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贾家古村游

刘小平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位于高安市南面25千米的新街镇景贤村委会境内,始建于宋开宝元年(968年),总面积达8.5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典型江右古村赣派建筑群。古村分“关内”、“关外”。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民居六大类,被誉为“现实中的荣国府”,有民宅500余栋,其中元、明、清古民宅300余栋,保存完好且有堂号的119栋。</p><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古巷道纵横交错,路面皆用青砖、麻石铺设。古村排水系统科学合理,沿用至今,村内散布着12口水塘,用以调蓄雨水、吞吐淤泥。外观为封火墙,内为木质构架,分穿斗式、抬梁式。庵、堂、祠、寺、观、书院遍布于古村内外,抬轿、神龛、匾额、古陶瓷、木质家具等文物众多,七级玉塔矗立于古村前的田野上。 古村周边植被覆盖率较高,有众多古树名木。村前不远处有稳泉、芦泉两水交汇,汇成小河行4千米后注入肖江。后龙山、三台山重峦叠嶂达十四千米直至钧岭山,村北部东有芦泉湖,西有珠山水库,水库干渠从北到南环村而绕。整个村落刚好建于“凹”形处,恰似金盆落地,明洪武年间(1368年至1398年)贾季良来此开基时即认为该地四水归内,财气,风水有进无出。</p><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居住区分“关内”、“关外”两部分,9处关门现存3处。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民居六大类。现存古民居300余幢,其中140余幢为元末明初建筑;书院、庵堂、寺庙、道观18处。村南立有象征畲山贾家文化的七级玉塔,村北的稳泉、庐泉环村交汇于千年古桥,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画面。贾家古村主要旅游点及旅游活动有:翰第阁关门、贾氏宗祠、怡爱堂、文昌宫、翠竹禅林、皖月轩书院、普贤禅寺、庐泉湖水上乐园、稳泉温泉度假村、山背野果林、玉塔、民俗表演、农家乐等。</p><p class="ql-block">畲山贾氏为官宦后裔,世代崇尚儒术,仅书院就有7所(现存完好的有明月轩、皖月轩、文昌私塾、鹤鹿私塾四所)。据《畲山贾氏宗谱》载,明清时期就有通过乡试以上科考的秀才、举人、进士120余人,其中进士10人,举人9人。</p><p class="ql-block">贾季良长子贾信,字舜夫,宣德年间(1426年至1435年)被任命为刑部广东清吏司主事,不久擢升为工部郎中,后继升广东廉州府知府。贾信为官刚正不阿,廉政为民。任廉州知府其间,他见该地的珍珠产区因受太监范肆权势的欺压,致使珍珠贸易受到阻碍,许多商贾不敢往来。于是他将范肆的所作所为写成奏折上报朝廷,最终朝廷罢免了范肆的官职。从此珍珠贸易渠道畅通,商贾们深受其惠。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贾石自幼生长在贾家村,其住宅至今保存完好。[5]贾家古村不少堂号还与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相联系。建于清初的树仁堂,因朱德民国十九年(1930年)随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转战高安时曾在此居住,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称其为“福气堂”。抗战期间,国民党74军军长王耀武就住在贾村的厚德堂,指挥了上高会战。</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经宜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研究,批准畲山贾家古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全景</p> <p class="ql-block">翰第阁</p><p class="ql-block">翰第阁是贾家古村的正门,为贾家古村标志性建筑,正上方雕刻有“畲山贾村”</p> <p class="ql-block">翰第阁</p> <p class="ql-block">翰第阁</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位于贾家古村南北中轴线上,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1872平方米,为四进式穿堂建筑,由昼锦堂、拜亭、寝宫、观音堂四部分组成,祠堂建有大型雨亭藻井,呈八卦造型,分为三层,二进院为拜亭,拜亭前为斧刃砖地面,镶成八卦形图案。三进院为寝宫,是供奉祖先牌位,而这还要求具备一定成就者的牌位,才能被放进其中。四进院为观音堂,前置太平缸一口。</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贾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怡爱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怡爱堂在贾氏迁入之前已经存在,而且先居住的六姓也没有它的文字记载。后南昌大学古建筑教授、江西省文物局、中国科学院等几批专家考察过,一致的观点认为其至少为元代建筑。怡爱堂外观与其他民居无异,但内部的木架结构独特,用料与房屋体积相比异常粗大,结构及大厅两支立柱反映出其为一幢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殊民居。月梁、穿斗、斗拱、硕柱上的雕饰粗犷中显现出细腻。穿斗上雕刻福、寿、康、宁、元、享、利、贞八个字。厅堂地面为方形地砖。</p> <p class="ql-block">怡爱堂</p> <p class="ql-block">怡爱堂</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巷</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巷</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巷</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巷</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朱德旧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残联爱心标兵)</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贾石旧居)</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贾石旧居)</p> <p class="ql-block">翰第阁</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古宅</p> <p class="ql-block">普贤禅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贤禅寺,位于贾家古村北面,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原寺院占地200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寺毁。1985年,在原址修一小庙。2005年,释心严法师主持在原址重修。重修后的普贤寺占地约30亩,水泥路进入,山门外的两边建有放生池,进入山门依次有天王殿,面积3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贾家古村落全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