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镇远古城

陈正建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 <p class="ql-block">木制壳的大巴穿梭在古城的大街上,为古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位于府城西门,今新中街。北靠石屏山,南临舞阳河。天后宫在沿海一代称"妈祖庙",在内陆设天后宫是不多见的。据考证,舞溪以上只有三处,即湖南芷江、贵州镇远和黄平旧州。但镇远天后宫最险、最高,内中建筑工艺最美。</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中的炎帝宫,也被称为火神庙,是镇远县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炎帝宫位于石屏山观景台入口附近,始建于元代,后在清初迁建至此。炎帝神农被视为中华人文始祖之一,每年春秋两祭,镇远府、道的祭祀活动规模盛大。炎帝宫在贵州是独一无二的,在国内也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镇远博物馆原是纪念清军精捷营将领邹泗钟修建的专祠,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用作镇远展览馆使用,2011年更名为镇远博物馆并被文化部列为免费开放单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和平村”是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和平村”的简称。1939年至1944年间,“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设在镇远,曾先后关押日军俘虏七百余人。现已辟为“镇远和平村陈列馆”。位于镇远镇和平街南段,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日军俘虏收容所,抗战期间改为国民政府参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穿城而过,碧水如诗如画,如一条凝碧的玉带,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倒影成画,构成了太极图上的石屏巨镇,形成了“九山抱一城,一水分府卫”的独特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祝圣桥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 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为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p> <p class="ql-block">青龙洞位于镇远县的中和山上,是镇远古城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些古建筑始建于明代中叶,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气势雄伟。青龙洞不仅是一个古建筑群,而且还是展示中国不同宗教和谐共处的典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景区以自然生态称绝于世,原始植被郁郁葱葱,两岸奇峰怪状万千翡翠明珠,镶嵌于舞阳河两岸,青翠欲滴倒影涟涟,如天然盆景、如瑶池再现。整个景区层次分明、对比强烈、浓淡相间、疏密有序,构成一副天然绿色艺术长廊。犹如来到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令人如醉如仙。展现了舞阳河山水秀丽柔媚,被游客誉为“万米国画长廊”。</p> <p class="ql-block">舞阳河景区镇远段面积121平方公里,景点33处,按区域划分属下舞阳河景区。景点密布、奇丽俊秀。景区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为主体;山色水韵风光迷人,兼刚与柔、雄与秀、朴与巧、险与夷之美。</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