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天津 天津近代百年文化展

黄征9212407

<p class="ql-block">天津是我家乡,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上学在这里,工作在这里,对天津有很深的感情。</p><p class="ql-block">天津的人文气息独特,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相互交融,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数魅力。</p><p class="ql-block">天津的美在于它那宽阔的海河、古老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和宁静的公园,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座美丽而独特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偶然在中原商厦负一层看到一个展览“天津近代百年文化展”,展览虽小却把天津的方方面面历史沿革讲的很详尽,让我对天津有了更多更系统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p><p class="ql-block">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市市区西北部,老城厢北隅,今狮子林桥附近,为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的三河交汇处,被称作天津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朱棣南下争夺王位,“圣驾尝由此济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p><p class="ql-block">天津即取“天子津渡”之意。</p> <p class="ql-block">天津自1860年起,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等九国在天津开辟租界。</p><p class="ql-block">这些租界吸引了西方建筑师设计并建造了各种风格的建筑,如古典主义、折衷主义、现代主义等,形成了天津独特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天津的建筑因此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现存数千幢洋楼,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天津住过的名人数也数不清</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津解放后军管会布告,看见这张布告想起那时候爸爸正是在军管会工作。</p><p class="ql-block">伯伯随四野进驻天津,与爷爷和我爸爸,我的堂哥(伯伯的儿子)暂短团聚,伯伯住在贵州路靠近西康路(现将军楼),爸爸他们住在大理道西头与贵州路交口处,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p><p class="ql-block">后来伯伯随四野南下一直到广西广东,我家搬到岳阳道201号,1950年我在那里出生。</p> <p class="ql-block">早年天津的豪门巨富有“八大家”之称,至于这“八家”究竟是哪八家,随着年代的推移,也有着不同的说法。但从这些升沉嬗变,也可以反映出天津近代社会经济演变的历史面貌。</p><p class="ql-block">我知道的与我家联姻的有石家,卞家,杨家,温家。黄家的姑奶奶嫁的都不错,当然她们的陪嫁也很惊人。</p><p class="ql-block">我奶奶娘家是东门里陆家。</p> <p class="ql-block">“起士林”是天津乃至中国最早的西餐馆。在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以后,相传有一个随着德国侵略军来津的德国厨师,名叫起士林,以制作面包、糖果著称。起士林的西餐传播了西方的饮食文化,也是老一辈天津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篇章,它与上海雅克红房子西餐厅,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和哈尔滨华梅西餐厅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p><p class="ql-block">从精美的餐具到花样繁多的西式菜品、从布置考究的店堂到周到礼貌的服务,起士林为天津的餐饮界谱写了靓丽的华章。</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谈恋爱时有时候去起士林餐厅去吃西餐,九十年代去过,2000年以后吃西餐已经不去再起士林,去性价比超高的金环西餐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麻花和炸糕很好吃,包子就不敢恭维了。</p><p class="ql-block">橱窗里是十八街大麻花。</p> <p class="ql-block">昔日繁华的劝业场已经令人失望了。</p> <p class="ql-block">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坚持“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经营特色,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p><p class="ql-block">古文化街内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号民间手工艺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饼果子、老翟药糖,张家水铺、天津麻花等。旅游景点有天后宫、“风筝魏”风筝、泥人张彩塑等。</p> <p class="ql-block">天津人的口头禅“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p><p class="ql-block">为了吃海货去当当,也就天津人敢这样做。</p> <p class="ql-block">天津人喜欢的茉莉花茶。</p><p class="ql-block">我爸我妈喜欢喝茉莉花茶,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沏茶。我妈妈住在养老院我也一直给她买茉莉花茶。</p> <p class="ql-block">天津在店花样多是闻名于世的。</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天津年轻人结婚讲究三转一响:</p><p class="ql-block">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p> <p class="ql-block">看到我的工厂生产的海鸥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