦城,友人耗费几个小时排队,安排我们在网红“<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牌档”尽享西安美食</span>,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西安特色小吃,极大的满足了我们味蕾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我们慢步西安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造步行街“大唐不夜城”</span>夜幕下,五彩斑斓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古城,仿佛穿越回到唐朝,目睹当年长安的繁华。大雁塔南广场的音乐喷泉灯光秀,更让我们领略了西安夜色下的壮观。</p><p class="ql-block"> 25号: 虽然西安明城墙大家都去过,但时间久了还是决定故地重游,重新感受一下这座古城墙的厚重和威严。</p><p class="ql-block"> 从古城墙下来一路步行经过钟楼和鼓楼,穿过回民街,折向西安三大美食街之一的洒金桥,让这条800多米长的小巷<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为我们诠释什么是西安的“胡说八道</span>”: 据说古代长安城内的东西两市有八条街道,那时长安城里生活着许多胡人(指少数民族,如鲜卑、匈羯、氏、羌等),他们以做生意为生,每天就在这两个集市中来往叫卖。而长安城的百姓一开始根本听不懂胡人的叫卖,逢<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就说胡人在八道里瞎扯,后来就演变成了"胡说八道"。</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洒金桥街道很窄,看起来很古老,颇有点类似北京的胡同,沿街两边的槐树也很有年代感,有的直接镶嵌在店铺里。 店铺里的馕饼、满街的牛肉羊肉及制品、回民装束的店员,都在清楚的告䜣我们,这里确实是“胡人”居住地。这里的美食与回民街相差无几,可能是地点偏远点,游客比回民街少些(个别网红店也不输回民街哦)倒也给体验多了几份舒适感。由于下午要去参观西安博物馆,我们每人简单点了一份</span>Biang biang 面,果然名不虚传,柔韧筋道,爽滑可口。</p><p class="ql-block"> 时间尚早。在博物馆对面开了一间钟点房,争分夺秒,来了一场掼蛋比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安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据说馆藏文物达170万多件,相当于半部华夏史。</p> <p class="ql-block">铜车马(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p><p class="ql-block">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侧发现铜车马坑,坑内有一用枋木搭砌的长方形木椁,木椁内一前一后放置着两乘彩绘铜车马。一号车古称高车或立车;二号车古称安车,俗称辐辕车。两车均仿真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比例精心制作,通体彩绘,结构复杂,总重量达2302公斤,各由3000多个零部件组合而成,其中许多配件系金银所制,被誉为"青铜之冠"。</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这里你可以找到“策马扬鞭”“分道扬镳”等成语的出处,也深深的感慨我们祖先是何等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彩绘釉陶戴笠帽女骑俑</p><p class="ql-block">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p><p class="ql-block">咸阳市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唐朝是一个宽容开放的时代,妇女摆脱了礼教的羁绊,可以经常外出,而且穿着、婚姻、表达感情都甚少受限制</span>。尤其是中唐以后,妇女出门不再坐轿,而是扬鞭策马在街市穿行。考古发掘出土的众多骑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三彩捧方函男装女俑唐(公元618年一公元907年)咸阳市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女着男装是盛唐初期社会流行的一大时尚,一些皇亲贵族女性也常以女扮男装形象出现于公众场合。这件女俑身穿当时官宦男子的常服,柳眉细目,小口红唇,薄施粉黛,于秀美俏丽中尽显洒脱。</p> <p class="ql-block">西周</p><p class="ql-block">宝鸡市岐山县贺家村出土</p><p class="ql-block">通体作牛形,身躯浑圆壮实,四足粗壮有力,伸舌作流,背开方口设盖,盖钮为一立虎,盖与牛背以环钮相连,可随意开启而不脱落,腹背及足部满饰云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型雄健生动,纹饰华美流畅,</span></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西安博物馆驱车前往骊山,观看大型印象派“长恨歌表演”:长恨歌演出,以骊山为背景,以震撼的灯光效果加持,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等形式,展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哀婉凄美爱情故事和唐朝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 26号: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让黄河的咆哮冲淡长恨歌的幽怨缠绵吧。</span></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听西安的朋友说,由于南水北调的需求,壶口上游马上要建节水工程,到时候壶口的景观就再也见不到了。于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餐后我们又一次临时决定,去观赏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经过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壶口。站在岸边,顿时大失所望,远远看去,根本看不到网络上描述的壮观景象,黄河水像一条细细的溪流,温柔的流淌着。我们几乎失去了游览的信心,但转念一想,既然来了不近距离观赏一下也是遗憾,于是硬着头皮踏入黄河滩地,一步一步向壶口瀑布靠近。大为意外,与远观完全不同,黄河水咆哮而来,在壶口打了一个漩涡,似乎是从此处装入瓶中,然后又从瓶口倾泻而出,奔腾着流向远方。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但也充分领略到了黄河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壶口匆匆赶到郑州,下塌郑州君澜酒店,晚上在裕丰园接受了朋友的宴请。这家酒店堪称是豫菜大全,席间我们享受了当前所有的网红豫菜,特别是河南烩面,得到了我们一行九人的高度认同。</span></p> <p class="ql-block">27号:</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你不一定知道开封,但你一定知道汴州。</span>开封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古称汴州、汴梁、汴京,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有着"八朝古都"之称。开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选择了开封府、州桥遗址、大相国寺和清明上河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开封第一站开封府</p><p class="ql-block"> 开封府初建于五代梁开平元年,北宋时为天下首府,也叫天府南衙。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三位皇帝登基前均曾执政本府,<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以府里建有潜龙宫</span>。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司马光、苏颂、蔡襄、宗泽等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在此任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尤其是包拯,他执法严明,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治京有方,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使开封府名扬四海,永垂青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开封第二站——州桥遗址。</p><p class="ql-block"> 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后经五代、宋、元,明末被黄河泥沙<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淤埋地下,已有千余年的历</span>史,且至今仍基本完好,被誉为我国地下的"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站在州桥开发“一号探方”前,可见运河河道及两侧堤岸剖面上有一道道白色的地层线,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运河的层层淤积以及河道宽窄的变迁过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叫“沧海桑田”</span>黄河是开封人民头上的悬河,河床高于城市。历史上开封经历了无数次的黄河泛滥,从开挖的剖面看,较大的决堤就有七次,每一次决堤都将开封变成了一片汪洋,顽强的后人又一次次在废墟上建造新的城市,所以如今的开封是一层层叠加的摞城。</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摞城”告诉我们,摞城每一次沉没和新生的交替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但每一次新生都是在沉积基础上的一次提升。历史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一次次的打破重建再打破再重建,循环往复推动历史前进,无论是何等的灾难,都不能阻挡人类前进。</span></p> <p class="ql-block">一号探方:探方尺寸:开口面积5100cm(长)x2700cm(宽)</p><p class="ql-block"> 运河河道及两侧堤岸解剖是为州桥本体发掘做的准备工作</p><p class="ql-block">东西两侧的剖面上有一道道白色的地层线,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运河的层层淤积以及河道宽窄的变迁过程。下面河道底层距今地表深约12.5米左右的地方,出土的遗物多为唐代巩义白河窑瓷器,因此我们判断它就是唐代汴州城时期的汴河河道。五代和北宋时期河道淤积,出土遗物常见临汝窑青瓷、磁州窑白地黑花、当阳峪窑仿定窑瓷器等。宋代河床看起来较为宽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是因为北宋时期的汴河﹣﹣大运河,是当时京城最为重要的一条漕运河道,是北宋立国的生命线。</span></p><p class="ql-block">本次考古发掘揭露出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修筑、使用、兴废的演变过程,填补了中国大运河东京城段遗产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 探方尺寸:原开口面积3830m(长)x3200cm(宽) 现东扩5000cm(长)x3300cm(宽)</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市文物考古部门启动了州桥及汴河遗址发掘工作,这里是州桥遗址探挖的本体位置。</p><p class="ql-block">考古材料显示,州桥南北长25.4米,东西宽约48米,说明桥的宽度大于长度,这种规制的桥梁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较为少见。桥面是青石条铺砌,石桥下衬着两层砖,下面是青砖砌成的三伏三券的桥券,约有一米厚,青砖具有明代特征,桥券孔高6.58米,拱跨5.8米。桥基有近三米高,用青石条砌成。桥底下铺砌着青石板,石板下衬有方木,保存完好,石桥墩及河里的铺砌工艺符合宋代《营造法式》,应属宋代桥基。</p><p class="ql-block"> 明代州桥为砖石结构拱桥,因明初漕运之需要,于洪武初年改建。据《如梦录》记载:"其桥角北过县角,南至小纸坊街口,又名天汉桥,桥高水深,舟过皆不去桅。"考古揭示,明代州桥以宋桥为基,拆除宋桥下石柱,保留南北桥台及原有石岸,改平梁顶为拱顶,形成了砖石结构拱桥,提升了漕运通行能力。</p><p class="ql-block"> 考古表明桥东侧保留了宋代石壁。为16层石块累积砌成,通高约3.3米,雕刻有海马仙鹤祥云纹饰。每组图案由一匹海马两只仙鹤环以祥云组成,长度约为7.5米,并推测共有4组图案构成巨幅长卷,总长度或为30米。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刻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2023年3月28日,州桥及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封第三站——大相国寺</p><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大相国寺,初为"建国寺",始建于北宋天保六年,后来,唐睿宗李旦为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为"大相国寺"。大相国寺现存有清朝遗迹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殿宇古迹,<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千手千眼佛是镇殿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 开封第四站——清明上河园</p><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园是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构筑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是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复活了宋代建筑和宋代生活。一园览尽千年,再现大宋盛景。</span></p><p class="ql-block"> 清明上河园夜晚,有两场《大宋.东京梦华》大型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是一幅关于北宋王朝的盛世画卷,是《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的历史再现。演出以美轮美奂的场景,现代高科技和多种创意手法,通过八首意味隽永的经典宋词与一幅《清明上河图》巧妙串联的画面,彰显"一城宋韵东京梦华"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美食篇</p><p class="ql-block"> 这一行,一口气游走了中国八大古都中的三个。少了美食,就少了人间烟火,也少了该有的乐趣。由于我们团人多,所以很少去就餐路边的小吃。选择一些稍具规模的网红店,价格倒也不贵。</p><p class="ql-block">洛阳</p><p class="ql-block"> 踏上洛阳大地的第一餐是乾丰信阳菜馆。洛阳土菜,新鲜量大,九人一餐只花了690元,第一印象非常爽。第二餐是牡丹洛阳菜应天门店,上规模的一桌菜,也只有766元。酒店菜品丰富,正如他们的广告词所说,洛<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阳水席但不仅仅是水席。</span>据说这家酒店经常接待来洛阳的大人物,当年周总理曾经就餐此店。印象深刻的是武哥跑马汤和洛阳牡丹燕菜。洛阳牡丹燕菜是豫菜之招牌,吃的不是菜,是灵魂,是中国菜一个牡丹魂!倒也真的名不虚传,有白萝卜,海参,鱿鱼,鸡肉等材料会顿,酸辣爽口,柔嫩平滑。菜品中央那朵美至极至艺术巅峰的牡丹花,实在不忍心下筷子。景区的餐饮,只能是填饱肚子,吹的再好,也不会吃出地道的土味。在龙门石窟景区,为了赶路随便在景区选了一家河南烩面馆,那口感实在不敢恭维,是整个行程中最差的一次饮食体验。</p><p class="ql-block"> 西安</p><p class="ql-block"> 回民街,永乐坊,洒金桥,是西安的三大美食小吃街,我感觉这三条美食街,风格雷同,只是地点不同。西安小吃几乎都是牛羊肉,很少有猪肉。以面食和肉汤为主。我喜欢水盆羊肉,原汁原味的肉汤,配上特制的小馍,醇厚香辣,爽口过瘾。</p><p class="ql-block"> 郑州及开封</p><p class="ql-block"> 没有想到,河南美食这么多样和独特魅,豫菜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底蕴,虽然没有进入八大菜系,但豫菜有挑战性的创新,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样煮,炸,扒几道工序下来,到你眼前的就是一首唐诗宋词甚至元曲的美</span>味:“扒广肚”豫菜之一绝活,鱼肚子,鱼鳔,虽然是好东西,但是平常做鱼这都扔了,到这里就成了山珍海味;鲤鱼焙面,老少皆宜,不腻!一条鲫鱼做出了艺术感,色香味俱全。还有炸紫酥肉汴京烤鸭等名菜让人垂涎欲滴,还有河南烩面、开封灌汤包、牛肉汤、壮馍等特色小吃也是风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洛阳水席</p> <p class="ql-block">武哥跑马汤</p> <p class="ql-block">牡丹洛阳菜</p> <p class="ql-block">扒广肚。</p> <p class="ql-block">鲤鱼烩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附《大唐 东京梦华》节目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虞美人——宋 李煜 </b></p><p class="ql-block">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幕 醉东风</b></p><p class="ql-block">青玉案——宋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p><p class="ql-block">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p><p class="ql-block">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2幕 蝶恋花——宋 苏轼。</b></p><p class="ql-block">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p><p class="ql-block">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p><p class="ql-block">天涯何处无芳草!</p><p class="ql-block">墙里秋千墙外道。</p><p class="ql-block">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p><p class="ql-block">雨霖铃 宋柳永</p><p class="ql-block">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幕 齐天乐。</b></p><p class="ql-block">少年游 宋 周邦彦</p><p class="ql-block">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4幕 满江红。</b></p><p class="ql-block"> 破阵子 宋辛弃疾。</p><p class="ql-block">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p><p class="ql-block"> 满江红 宋岳飞。</p><p class="ql-block">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尾声 水调歌头。</b></p><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 宋 苏轼。</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