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渡镇,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地处鹿寨县西北部,东接黄冕镇,东南连鹿寨镇,西南连柳州市鱼峰区雒容镇,西邻平山镇,北靠永福县永安乡、三皇乡。镇人民政府驻地距鹿寨县城28千米。总面积37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中渡镇户籍人口49492人。</p><p class="ql-block">阅读方式:字上图下</p> <p class="ql-block">“神奇中渡”吸引了我,游览古城古镇古村是一大爱好。</p> <p class="ql-block">中渡古镇位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西北部,建县于三国东吴孙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距今将近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是鹿寨文明的发源地。</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中渡古镇依靠险峻幽奇的喀斯特地貌以及便利的洛江水运,成为岭南的军事和经济重镇。镇区内景观资源有武圣宫、博物馆、东南客栈、粤东会馆、古城墙、古炮楼、石刻、榕荫古渡等;民俗活动有庙会、和家宴、山歌节、彩调、桂剧、斗鸡等;传统美食有肚肺汤、大杂烩、豪细松、酸甜肉圆、柴火粉等。中渡古镇是集古镇风貌观光、民俗文化体验、休闲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特色小镇。</p> <p class="ql-block">中渡古镇电影院旧址,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属于目前保留量不多的镇一级电影院旧址。</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保存比较老的CD、影片、杂志等,二楼还有一个以前放电影的投影机器,和比较有年代感的电影宣传海报。</p> <p class="ql-block">中渡家风传承教育基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传承基地收集历代优秀家风典范,旨在向公众传递高尚的思想境界、积极的人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很有年代感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钟秀杰故居。</p><p class="ql-block">钟秀杰先生字明甫,清光绪三年(1877年)生于广西省中渡县(今中渡镇)南街,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是满清政府取消八股考试,第一次以策论取才考试的第一名秀才。当时,满清政府独裁专制,政治腐化。他毅然放弃科举仕途,东渡日本留学,是中渡县第一名留学生。</p><p class="ql-block">1899年东渡日本考察维新之道;1905年钟秀杰加入孙中山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1907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参加同盟会广西支部活动,同时在广西巡警道署任职。1916年讨袁护国时,钟秀杰南下广州大元帅府任职;1921年,钟秀杰担任中渡知事(县长),是民国时代全国第一位民选县长,为革除以往县政积弊,废除苛捐杂税,深得民心。</p> <p class="ql-block">钟明甫——民国第一位民选县长。</p><p class="ql-block">桂林柳州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桂柳每有战争,中渡都被作战双方列为主战场走廊,从满清同治年代到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国内解放战争之前,作战双方的部队军风军纪都很坏,在他们经过中渡时,都给中渡人民带来很悲惨的灾难。</p><p class="ql-block">1921年(民国十年),有一支经常在广西东部各县流窜的匪军,匪首姓雷名铁牛,率领万余匪众来犯中渡。这支当时广西东部最强悍的匪军,所到之处,奸淫掳掠,烧杀抢劫。他们将青壮年男人掳去为匪,将少女少妇掳去作营妓。此次来犯,必然给中渡民众带来一场大劫难。前任广西布政司司长林耿凡先生在所著《涵碧楼文集卷三》说:“当时中渡人心惶惶,夜间哭声悲哀万状。”然而,在中渡民众面临灾难之时,由军阀委派的中渡县知事(县长),不但不保卫民众生命财产,反而将公款和库存的武器捲带逃回军阀部队。</p><p class="ql-block">在中渡的作战资源陷于困境,民众濒于死亡边缘之时,出生中渡,当时担任中华民国大元帅府政务委员的钟秀杰先生,奉大元帅孙中山先生之命,调任大元帅府驻广西特派员。</p><p class="ql-block">钟明甫先生在回广西的途中,已获悉雷铁牛放言要火烧中渡城。他为挽救中渡民众于水火,一方面申请大元帅府核发手榴弹300箱迅速秘密运到中渡,一方面电邀他的三位学生(广西警察学堂保安警察科第一期毕业的专家),限期秘密到达中渡助战。</p><p class="ql-block">钟明月甫先生加速赶回中渡,受到中渡民众热烈欢迎,都说:中渡的救星回来了!各民意团体及商会与各乡镇村里长、学校校长等即日开会,发表宣言:匪军即将来犯,人民面临大劫,而原任县长不保卫百姓,捲带公款潜逃。凡此官员,不堪信任。特本着选贤举能之决心,创办全国第一次由民众直选县长,以保卫家邦。随即成立选举委员会,每乡镇各为选举区,以票选方式,举行民国时代首次由民众行使民权,直接选举县长的盛事。</p><p class="ql-block">选举结果,钟明甫得票百分之百,当选为民国时代全国第一位民选县长。</p> <p class="ql-block">古镇北门。</p> <p class="ql-block">北门车头码头景色很美。</p> <p class="ql-block">中渡洛江美景。</p> <p class="ql-block">武圣宫,又称中渡武庙,建于清朝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为缅怀三国时期名将—关羽而修建。庙宇青砖灰瓦,造型和设计充分体现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庙内塑有关羽、关平、周仓、城皇爷等神像。</p> <p class="ql-block">东南客栈,清代光绪年间中渡民团团总(后任清军先锋营管带、浔洲即桂平镇守使)张振德所建,是典型的清代建筑,后来由他的族人居住。在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开设东南客栈,当时客栈设施完备,规模较大,服务周到,是达官贵人、富商在此下榻的首选之处。</p> <p class="ql-block">罗公馆(中渡古镇文化博物馆),为清代光绪年间清军管带罗举之于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所建造。他的三儿子罗浩忠,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任浙江省第3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中将、解放战争时期任广西柳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中将保安司令,亦称罗浩忠官邸。</p> <p class="ql-block">中渡古镇文化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各类展品 130 余件,包括当地出士的文物、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用具和节庆用具、中渡境内摩崖石刻的复刻拓片等。博物馆周边有武圣宫、老码头、粤东会馆、嘉盛商号、东南客栈、民国中渡县政府大楼等古建筑、古遗址若干。</p> <p class="ql-block">解放中渡古城。</p><p class="ql-block">1949 年 12 月 16日, 解放军广西战役的战略总预备队——人民解解放军 49 军 146师 438 团派出作战股长刘双和及侦查殿长李仁堂,率领一个侦查连,以“出敌不意,攻其不备,力争不开枪而占领、解放古城中渡”的战略智取中渡城。最终.人民解放军一个 160人的侦查连,仅用 20 多分钟 ,不费一枪一弹,便兵不刃血地解放了中渡古城。</p> <p class="ql-block">中渡县城古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西眉山顶的炮楼。</p> <p class="ql-block">嘉盛商号,清代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广东梅县钟姓人氏,到中渡贩卖食盐,由于此人经营有方,资金迅速积累扩大,于是他用了7年的积蓄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在汇源街(现在的中渡东街)开设了这家嘉盛商号,主要是经营京广杂货,鱿鱼、墨鱼等海产品。</p> <p class="ql-block">中渡东门榕荫古码,曾是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家国兴旺》公益广告,电影《流亡大学》、《龙城风云》、《刘三姐》取景点。</p> <p class="ql-block">中渡大桥</p> <p class="ql-block">中渡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门码头石刻,碑名日《中渡县公署布告》,民国中渡县县长钟秀杰先生所撰,他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是最早会员之一,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因此,钟秀杰任职期间,革除以往县政积弊,废除苛捐杂税,深得民心。还有一块日《义波记》是钟秀杰在退隐林泉后撰写,他用简洁生动的文笔,翔实勾勒了山川河流、古城沿革,特别是洛江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粤东会馆,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p> <p class="ql-block">民国中渡县政府旧址,孙中山曾工作的地方。解放后,亦为中渡县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解放中渡全县。</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秋,中国人民解放军挥师直捣桂系老巢广西,时值建国之初,溃逃台湾的蒋介石派遣伪国防部二厅中校参谋何宗钊及向天雷携电台潜入四十八弄,收罗残兵土匪特务流氓五干余人组成桂中军政区司令部、任何次三为司令、何宗钊为副司令,企图东山再起。</p><p class="ql-block">同年十二月,我军四三八团先遣部队进入中渡县城,同月柳北游击队一部奉命向中渡城挺进,挺进途中遭敌军七八五团阻击于平山大阳,中渡县大队石庆瑞政委获悉敌情严重,率南工团及湖南入桂等同志朝百寿直下英山成立中渡行政办事处,并组建县大队拱卫城防。一九五0年二月土匪全面暴乱,一时血雨腥风,缢杀我干部潘光琇、于大兆,活埋我干部梁和、韦雄、张书文、于古椒,凡为政府工作者无一幸兔。匪势蔓延东越坡村桥南过新县西达六未北至旧县,商旅因之绝踪,衣民因之废耕。故此股残匪成我隐患,必歼方可巩固政权。我县工委与地方驻军捕捉战机频频出击,令武工队固守阵地,由县大队夜袭北豆覃丽天部,该匪一触即溃纷纷逃窜,而我排长周天祥身先古卒因而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随后,我四三八团分头合击强攻平山碑头,匪军七八五团及林秀山匪部凭险顾抗,经历一宵攻击敌全线崩溃,我军除击毙溃敌干余人外,生俘伪县长陈伯明与敌七八五团团长梁明德等四百余众,我军战士牺牲多人(现葬于平山烈士墓),解放军四三八团三营乘胜夜袭向天雷匪部,一四六师驻军又乘夜包围潘海金股匪二百余人全歼于四堡。随后四三八团和武工队痛击覃丽天股匪于寨上,紧接着大阳武工队与区中队击毙向天雷所部匪营长龙廷光于九歪,因此打下匪焰,为重剿铺平道路。</p><p class="ql-block">一九五0年岁末,为响应毛主席提出在一九五一年五一节前消灭广西土匪之号召,第二一五师进驻我县剿匪,司令部设于柳州。第二一五师剿匪重点以屯秋一带为六四五团主攻点,高坡古里槽为六四四团主攻点,县大队配合师属炮兵部队汇同民兵以北豆弄为搜捕地区,一、二两区工作人员编入随军工作队,进弄民兵达五百余人,外线发动数以万计民众形成包围线防止匪逸,军民团结声势浩大。一九五一年三月拂晓发动总攻,先是古里槽守敌覃丽天匪部负隅顽抗,经我军猛攻炮击全歼匪众,生俘匪首覃明河、覃正晖父子等,我军战士张贵田、刘星南、郝坤、李玉泉、罗健、欧阳创等同志壮烈牺牲。与此同时,我六四五团、六四四团及县大队又直捣高坡牛坪莲花等地,经反复搜剿,计歼敌七百一十九名,我军排长黄明儒、副排长高家才、独胆英雄李刚、战士夏保仁、雷根山、刘炳堂、张连镇均壮烈牺牲。屯秋方向亦捷报频传,匪特向天雷等大小匪首一一落网,匪一二六军军长林秀山逃亡金秀县亦为我军民活捉。至此,中渡全县得以解放。</p> <p class="ql-block">中渡镇人民公社旧址,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1958年中渡人民公社成立),里面有记载中渡镇发展过程的历史片段。</p> <p class="ql-block">在中渡古镇文化博物馆看到,中码头还有古城墙遗址,西眉山上还有古炮楼,设有瞭望孔、望台、炮孔、枪孔楼,是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了以推翻清政府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波及到多个省,为了保卫城防而修筑的古炮楼。</p><p class="ql-block">古炮楼可以沿着道路直接上到西眉山顶,在山顶可以将整个小镇的美景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中渡古镇非常值得一游。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还有浓郁的民俗文化和美味的小吃,让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