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一西湖一一雷锋塔

翁蓓仪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苏堤</p><p class="ql-block">“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杭州西湖景区面积59.04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为6.5平方公里,北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浴鹄湾、鸟龟潭:茅乡水情和金沙醇浓这些水域组成。环湖四周有著名的“西湖十景。</p><p class="ql-block">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最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包全长2797米、觅30-40米,以长堤六桥、桃红柳绿为玉带景观特色,真古笋今均为观赏西湖全貌的最佳地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指的是秋天晚上的西湖,月亮照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断桥残雪”指的是寒冬时节的断桥,雪花飘落在桥上,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柳浪闻莺”指的是春天的西湖,柳树枝条垂下来,似乎在听着莺鸟的歌声。</p> <p class="ql-block">"南屏晚钟"西湖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古代,到了傍晚,很多游客还在意犹未尽,当净慈寺的钟声一响,沿湖一带的守城士兵就会将城门关闭,在外游玩的百姓也就知道要抓紧时间回城了。古时“南屏晚钟”只是起到报晓的作用。而康熙帝的想法遭到了杭州百姓的反对,因此没有改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p><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首,是杭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平湖秋月是指秋天夜晚,在平湖上观赏月亮的美景。这里的月亮特别圆,特别明亮,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曲院风荷”:</p><p class="ql-block">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抗金英雄岳飞庙前。早在南宋时期,此地就有一个专门给官家酿酒的作坊,因为酿酒的水源取自金沙涧的溪水,用这样的溪水造出美味的曲酒,很快这种曲酒就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加上酒坊附近的池塘里种有荷花,每当夏季来临,满塘荷花争相开放,微风吹过,曲酒的酒香加上荷花香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柳浪闻莺”:</p><p class="ql-block">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美丽的湖水和茂密的柳树,微风吹来,柳叶随风飘动,形态宛如贵妃醉酒,人们称之为“醉柳”,夏季柳树枝叶繁茂,远远看去如同狮头,故又称“狮柳”,在远处眺望,柳树宛如少女浣纱,故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每到春天,柳树林间还有黄莺飞舞,莺莺燕燕好不热闹,因此得名“柳浪闻莺”</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p><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相传为北宋元祐时期苏东坡在杭州修筑疏通西湖时所创修建的。而有趣的是每个塔都有五个圆孔,三个石塔,加起来有15个圆孔,每到月亮出现时,三个石塔就会呈现出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雷峰夕照”:</p><p class="ql-block">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位于西湖夕照山上,相传在是五代吴越国王为了庆贺黄妃得子,在雷峰塔偏东的平岗上修建了黄妃塔。每到黄昏时分,夕阳笼罩在黄妃塔上,远远看去就像有佛光普照在塔上一般,夕阳笼罩,塔影横斜,傲立余辉,满湖金波,“雷峰夕照”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宝石流霞”:宝石流霞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宝石流霞”由西湖北岸的葛岭、宝石山组成,景色奇美壮观。这里的山中的岩石大多呈赭红色,并且在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矿物质,当太阳照射在岩石上,满山流霞缤纷,特别是夕阳西下时分,夕阳的余晖照射在岩石上,岩石仿佛披着霞光分外耀目,犹如数不清的宝石在闪闪发光。因而被世人称之为“宝石流霞”</p> <p class="ql-block">虎跑梦泉”:</p><p class="ql-block">虎跑梦泉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美丽的湖泊和山水,还有着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虎跑梦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虎跑梦泉”的由来也很奇幻,相传在唐代时期,有一位高僧性空就住在这里,后来因为大旱,水源短缺,于是他就准备搬走。偶然的一天,他在睡梦中得到神灵的指示:说让他不要搬走,在南岳衡山里有个童子泉,他会派人移来给他,当他醒来,果然看见两虎跑翠岩上的石壁涌出泉水来,“虎跑梦泉”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p><p class="ql-block">西瀕文化景观的題名景观—“西湖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以赏花观鱼、体验自然的幼钠生机为胜。位于苏提肤波桥西北,小南湖与西里湖之间。南宋时期,此地为内侍臣卢允升别墅,借景西湖而餐石砌池,奋养红鱼,供游人萃集赏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日,暖风微搏,池畔花木,落英缤纷,浮漾水面,引得锦鰹争相嘬花,呈“花著鱼身鱼嘬花”的动人景致。鱼池与苏堤、小南湖、西里湖及湖西群山之间亦形成富有层次感的远近对景,分合自然,恰到好处,伊然是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名景观“花港观鱼”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照三十八年(1699),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碑筑亭而定型。雍正年间(1723-1735)改址于映波、锁澜两桥间。同治八年(1869)重修鱼泡、碑亭,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p><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是指在冬天,桥上的雪花落下,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象。这里的桥梁建筑非常独特,给人一种古典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桥堍有御碑亭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俶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欣赏西湖雪景,断桥上游人如织,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具有对联“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的评价。伫立雪霁西湖,举目四望,但见断桥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明,动人心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接近北京时间6月25日凌晨零点,正在巴黎召开的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目承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申遗的西湖,也是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断桥的闻名还因了中国著名的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厉声教《断桥春草》诗云:“无限春波碧草生,断桥独立雨濛濛。长安流水繁华尽,一段孤芳万古恒。”明人洪丞《断桥闲望》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细柳织烟丝易,青屏拂鸟影难留。</p><p class="ql-block">斜拖一道裙腰绕,横着千寻境面浮。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p><p class="ql-block">断桥残雪”: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断桥残雪是指在冬天,桥上的雪花落下,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象。这里的桥梁建筑非常独特,给人一种古典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苏堤春晓”</p><p class="ql-block">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题名景观“西湖十景”之首。</p><p class="ql-block">堤位于西湖西部水城,自南屏山北旅至北山,长2797米、宽30-40米。始筑于北宋元祐间(1086-1094),为杭州知州苏轼主持浚湖时以湖泥堆筑而成,堤上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六座单孔石拱桥,夹道植桃柳,形成“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景致。</p><p class="ql-block">苏堤观景四时皆宜,而春晓为最。春日,晨光初启,绿柳如烟,红桃如雾,全堤红翠回错,生机盎然。遥望潮西诸山,层峦叠嶂,满目苍翠;东望外湖,视野开阔,湖山胜景如图画般展开。</p><p class="ql-block">题名景观“苏提春晓”始于南宋,历经演变,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皇帝钦点御题四字景目,并立筑亭于苏堤而定型。乾隆十六年(1751),皇帝题写诗文,刻于御碑背面。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修碑。</p> <p class="ql-block">您眼前所见水域为西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南湖,其水体以桥洞与西湖其他水体相通。沿湖(顺时针方向)依稀可见太子湾公园、九曜等南屏诸山、花港观鱼公园南部大草坪、牡丹亭、俞庄旧址、蒋庄、寂照亭、定香桥等景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蒋庄,它是西湖著名庭园之一,也是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晚年曾居此庄,现其主楼辟为马一浮纪念馆。若泛舟小南湖,犹如置身画中,近实远虚,景色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白堤和苏堤分别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和苏轼°而命名的。</p><p class="ql-block">白堤原名白沙堤,位于中国杭州西湖,东起断桥残雪,经过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全长约2里。关于白堤,存在一些不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一种观点认为,白堤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筑的,尽管现在所知的白堤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将其命名为白堤。另一种观点认为,白居易确实在杭州修筑了一条堤坝,但那条堤坝已经不存在,而今天所称的白堤实际上与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堤坝不在同一位置。</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是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柳堤与曲桥构成“田”字形格局,使得岛中有湖、湖中又有岛。亭阁楼台凌水倒映,垂柳、睡莲、红枫、芙蓉等花木扶疏。晨晌昏夜、晴雾雨雪的天时变幻中,展现出各不相同的四季美景,恍若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岛,故有美名“小瀛洲”。</p> <p class="ql-block">这是回家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旧为湖山堂,南宋咸淳三年(1267),临安知府洪焘筑建,后废。2021年,在湖山堂原址附近恢复“湖山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卍字亭</p><p class="ql-block">清光绪年间(1875-1906)始建,2005年仿原样式重修。亭外观为“卍”字形,寓意“万方安和”,即四海承平、天下太平之意。这种建筑平面是中国建筑中仅见的一个特例。</p> <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晚上观看更有景,-潭五洞,一洞一月亮,十五个月亮映湖中,真是别有一番意境。</p> <p class="ql-block">鱼沼秋蓉是清雍正年间(1723至1735)年品题的西湖十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花时烂若锦绣于湖中金鱼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观鱼塘</p> <p class="ql-block">雷峯塔</p> <p class="ql-block">&lt;img src="//:0"&gt;《白蛇传》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白蛇传》故事的形成已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北宋末年,方腊起义军进攻杭州时烧毁了雷峰塔塔院,并毁坏雷峰塔顶。南宋建炎末年,工部司为修城墙看重了雷峰塔塔砖,派兵丁来诉塔。兵丁抵达塔的副阶时,突然有一条白色巨蟒,口吐红信,绕副阶环游,吓得兵丁不敢拆塔。灵蛇护塔功不可没。然而,当时的道士、僧人和民间说书者都把灵蛇说成妖。明朝万历年间冯梦龙编撰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通俗白话小说),把白娘子写成了害人的蛇妖。到清朝乾隆年间陈六龙将白蛇传故事改写成《雷峰塔传奇》并搬上戏曲舞台,白娘子从此变成善良、治病救人、</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前,王母娘娘与南极仙翁、吕洞宾等众仙在举行蟠桃会,遥看人间,发现一座新塔金光万道热闹非凡,吸引着众仙争相观看,南极仙菊告诉王母娘娘,此塔叫雷峰塔!而那天,白娘子的美丽也吸引了王母娘娘的注意,问此仙女是何来历,南极仙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其名称最早见于北宋诗人林逋的《中峰(雷峰)》诗:</p><p class="ql-block">“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岸闻。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后来南宋宫廷画院马远等画了十幅各有款名的西湖山水风景画,其中陈清波画了雷峰塔山水画,题款“雷峰夕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登上雷峰新塔的顶层,您的视线将被抬高约百米,100米从何而来?其依据是:寅</p><p class="ql-block">也岭区,质在工艺家旧木雕长期以,世代1644—:住故宫,刻艺术。子面的装饰,保留原白木雕”(自唐至今北秀的民间工06年,东阳木名效•整座塔高71.679,位于海拔约为48米的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登上顶层,我们的视线便被抬高了约百米。在塔外的檐廊上,迎风站立,四下俯瞰,西湖山水风光将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71.679的塔高也是与南宋重修后的老塔保持一致的。南宋时期全塔重修,砖砌塔身从七层减为五层,雷峰塔主体高度仍超过50米,加上塔基和塔顶部的塔刹,估测塔的总高度在7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个“天下需一”</p><p class="ql-block">雷峰新塔在吴越雷峰塔原址上重建,既对古塔遗址实行覆盖保护,又使古塔遗址承托新塔,新塔雄姿彰显古塔,开创了中国风景史上五个“天下第一”:古塔遗址保护贯彻、运用全新理念和方式的天下第一;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的天下第一: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塔内活动空间最大的天下第一;塔内建筑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p> <p class="ql-block">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初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俗称“黄妃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是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p><p class="ql-block">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台基以下两层(含地下一层),外饰汉白玉石栏杆,塔身即台基以上五层(不含暗层);总高71.679米(其中台基9.7米,塔身45.809米,塔刹16.10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其中台基建筑面积为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为2956平方米);雷峰塔台基对径60米,边长23.34米,周长186.72米;副阶对径35.25米,边长13.426米,周长107.408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雷峰塔内设电梯、步行梯,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设有遗址玻璃防护罩。</p> <p class="ql-block">一层</p><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一层正门上悬有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雷峰塔”三字金匾;地面使用玻璃铺装,下为雷峰塔遗址保护层顶部(即台基层)。</p><p class="ql-block">暗层</p><p class="ql-block">雷峰塔暗层用东阳木雕的形式,描绘有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白蛇传》,采用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五种雕刻技法相结合的“叠雕”形式,加强了对白蛇传故事情节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p><p class="ql-block">二层</p><p class="ql-block">雷峰塔二层的文化陈设主要有《吴越造塔图》。</p><p class="ql-block">三层</p><p class="ql-block">雷峰塔三层共有四块诗刻陈列,每块诗刻各有三首诗词,共12首,是从历代赞美雷峰塔和雷峰夕照的诗词作品中精选出的名篇佳作,配有风光和人物插图雕刻而成。</p><p class="ql-block">四层</p><p class="ql-block">雷峰塔四层内部有按西湖十景每个景观所在的具体方位,在相应的部位采用瓯塑陈设景观的画面,总称为西湖新貌。</p><p class="ql-block">五层</p><p class="ql-block">雷峰塔五层有运用精湛贴金艺术制成的金色穹顶,穹顶中心是一朵硕大的莲花,它象征着圣洁,表达对普世和平的愿望,穹顶上方有暗阁,辟有天宫,放置有传给后代的纪念文字和物品,如雷峰夕照重建大事记、雷峰新塔仿真模型等;五层墙壁上有很多小佛龛,每个佛龛里都有一座金涂塔,共有2002座,象征和纪念雷锋塔在公元2002年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可以乘坐电梯上去,可以看到西湖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雷峰塔顶才能拍到"三潭映月"</p><p class="ql-block">拍到不容易,在下面怎么拍都只能拍到二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雷锋塔与西湖边杨柳依依,真不愧是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p><p class="ql-block">这天兜西湖美景,去时乘坐观光车,到目的地后下车,边看边赏。不知不觉天惭惭黑了,怎么感觉没有回去的车呀,才打听知道六点下班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这一生走最远的路,共有二万五千多步,简直是小腿肌肉都崩的紧紧的,最后还是咬紧牙关,幸好有一木棍支撑着,安全到旅社。</p> <p class="ql-block">西湖边上有名的酒店《楼外楼》为你准备好丰盛的晚餐,醋酸鱼招牌菜等你品尝,吃了保准你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