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掐丝珐琅,</span>属于珐琅器品种之一,<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也称为铜胎掐丝珐琅或景泰蓝。掐丝珐琅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珐琅器最早诞生于希腊,考古发现希腊公元前12世纪的六枚戒指和双鹰权杖首,被公认为最原始的掐丝珐琅。</p><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 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掐丝珐琅有着五彩斑斓、华丽夺目的魅力,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又一般多外饰蓝色釉料,习称为景泰蓝,它也有饰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色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也称为掐丝珐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上博展出的每一件掐丝珐琅都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span></p><p class="ql-block">中国制造的掐丝珐琅器目前有年款可考者始于明宣德年间。普遍认为元代的掐丝珐琅生产工艺已经成熟。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在成型的铜胎上,根据设计内容要求,将扁铜丝围成各种花纹后焊于器表,然后依图案内容要求填入各色珐琅釉料,再入窑烧造。一件珐琅器需要多次填釉、烧造,烧成的珐琅器还需要打磨,甚至鎏金,最后才能完成。掐丝珐琅器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制作成本高,所以其一开始出现就和皇家宫廷联系在一起。明清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其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繁复,线条流畅。掐丝珐琅里的繁花似锦。</p> <p class="ql-block">参观时得知,现在在上博展出的掐丝珐琅都是收藏家张宗宪捐赠的。不禁想探究他的身世。一查才知原来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品鉴赏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全球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品藏家之一,还是一位艺术品拍卖的翘徒。</span>他的收藏品,无论是书画、瓷器、铜胎珐琅器等,可谓件件皆精,极具规模。</p><p class="ql-block"> 张宗宪出身于古玩世家,其祖父张揖如为江南竹刻名家。父亲张仲英是民国时期上海有名气的古董商,在外滩开设“聚珍斋”,专门经营古玩。他和妹妹从小就受家庭耳熏目染,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品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张宗宪祖籍苏州,在上海出生和长大,少年时期就开办并经营自家的百货公司,1948年开始不顾家人的反对独身一人闯荡香港。</span> 经过一番摸索和勤奋打拼,1951年,张宗宪在香港开设了“永元行”古董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又陆续开了几家首饰店和古董店。</p><p class="ql-block">1968年,他首次参加了伦敦拍卖会,是当时第一个出现在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人。此后,他走南闯北,海内外哪里有大型文物艺术品拍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曾自述自己成功的秘诀是一颗“好学之心”。</p><p class="ql-block"> 张宗宪晚年开始将收藏重点转向书画,专攻张大千、徐悲鸿及齐白石等现代艺术大师作品。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张宗宪认为瓷器收藏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开始转入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领域。</p><p class="ql-block">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宗宪不余遗力地在全世界收藏中国瓷器和书画,凭借眼力及经营头脑,赢得世界收藏家的信赖和尊重。<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92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张大千的《灵岩山色图》被他以429万港元竞得,创下当时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最高价。</span></p><p class="ql-block"> 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收藏中国瓷器和中国字画,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内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对北京、上海几大艺术品拍卖公司也倾注了大量精力和财力。</p><p class="ql-block"> 张宗宪一直是中国几大拍卖公司春秋两季拍卖会的一号拍品的竞标者,这种热心的捧场,成为一道众所周知的景观。由此,研究中国当代的艺术品收藏和拍卖的历史,张宗宪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坐标。</p><p class="ql-block"> 张宗宪已经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中国艺术品藏家及古董商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在中国文物收藏界和拍卖界声誉极高的大家,也是第一个迈入国际拍卖会上的中国人。一生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地收藏中国瓷器和中国字画,还推广了苏富比、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公司在香港市场的拓展。</p><p class="ql-block">传奇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张宗宪先生今年95岁。他总以一身醒目张扬的行头亮相拍场:时髦华丽的西服套装,惹眼的礼帽,戴着一副太阳镜;沿着拍场中央的通道从容走向第一排座位,任何拍卖官都不会在他摘下礼帽稳稳坐定前开始拍卖。</p><p class="ql-block">他在收藏界大名鼎鼎,独领风骚。有趣的是因他选择坐在第一排,举1号牌,被戏称为“一号先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宗宪计划将自己的部分收藏一分为三,捐赠给三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城市:上海;他父母祖籍所在地苏州;以及他事业发源并腾飞的地方——香港。</span></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张宗宪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掐丝珐琅器的年代跨度从明代到晚清,尤其是有康熙、乾隆时期的珐琅精品,这些来自宫廷的掐丝珐琅弥足珍贵,不仅反映了当时宫廷珐琅的制作水平,也让我们大开眼界,观赏到顶级的掐丝珐琅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代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清代是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又一个高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觚。这是仿青铜觚的造型制作的。掐丝茶花,荷花、牡丹、菊花、栀子花。蓝色珐琅釉为地,铜胎镀金。华丽精美。</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觚。</p><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龙纹执壶。</p><p class="ql-block">蓝色珐琅釉为地,壶上为掐丝云龙纹。</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兽面纹来通杯。</p><p class="ql-block">这是乾隆年间制作的。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随形掐丝兽面纹,其余为折纸花卉纹。</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蝴蝶屏风(一对)。</p><p class="ql-block">屏风主要为掐丝浅蓝地勾莲纹,绦环板中部做铜镀金镂空勾莲纹,四面屏心填浅蓝色珐琅釉,掐丝几何锦地花鸟小品,底部以蓝绿渐变湖石为基,分别哇:海棠蛱蝶图、荷塘山雀图、白兰戏蝶图、牡丹蝴蝶图。整个屏风华丽典雅,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此插屏是用于隔断和赏玩的文房用具,</span></p><p class="ql-block">为小型插屏,通常作为文房用具,摆放于书桌或几案之上,供桌面布局与品味赏玩之用。四面屏心填浅蓝色珐琅釉为地,掐丝几何锦地花鸟小品,底部均以蓝绿渐变湖石为基。展厅中正展示的两面便是牡丹蝴蝶图与荷塘山雀图。</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蝴蝶屏风(局部)。</p><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龙凤纹瓶。</p><p class="ql-block">通体施蓝色珐琅釉为地,瓶颈部和足部施藏传佛教八吉祥纹,瓶壁宽面为掐丝湖石凤凰纹,窄面为掐丝龙纹。整个器具造型美观,色彩斑斓,龙凤纹精美无比。</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麒麟香炉。</p><p class="ql-block">麒麟尾部呈灵芝形。通体施蓝紫色珐琅釉为地,掐丝绒毛纹,腿部为红色飞翼纹,<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背部有铜镀金缕雕盖</span>。</p><p class="ql-block">麒麟转首目视斜前方,姿态活泼生动,诙谐有趣。</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双耳瓶。</p><p class="ql-block">耳瓶通体为浅蓝色珐琅釉,颈部为碧绿色和烟紫色蕉叶纹,腹部掐丝浅黄色地蜂纹,足部为绿色波浪纹。</p><p class="ql-block">耳瓶多种色彩交织在一起,绚丽多彩,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龙纹尊。</p><p class="ql-block">通体为蓝色珐琅釉为地,主题为掐丝宝蓝色万寿纹。有一金龙攀附在尊颈上。显得高贵神圣。</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锦鸡。</p><p class="ql-block">锦鸡通体用红色釉为地,掐丝羽毛纹和绒毛纹。下方连六角形底座,座面有乌背纹,内镶有六瓣花。侧面为掐丝折枝花卉纹等。</p><p class="ql-block">两只掐丝珐琅锦鸡相对而视,昂首挺胸,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兽面纹四足炉。</p><p class="ql-block">仿青铜器扁足造型,大部分施以蓝色珐琅釉为地,盖钮和盖的四面为铜镀金缕云凤纹和云龙纹。炉身下为掐丝龙纹。</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圆盆盆景及五足圆香几(一对)。</p><p class="ql-block">这对清掐丝珐琅圆盆盆景,各配五足圆香几一件。圆盆与圆香几均为铜胎,掐丝纹饰繁复,视觉效果华丽夺目,色彩缤纷。</p><p class="ql-block">盆景以牡丹为主景,以各种类不同颜色的宝玉石琢制成牡丹花,规模大小与真实牡丹盆栽相差无几。这种金玉珠宝制成的象生盆景是清代宫廷陈设之一,其四季常开的特点和富贵迷人的姿态,使之为皇家生活点缀得奢华璀璨。</p> <p class="ql-block">盆景中的牡丹花头是玉石雕刻的,无论花型还是色彩都非常逼真,活灵活现的。</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长方盆盆景(一对儿)。</p><p class="ql-block">盆景以梅花为主题,以宝玉石琢制成梅花、叶。树干是木质,树下点缀菊花。</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鎏金铜制诗万年如意挂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花鸟纹象足熏炉(前面两个大的器件)</p><p class="ql-block">这个熏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乾隆时期制作的。</span>熏炉铜胎镀金置于木座,由盖、二层罩、炉身三部分组成。熏炉连座高152厘米,这么硕大的掐丝珐琅象足熏炉十分罕见。熏炉上的花卉有玉兰、牡丹、芍药、鸢尾花、荷花、芙蓉、菊花、梅花等,以及小蝴蝶。</p><p class="ql-block">这种熏炉通常与宝座、屏风、宫扇、香几等共同陈设于宫殿中。</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花鸟纹象足熏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