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红旗渠风景区 河南四日游第二集 2024年5月3日

和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5月3日,是我们河南自驾四日游的第三天,我们从中牟收费站上高速,前往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途经黄河大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鹤壁服务区给车充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官方的通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官方的通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官方的通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官方的通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官方的通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林州市红旗渠收费站下高速,首先参观红旗渠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林州市旅游全域全景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林州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南省林州市位于豫冀晋三省交界处太行山东麓,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辖16个镇4个街道,576个村(社区),总人口116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州古时称隆虑,因西邻隆虑山而得名。1994年撤县改市。林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现存有赵南长城、东周贵族墓群、隆虑古城址等文化历史遗址,是中原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交汇交流交融之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被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修渠过程中所孕育的伟大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是林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州旅游资源丰富,现拥有国家A级景区12家,其中5A景区1家,4A景区2家,3A级景区7家等。以红旗渠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游、以太行大峡谷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游和以国际滑翔基地为主导的蓝天翱翔游享誉海内外,“红、绿、蓝”三色旅游交相辉映;让林州被评为国内外游客最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州是一个“有山有水有精神”的文化旅游胜地,热情好客的林州人民欢迎您的到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入红旗渠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区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河南省林州市,距首都北京市477公里,距省会郑州市160公里,距安阳市50公里,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红色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文联书画中心创作培训基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区包括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两大主景区。红旗渠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水长城,景区包括红旗渠青年洞、红旗渠分水苑、红旗渠纪念馆、络丝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大峡谷是我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被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八百里太行之魂,包括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三伏酷暑水结冰的太极山、千古之谜猪叫石三大奇观以及太行之魂王相岩、潭深谷幽仙霞谷、晋普龙洞小洞天、原始森林太极山、亦真亦幻仙台山、鬼斧神工鲁班豁、华夏一绝桃花瀑、太行平湖南谷洞(刘秀湖)八大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用十年时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的长达1500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人工天河、水长城。她似蓝色飘带缠绕在太行山的腰际之间,其工程量之大,工程之艰巨,灌溉面积之广,工程美学价值之高,堪称“人间奇迹”,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红旗渠风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风光是自然育景丽质与人工妆点胜迹两种造景因素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雄者愈雄、险者愈险”的审美高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来这里观光,可以使您的情操得到陶冶,斗志受到鼓舞,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升华,领略到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真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大峡谷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其植被覆盖率为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阳刚劲露,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被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八百里太行之魂。“青崖如点黛,赤壁若朝霞,树翳文禽,潭泓绿水,景物奇秀,为世所称”,太行大峡谷景区四季景色各异,令人神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峡谷内民宅建筑就地取材,石街、石院、石墙、石柱、石梯、石楼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令人寻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行大峡谷是休闲养生、滑翔攀岩、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渠风景区分水苑导览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旗渠纪念馆</b></p>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起步,蜿蜓1500公里,将漳河水引向林州大地。十易春秋寒暑,她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她见证了红旗渠儿女“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历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共产党人用使命和担当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林州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写就的辉煌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红旗渠畔拓荒创业的火热激情照亮了每段平凡的岁月,激励着这里的人们执着地守望精神家园,续航梦想,书写传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修建红旗渠纪念馆,是为了让历史告诉未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习近平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精神回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红旗渠精神永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习近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00年旱灾记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民国31年至32年(1942-1943年),据统计,当时全县逃荒外出达10800户,占总户数的14%,饿死1650口人,占总人数的4.3%。赵老庵村41户,就有31户背井离乡逃荒外出。马鞍山村500口人,饿死280口人。土门村王秋保一家6口饿死5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民国九年(1920年)大旱,黄崖泉的泉水小得只有香火头那么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年三十,桑林茂老汉起五更爬上黄崖泉,想趁早挑担水回家过年。挑水的人多,一直挨到天黑他才接满一担水回村。新过门的儿媳妇王水娥惦念公爹去担水一天还未回来,就出村去接。天黑路滑,新媳妇又是小脚,接过担子刚走几步,被石头绊倒,一担水洒了个净光。儿媳妇又羞又愧,就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上吊自尽了。大年初一,桑林茂老汉埋葬了新婚儿媳的尸体,带着全家踏上了逃荒路。从此,这一家人再无音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担水的倾覆,足以剥夺一个人生命的尊严,足以给一个家庭带来难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承受的灾难,这就是千百年来旧林县缺水的写照。</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街水库爆破队,1958年1月4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盘阳会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引漳入林工程在轰轰烈烈的气氛中展开。37000人摆在70公里的渠线上,战线太长,劳力跟不上,物资跟不上,技术跟不上,领导跟不上,有的工段来了人找不到渠线,有的工段画好了渠线没人开山,有的民工连队打了炮眼等不来炸药,有的连队把渠底当作渠岸给崩了,很多地段的渠线产生了严重偏差。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太行山上只留下了一些坑坑窝窝,通水的日子看来遥遥无期。在工程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林县县委敏锐地发现,当初的设想不适应现实情况,必须当机立断,找出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0年3月6日到10日,林县县委在漳河岸边的任村公社盘阳村连续召开了中共林县“引漳入林”委员会扩大会议和修渠民工代表会议。会议决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树立长远作战思想,拿出愚公移山精神,渠不修成决不收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调整部署,缩短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把总干渠分为四期,先把山西段20公里的第一期工程拿下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是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要高举红旗前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看望修建青年洞的民工时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茂德(1914—1960),陵阳镇北陵阳村人,中共党员,原任姚村公社卫生院院长。1960年2月,他参加红旗渠工程建设,负责姚村分指挥部医疗和安全工作。在红旗渠工地上,他不仅为修渠民工看病治伤,还为当地群众进行医疗服务,被当地群众誉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1960年3月28日,他和吴祖太到王家庄隧洞查看施工险情时,因遭遇塌方而牺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终年46岁。他与吴祖太一起成为修建红旗渠工程的烈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吴祖太(1933-1960),河南省原阳县白庙村人,河南省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毕业,1958年调林县水利局工作。他参与红旗渠工程的勘测和设计,不畏艰险,爬山越岭,实地勘测,精心设计,拿出了《林县引漳入林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工程动工后,他担任工程股副股长,夜以继日地工作,依据勘测数据,绘制每项工程施工图纸,成功解决了青年洞、白家庄空心坝、王家庄隧洞等施工难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0年3月28日,在察看王家庄隧洞险情时,洞顶塌方,不幸牺牲,年仅27岁。根据吴祖太同志生前愿望和在水利建设上作出的贡献,林县县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修建红旗渠主要材料消耗节约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要材料消耗节约情况</b></p> <p class="ql-block"><b>庆祝红旗渠通水现场,人山人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恩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英雄人民 太行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条在悬崖绝壁上“抠”出来的生命渠,是一部山林县儿女谱写的英雄史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千里长渠是他们一锤一钎凿出来的,逶迤梁岸是他们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三条干渠通水,评选出特等模范43人、甲等模范229人、乙等模范461人。在斗中凸显出来的这个英模群体,以宁折不弯的浩浩正能量激励10万修渠大军的每一分子不懈奋斗。81名修渠民工为实现梦想,血酒红岩,长眠太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跨省调水、引漳入林”。这一想法和决策本就是解放思想的辉煌典范,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创举。与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一样豪迈。这种前人从未想过、干过的创举,会遭遇多少荆辣与坎坷?又是怎样一一攻克、取得成功的呢?今天看来,有多少惊叹,就有多大胆略:有多少荣誉,就有多少担当:有多少收获,就有多少牺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盖着地,地托着天,山就是碑,碑就是山。林县人民用血泪、生命、智慧凝成的精神意志,形成了屡克危难的内驱力量,铸就了多难兴邦的民族魂魄。在红旗渠建设者的身后,矗立起一座卓然不群屹立于天地之间的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奋斗永不止步,梦想从未停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世纪60年代“战太行”建成红旗渠,解决了饮水吃饭的生存问题:80年代十万建设大军“出太行”,实现了劳动力转移,使林县的建筑业品牌声名远播;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伴随着“富太行”的号角,打工族返乡,工商业发展千帆竞发,创新创业奋楫争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梦想,照进了林州大地,点亮了每个林州人的心灵。经济社会亮点纷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可持续发展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先进县(市、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等荣誉花落林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州人民以自己的理想、奋斗、坚韧和奉献,实现了梦想,让牺性者欣慰,让奉献者无悔,更使接力者勠力前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工天河——红旗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74年2月25日,李先念同志陪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参观红旗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11月1日,毛主席接见林县县委书记楊贵。</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5年3月27月王岐山视察红旗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6年3月30日赵乐际视察红旗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18年5月25日栗战书视察红旗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长渠如歌,高山是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林州人民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证明: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到“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红旗渠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她的形成、发展和光大的过程,就是林州人民构筑一个又一个进步里程碑的过程。这种支撑林州人民脊梁、融入林州人民血脉、历经岁月积淀和风雨磨砺的精神,是中国精神见诸于实践的典范,是林州当之无愧的“立市之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红旗渠精神高度评价和赞扬;从省到市县,各级党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号召和决定。红旗渠精神在全国巡回展出,更是引起了各界民众的强烈反响和共鸣。这种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而且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不仅承载过去,更饱含启示未来的智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追溯岁月的长河,审视红旗渠精神,更使人们认识到,时间可以流逝,大地可以荒老,只要人类社会还要永续发展,红旗渠精神就永远值得珍惜和传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岁月向后,梦想在前,追梦的道路注定不是坦途。实现中国梦既要显形的外在物质力量,更要无形的内在精神力量。红旗渠精神不仅在过去的岁月里大放异彩,而且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精神青春永驻,红旗渠精神永放光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红旗渠分水闸考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半个世纪之前,林州人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这个人间奇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来说,都不啻为中国治水史、新中国建设史上的经典,是中国当代建筑史、水利史、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辉煌典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是林州人民以集体智慧和力量,写就的一段有形的中国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展示的一切启迪我们:构思未来,需要智慧和前瞻的眼光,也需要大胆务实的憧憬和想像;实现梦想,需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胆识,敢挑重担、敢负责任的勇气,更需要脚踏实地、亲民爱民的情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没有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没有记忆的城市也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建立红旗渠纪念馆正是为了收藏、研究、展示、传承这样一种记忆,回溯、瞻仰和坚守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承载历史,见证梦想,昭示未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渠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旗渠纪念碑</b></p> 总干渠分水闸 总干渠分水闸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渠十大工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红旗渠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源及渠首拦河坝位于山西省平顺县侯壁断下,由拦河溢流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联合组成渠道引水枢纽,为无调节河道自流引水。1960年2月10日动工,同年5月1日竣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青年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镇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上最长的隧洞,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1960年2月动工,1961年7月15日凿通。此洞由300名青年组成的突击队施工修建,故名“青年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空心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位于任村镇白家庄村西,坝长166米,底宽20.3米,坝体呈弓形,以增强对上游河水抗压能力。该工程设计洪水从坝顶跨过,渠水从坝中穿流,是正确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典范。1960年2月动工,1964年4月5日竣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南谷洞渡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南谷洞渡槽位于南谷洞水库下游700米处,横跨露水河,长130米,宽11.42米,高11.4米,单跨9米,石砌拱形结构,拱券厚0.5米,共10孔,故又称“十孔渡槽”。始建于1960年2月15日,1961年8月15日竣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总干渠分水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任村镇234国道分水岭,一、二干渠分水闸设于总干渠终点,长6.5米,高12米,宽13.5米。闸底高程454.44米,低于渠首进水闸底10.31米,1965年3月修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分水闸以上是防洪矩形明渠和分水岭双孔隧洞。三干渠分水闸在一、二干渠分水闸上游560米处的总干渠左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桃园渡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红旗渠第一干渠桃园村附近,横跨桃园河,故称桃园渡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长100米,宽6米,最高处24米,共7孔,是一个槽下排洪水、槽中通渠水、槽上钢筋混凝土盖板通汽车的“三用”渡槽。1965年9月25日动工,1966年4月1日竣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红英汇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合涧镇西,是红旗渠第一干渠与英雄渠汇合的地方。英雄渠建于1958年,起自合涧镇嘴上村西到红英汇流处长11.4公里,设计流量8立方米/秒。1966年4月红旗渠一干渠竣工通水,与英雄渠汇合,称为红英汇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8】夺丰渡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河顺镇东皇墓村东北,总长413米,宽4米,最高14米,单孔跨5米,共50孔。1965年12月1日动工,1966年4月5日竣工。渡槽整个工程都用“寸三道”(一市寸宽锻三道纹)“五面净”的大青石砌筑而成,既坚固又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曙光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曙光洞是红旗渠第三干渠穿过卢寨岭的隧洞,起于下燕科村南到东卢寨村东止,全长3898米,宽2米,高2米,纵坡1/1000,设计流量3.1立方米/秒,是红旗渠最长的隧洞。1964年11月17日动工,1966年4月5日凿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0】曙光渡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东岗村东部4公里丁冶岭上,是三干渠第三支渠的重要建筑物。渡槽全长550米,最高16米,底宽5.4米,顶宽3.5米,共20孔,石拱结构。1969年4月2日动工,6月25日建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旗渠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渠总干渠通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典礼大会在分水岭隆重举行,并表彰了74名劳动模范。中共林县县委第一书记、红旗渠工程总指挥部政委杨贵满怀喜悦和激情,高声宣布:“开闸放水!”翼那间,红旗渠水从闸门奔泄而出,流进了林县的村村寨寨,流进了人民心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年人们为通水而庆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旗渠全貌图》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全景图》是画家罗奇先生为纪念红旗渠通水50周年而作。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改变干旱缺水的困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绝壁上人工开凿出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该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基本完工,历时十年。其中红旗渠十大著名工程,贯穿全线,成为红旗渠上重要的坐标符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渠首拦河坝。为无调节河道自流引水。1960年2月10日动工,同年5月1日竣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青年洞。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洞长623米,高5米,宽6.2米。1960年2月动工,1961年7月15日凿通。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施工修建,故名“青年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空心坝。坝长166米,底宽20.3米。该工程设计洪水从坝顶跨过,渠水从坝中穿流,是正确解决渠水与河水交叉的典范。1960年2月动工,1964年4月5日竣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南谷洞渡槽。单跨9米,共10孔,故称“十孔渡槽”。始建于1960年2月,1961年8月竣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总干渠分水闸。位于分水岭,一、二干渠分水闸设于总干渠终点,1965年3月修建,三干渠分水闸位于一、二干渠分水闸上游560米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桃园渡桥。横跨桃园河,桥下排洪水,桥中通渠水,桥上通汽车,合理解决了渠水与洪水交叉和通水通车的矛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红英汇流。是红旗渠第一干渠与英雄渠汇合的地方。1966年红旗渠一干渠竣工通水,红英汇流至油村改称红英干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夺丰渡槽。全长413米,宽4米,最高14米,单孔跨5米,共50孔。1965年12月1日动工,1966年4月5日竣工。渡槽整个工程都用:“寸三道”(一市寸宽锻三道纹)“五面净”的大青石砌筑,坚固壮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曙光洞。全长3898米,宽2米,高2米1964年11月17日动工:1966年4月5日竣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十、曙光渡槽。全长550米,最高16米,共20孔,石拱结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视频:红旗渠全貌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原林县县委第一书记楊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杨贵老书记在青年洞前与红旗渠劳模话当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参加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和朱德之间后两排是杨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红旗渠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自力更生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不是依赖国家,向上伸手的产物而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原则,主要依靠林县人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修建而成的。因此红旗渠工程的兴建,就突出表现了自力更生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艰苦创业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工程十分艰巨,又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上马,在粮食紧张、物资短缺、设备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倍历艰辛修建而成的,这就使艰苦创业精神表现得十分明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团结协作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工程规模较大,参加施工人员众多,如果不是全县各个地方、各个单位都以大局为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如果不是全国有关部门及驻军部队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山西省干部群众的大力帮胁。就难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所以。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同样突出表现了团结协作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无私奉献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无论受益地区和非受益地区都不计局部利益得失,为红旗渠建设贡献力量,特别是81位同志为红旗渠建设献出了宝贵生命,这就集中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县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针、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3月20日,中共林县县委、林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宣传、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决定》,首次把红旗渠精神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就在其中。</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游览红旗渠青年洞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晚上住在林州市假日酒店,此日前往新乡市辉县郭亮村风景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