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血糖失控的坏习惯,糖友需注意。

余生安好

<p class="ql-block">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多与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大部分糖友尚能遵照医嘱,按时用药,但出于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或重视度不够、心存侥幸,在生活方式上没有任何调整改变,最后血糖逐渐失控,病情恶化,出现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p> <p class="ql-block">贪嘴,爱吃零食</p><p class="ql-block">有些糖友不仅控制不住主食量,还零食不离口。看电视不能没有薯片、下午茶不能没有蛋糕和奶茶,宵夜少不了炸鸡和可乐,这些高糖高油高热量的零食吃起来是挺开心,但升血糖的本领也是不容小觑的。</p><p class="ql-block">调整建议:</p><p class="ql-block">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嘴馋容易饿怎么办?并不是让你放弃不吃,而是让你选择更健康的零食。比如,坚果、新鲜水果、纯奶制品等等这些都适合作为加餐的零食,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两餐间适量食用,计入当天饮食的总热量里就好。</p> <p class="ql-block">情绪波动大</p><p class="ql-block">有些糖友因为患病或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原因,比较爱生气,且容易紧张焦虑、脾气暴躁。这些负面的情绪会导致人体内各种升糖激素的大量释放,同时,交感神经兴奋还会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血糖、血压升高,心率加快。</p><p class="ql-block">调整建议:</p><p class="ql-block">调整心态,放松心情,积极面对,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自律和乐观战胜疾病。</p> <p class="ql-block">久坐少动,不爱锻炼</p><p class="ql-block">有些糖友饮食控制得还可以,但不爱运动,或者运动量太少,结果导致胰岛素利用效率低,血糖一样降不下来。</p><p class="ql-block">调整建议:</p><p class="ql-block">运动不仅帮助稳定血糖,还能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每周应至少进行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钟。</p> <p class="ql-block">从不监测血糖</p><p class="ql-block">测血糖是糖友必备的一项技能,但有些糖友往往不重视,觉得自己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就不会主动去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但糖尿病并发症的可怕就在于等你有感觉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p><p class="ql-block">调整建议:</p><p class="ql-block">日常居家也一定要重视血糖的自我监测,以便掌握自己的病情,复诊时给医生提供治疗方案调整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作息紊乱</p><p class="ql-block">有些糖友经常熬夜,以为白天多睡会儿就能弥补熬夜带来的伤害,但其实,高质量的睡眠也是血糖达标的重要条件。睡觉不规律、熬夜、失眠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血糖升高,肥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问题。</p><p class="ql-block">调整建议:</p><p class="ql-block">良好的睡眠对糖友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有效控制血糖。最好不要熬夜,每天应该不间断睡足7至8小时。</p> <p class="ql-block">吸烟喝酒</p><p class="ql-block">很多人认为烟伤肺、酒伤肝,但意识不到吸烟喝酒还会影响血糖,加重糖尿病病情。其实,吸烟是诱发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不利于血糖控制,糖友吸烟可使病情进展加速而提前发生并发症。而糖友过量饮酒则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并且长期过量饮酒还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神经病变、心脏病及脑卒中等。</p><p class="ql-block">调整建议:</p><p class="ql-block">为了自己的健康,最好戒烟戒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内三科为巩义市中医院内分泌,肾病专科,突出内分泌,高血压,肾脏疾病专业。在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各种原发,继发性高血压,各种肾炎,肾病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以及血液,风湿免疫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p><p class="ql-block">内三科!咨询电话:0371-6439877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