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城山安养(二十一)

木子

<p class="ql-block">“正门”为草堂纪念性建筑的第一堂,面临浣花溪。唐时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有杜诗“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力证。 </p><p class="ql-block"> 正门匾额所书“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帝十七子,雍正帝之弟果亲王允礼手笔。</p><p class="ql-block"> 门口对联是杜甫诗句“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杜诗十分简捷地点明了草堂的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2009年,在四川省慈善总会的协调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捐款1200万元,用于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馆内受损文物建筑和移动文物的修复和保护。</p> <p class="ql-block">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p> <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用善款修复的诗史堂、柴门、小石桥工程整体完工。</p> <p class="ql-block">诗史堂 </p><p class="ql-block"> “诗史堂”为草堂纪念性建筑的主厅,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草堂时命名。杜甫的诗歌创作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这一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历来有“诗史”之誉,建筑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柴门",原本是杜甫营造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在杜甫的草堂诗作中,我们常可读到有关柴门的句子。缘于此,清代重修草堂时,将这座别致、简朴而又风景绝佳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p> <p class="ql-block">工部祠</p><p class="ql-block">"工部祠"是草堂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为供奉杜甫塑像和祭祀的飨殿。杜甫因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有"杜工部"之称,此建筑因此命名为"工部祠"。</p><p class="ql-block">"工部祠"匾额为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补书。</p><p class="ql-block">工部祠内,正中设杜甫神龛,东西两则设宋代诗人陆游、黄庭坚神龛配飨。</p><p class="ql-block">祠内明清杜甫石刻像及清乾隆、嘉庆二通"草堂石刻图",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罗汉松属常绿乔木,寿命可达千年。其种子似和尚头,种托像袈裟,全形宛如罗汉,故名罗汉松。其叶、根、果实均可入药。</p> <p class="ql-block">[水竹居]匾额为曾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所书。</p> <p class="ql-block">[恰受航轩]匾额为陈毅所书。</p> <p class="ql-block">少陵草堂</p><p class="ql-block">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裛(yi)香亭</p><p class="ql-block">"裛香亭"之名,出自杜甫《狂夫》诗中"雨裹红蕖冉冉香"一句。[裛香亭]亭匾为曾任陕西省文史馆馆长邤张寒杉先所书。</p> <p class="ql-block">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一覧亭</p><p class="ql-block"> "一览亭",位于梅园西北侧,通高23.1米,是一座民国时期四层砖亭。因杜甫《望岳》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得名,凭栏南望,整个梅园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如今是草堂中一处胜景。</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东门</p> <p class="ql-block">东门外的小景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文殊坊牌楼</p> <p class="ql-block">牌楼背面</p> <p class="ql-block">文殊院</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单檐歇山式建筑,康熙三十六年(1697)始建,乾隆六年(1741)重建,嘉庆二十三年(1818)扩建。</p> <p class="ql-block">殿中供奉铜铸释迦牟尼佛坐像一尊,高2.64米,铸于道光九年(1829)。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生于公元前623年,圆寂于公元前544年,诞生在今尼泊尔境内蓝毗尼园。释迦牟尼一生讲经布道,度化众生,以其无穷的智慧和无尽的慈悲得到了佛教徒的无限崇敬。</p> <p class="ql-block">说法堂重檐歇山式建筑,殿高12.60米,康熙三十六年(1697)始建,嘉庆十二年(1807)重建。</p> <p class="ql-block">藏经楼</p><p class="ql-block">单檐悬山式建筑,殿高15.84米,康熙三十六年(1697)始建,道光四年(1824)重建。殿分两层,楼上为本院藏经储藏处,楼下为举行佛事活动场所。现供奉有缅甸玉佛一尊,系缅甸佛教界赠品。</p> <p class="ql-block">文殊阁</p> <p class="ql-block">祖堂</p><p class="ql-block">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广五间,进深三间。康熙六十一年(1722)创建,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1925年再次培修。正中供奉文殊院第一代祖师慈笃禅师画像,两侧供奉历代祖师牌位及画像。</p> <p class="ql-block">玉佛殿</p><p class="ql-block">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广五间,进深三间。原为六也亭旧址,后改建为玉佛殿。现供奉缅甸玉佛一尊,像高4.85米。</p> <p class="ql-block">圆通殿</p><p class="ql-block">单檐歇山顶式建筑,广五间,进深三间。原为戒堂,嘉庆十四年(1809)创建,道光七年(1827)重建,后改为圆通殿。殿中供奉铜铸三十二臂观音大士像一尊,像高3.85米;木雕十八臂准提菩萨像一尊,像高1.5米。观世音菩萨象征慈悲,"准提"意为清净。</p> <p class="ql-block">空林书画院</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中国特色商业街——宽窄巷子</p> <p class="ql-block">宽窄巷子</p> <p class="ql-block">窄巷子</p> <p class="ql-block">宽窄巷子是年轻人的地盘,我们在这里打个卡后,又来到旁边的画院。</p> <p class="ql-block">因为时间晚了已闭馆。</p> <p class="ql-block">成都画院</p><p class="ql-block">地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所在地青羊区下同仁路80号及周边的区域自古就是成都重要的宗教聚集地和文化中心,目前的院址唐代时曾是严真观,清代为关帝庙。</p><p class="ql-block">现有的建筑为上世纪80年代初,将原位于署袜街的静安旅馆(原陕西会馆)和红星路附近的叶家祠堂迁移合并复建于此。整体风格为清末民初的川西民居宅院风格,占地面积2238.54m,建筑面积1744m展厅面积800m。2007年被评为第七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成都画院是一所以艺术家为主体的创作机构,主要功能是艺术创作与研究。1998年后逐渐发展出美术馆功能,未来这里会作为艺术创作研究基地,在艺术创作、美术史、美术馆学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与成果呈现。</p> <p class="ql-block">支矶石街</p><p class="ql-block">原为清代少城中的仁里二条胡同,辛亥革命后因此条街关帝庙中立有支矶石而改名支矶石街。支矶石是古蜀先民大石崇拜遗物,隋唐即多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成都画院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1980年,因城建扩建东西干道,原位于薯袜街的静安旅馆和红星路附近的叶家祠堂迁移复建于同仁路街86号,后加以维修扩建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川西传统民居四合院建筑。2007年公布为第七批四川官文物保护单位,现由成都画院进行保护、管理和使用。 </p> <p class="ql-block">支矶石街</p><p class="ql-block">都说街道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名片。极具老成都风情的支矶石街,既有青砖楚楚、内敛沉稳的历史气息,又有绿植绰约、整齐优美的社区景致。这条兼具包容与活力的街巷,既投射出成都人朴素又热烈的生活态度,又彰显出当地人热爱自然、亲近绿色的人文内核。</p> <p class="ql-block">画院旁边都是火锅店</p> <p class="ql-block">“舌尖匠心厕所串串”总店</p> <p class="ql-block">经人介绍来到“纯阳馆”,吃了他家的特色“红油抄手”和“鱼香排骨面”。</p> <p class="ql-block">红油抄手看上去挺唬人,其实不辣(平时我不吃辣),感觉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十几元一碗的鱼香排骨面值得你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来成都安养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过头看看我的二十一个美篇,不仅观看了美景还饱了口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收获颇多。这是我第四次来成都,以后有机会还会来成都享受慢节奏的生活,青城山地区是个宜居宝地。</span></p> <p class="ql-block">2024.04.28日成都再见(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