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前期拍摄时元素与主题构图艺术形式与法则细节

含洋原创艺术摄影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在拍摄时如何掌握元素与主题构图的艺术形式和法则细节。</p><p class="ql-block">在摄影的前期控制中,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去关注,你只有读懂画面,才能更好的展现主题。首先,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在画面中控制各种元素,包括拍摄的目的、质量、色彩、影调和内容等。</p><p class="ql-block">而构图则是告诉我们如何艺术地展现这些元素,以及如何根据法则进行细节布局。拍摄的主体是画面的核心,它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关键元素。背景的作用是为主体提供衬托,营造出相应的氛围。前景则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它既可以作为主体,也可以作为辅助元素。</p><p class="ql-block">今天我要介绍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吴印咸大师的《摄影构图120例》,包括了主题构图的艺术形式,以及法则和细节。无论是对称构图带来的平衡和稳定的视觉效果,还是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三等份的技巧,都是为了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主体上。书中和网络上的引导线构图教导我们如何利用线条引导观众的视线,而框架构图则是利用框架来突出主体。</p><p class="ql-block">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元素和构图法则的细节,你将能够创作出更具艺术感染力的摄影作品。记住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发挥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在拍摄前期,如何处理元素与主题的六项内容。 </p> <p class="ql-block">《瓯江》</p><p class="ql-block">彩色冷调,为什么第一眼主体是船,因为我们利用元素的排列和分布,用视觉语言,点出营造出有节奏的主题帆影画面效果。</p> <p class="ql-block">一、 元素与主题构图的艺术形式与法则细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元素运用:</p><p class="ql-block"> 1. 选择有意义的元素:确保元素与主题紧密相关,能传达出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故事。</p><p class="ql-block">2. 突出主体元素:通过构图使主体元素在画面中突出,吸引观众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艺术形式:</p><p class="ql-block"> 1. 运用对比:如大小、明暗、色彩等对比,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p><p class="ql-block">2. 创造节奏感:通过元素的排列和分布,营造出有节奏的画面效果。</p><p class="ql-block"> 法则细节:</p><p class="ql-block"> 1. 遵循黄金分割:将重要元素安排在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更具美感。</p><p class="ql-block">2. 注意平衡与对称:保持画面的平衡与对称,给人稳定、和谐的感觉。</p><p class="ql-block">3. 强调视觉引导:利用线条、形状等引导观众的视线,深入画面。</p> <p class="ql-block">《太湖边》</p><p class="ql-block">单色黑白,用陪体的宽广烘托主题,用看见动静表现的主体风,把故事推向高潮来烘托主题。</p> <p class="ql-block">二、 拍摄时如何控制各个题材构图的艺术形式与详细内容的法则运用:</p><p class="ql-block"> 1. 三分法:将画面横竖三等分,把主体放在交叉点或线上,使画面更具平衡感和美感。</p><p class="ql-block">2. 对称构图:适用于表现庄重、稳定的题材,使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p><p class="ql-block">3. 引导线构图:利用线条引导观众视线,突出主体和内容。</p><p class="ql-block">4. 框架构图:利用前景形成框架,聚焦主体,增加画面层次感。</p><p class="ql-block">5. 留白构图: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空白,营造简洁、空灵的氛围,突出主体。</p><p class="ql-block">6. 疏密对比:合理安排画面元素的疏密分布,使画面有节奏感。</p><p class="ql-block">7. 色彩搭配:根据题材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色彩组合,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8. 主体突出:通过构图使主体在画面中显著突出,吸引观众注意力。</p><p class="ql-block">9. 视角选择:根据题材选择合适的拍摄视角,展现独特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10. 动态平衡:在变化中保持画面的平衡与和谐,使艺术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元素》</p><p class="ql-block">彩色暖调,用框试构图形式做前景形成框架,聚焦主题中国蜡染,并增加了画面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三、 摄影前期拍摄时主题与立意元素的构图形式:</p><p class="ql-block"> 1. 中心构图:将主题置于画面中心,突出主体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2. 对角线构图:使主题沿着对角线分布,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张力。</p><p class="ql-block">3. 九宫格构图:将主题放在九宫格的交点或线上,使画面平衡且有重点。</p><p class="ql-block">4. 对称构图:展现主题的对称美感,营造稳定、庄重的氛围。</p><p class="ql-block">5. 框架构图:利用前景形成框架,聚焦主题并增加画面层次感。</p><p class="ql-block">6. 引导线构图:运用线条引导观众视线至主题,增强画面的引导性。</p><p class="ql-block">7. 散点构图:将多个立意元素分散在画面中,呈现出一种自由、随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8. 前景构图:利用前景元素来烘托主题,丰富画面内容。</p> <p class="ql-block">《咸菜》</p><p class="ql-block">彩色暖调,用相机控制对比使画面形成重调,从中突出浅色标签纯手工,用满布构图形式烘托主题。</p> <p class="ql-block">四、 摄影前期拍摄时主题与立意元素的一些构图形式与方法:</p><p class="ql-block"> 1. 满布构图:将主题或立意元素充满整个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p><p class="ql-block">2. 三角形构图:利用三个点或元素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画面更具稳定性。</p><p class="ql-block">3. 汇聚线构图:利用线条向某一点汇聚,引导观众视线到主题上。</p><p class="ql-block">4. 圆形构图:以圆形或弧形围绕主题,营造和谐、圆满的氛围。</p><p class="ql-block">5. 重复构图:通过重复出现的主题或立意元素,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p><p class="ql-block">6. 留白构图: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空白,突出主题,营造空灵的意境。</p><p class="ql-block">7. 对比构图:通过大小、色彩、明暗等对比来突出主题和立意元素。</p><p class="ql-block">8. 节奏构图:通过元素的排列形成有节奏的视觉效果,增加画面的动感和活力。</p><p class="ql-block">9. 不平衡构图:打破常规的平衡,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p><p class="ql-block">10. 景深构图:利用景深控制,使主题清晰而背景虚化,突出主题。</p> <p class="ql-block">《每天的牌桌》</p><p class="ql-block">彩色暖调,用前景烘托主题老人。花园的花窗很容易椭圆形成陪体,是让视觉语言一眼看到主体的一群老人。这是圆形强烈的整体画面感,并同时可用在产生旋转、运动等视觉效果构图中。</p> <p class="ql-block">五、 摄影前期拍摄时,主题与立意元素的构图特殊形式与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 1. 紧凑式构图:将背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常用于肖像、显微摄像等。</p><p class="ql-block">2. 三角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稳定的三角形。</p><p class="ql-block">3. S 形构图:物体以 S 形的路径排列,呈现出一种优美、流畅的感觉。4. 九宫格构图:将主题放在九宫格的交点或线上,使画面平衡且有重点。</p><p class="ql-block">5. 向心式构图:主体位于画面中心,周围元素向中心汇聚,能吸引观众视线。</p><p class="ql-block">6. 放射式构图:元素从中心向四周辐射,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p><p class="ql-block">7. L 形构图:画面元素形成 L 形,可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p><p class="ql-block">8. 十字形构图:元素呈十字交叉排列,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或建筑。</p><p class="ql-block">9. 圆式构图:容易形成强烈的整体感,并产生旋转、运动等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四月早晨》</p><p class="ql-block">彩色暖调,用金点白平衡,在画面中同时表现时间与季节。还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实现树木、河流、田野等元素的布局,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丰收。 还可以通过对色彩、光线、景深、元素布局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和组合,可以在画面中巧妙地同时表现时间与季节,给观众带来丰富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p> <p class="ql-block">六、 拍摄照片时,选择合适的光线和影子元素构图方式可以参考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1. 光线方向:光线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和底光等。不同的光线方向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顺光可以使物体表面更加明亮,侧光可以产生阴影和立体感,逆光可以营造出轮廓和神秘感,顶光可以制造出强烈的对比,底光则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p><p class="ql-block">2. 影子运用:影子可以作为构图的元素之一,用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可以利用物体的影子来创造出有趣的图案和形状,或者将影子作为前景来增强画面的深度感。</p><p class="ql-block">3. 光影对比:光影的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明亮的光线和黑暗的阴影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利用光影的对比来突出主体,或者创造出特殊的氛围。</p><p class="ql-block">4. 季节和时间:不同的季节和时间,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夏天的阳光比较强烈,冬天的阳光则比较柔和。此外,早晨和傍晚的光线也比较柔和,适合拍摄一些温馨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p><p class="ql-block">彩色冷调,用逆光表现明暗光比来突出图像主题阳光,陪体是用一群老人晒背与风雨亭前景来烘托主题。</p> <p class="ql-block">在拍摄过程中,务必关注光线的强弱和角度,以及影子的位置与形状。并且,要依据拍摄的主题与场景,挑选适宜的光线及影子元素构图方式,从而实现最佳的拍摄效果。</p><p class="ql-block"> 这些独特的形式与方法能够助力摄影师在拍摄时更优地整合画面元素,传达主题与立意。在含洋的原创艺术摄影前期相机控制内容中,构图实际上所占比例最大,一期仅学习相机拍摄控制和五个影调与色调,二期大家学习了诸多摄影艺术的名词解释,三期才是真正的摄影创作,而这需要有前两期基础作为支撑。只有真正掌握摄影,到了三期才能明白摄影前期控制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今日对前期拍摄时元素与主题构图艺术形式与法则细节的两千多字讲解,也仅仅是三期课程的目录而已。我们还需认真学习内容,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风格进行选择与创新,以达成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构图效果。</p><p class="ql-block"> 最后提醒大家回顾一下这些构图内容,其中有多少是能够在后期完成的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