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怒江惠人桥遗址</p> <p class="ql-block">惠人桥位于潞江东风桥上游两公里处,距保山城70公里,历史上曾为南方丝绸之路(陆上)西至腾冲、龙陵及南亚的主要桥梁之一。</p> <p class="ql-block">该桥创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于道光十九年落成。桥系永昌知府周澍倡建,《永昌府志》载:“就江中大石,复以巨石垒之,周围广40余丈,围以墙,两岸经铁索横贯于中,墩高52丈,桥长140米,悬空飞渡。南北两岸各建以亭,中铺以木板,左右翼以栏杆。”桥“成永腾大道”。其后一百多年叫,先后毁修6次。最末一次修复于抗日战争后期,即中国远征军反攻日寇(滇西战役)初期。惠人桥是滇缅公路的重要节点,被日军炸毁。为抢通滇缅公路,滇缅公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龚继成先生亲自指挥工程技术人员,日夜施工,仅仅六个昼夜即修复惠人桥。为表彰龚继成修复惠人桥及打通滇缅公路的伟大功绩,国民政府将惠人桥更名“继成桥”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1952年保腾公路通车,改于下游东风桥过江,惠人桥从此废弃。现仅存桥墩3个和南关楼等遗迹,桥北崖壁尚书“惠人桥”3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潞江坝傣族手抓饭</p> <p class="ql-block">亚洲第一榕树王</p> <p class="ql-block">常说独木不成林,但榕树除外,它落地可生根,独木可成林,以一己之力,荫蔽一方天下。这颗大榕树生长在云南省保山市潞江乡丙闷村,已近700余年,树干直径近三米,十多人不能合抱,号称亚洲第一大榕树,树荫下可容千人乘凉。这是一个被树神庇护的山村,鲜活地生长在枝头上,早就与榕树血脉相融。</p> <p class="ql-block">“古树名木已经成为潞江镇的一张绿色名片,正在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潞江镇副镇长郭明树自豪地介绍说,仅丙闷(傣语意为平坦的地方长满树)一个行政村,就有百年以上古木1600多株,古木群落在该村随处可见。走进丙闷村,记者见到近十株百年以上大树形成的古木群落,这些古木中,有1200年的榕树、800年的芒果树,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千年菩提树</p> <p class="ql-block">在每一株古木上,都挂着一块蓝色和一块红色的牌子。“蓝色的是隆阳区古树名木保护牌,上面标注着编号、树种名称、树龄、保护级别、权属和生长位置;红色的是党员古树名木保护牌,上面标注着树名、树龄、党员姓名、联系电话以及党员承诺等相关信息。”丙闷村党支部书记郭加伟介绍,在开展古木保护工作中,实施镇、村、组三级党员干部联合管护责任制,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古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还成立专门工作组,实现同一株古木由镇、村和村民小组共同管护。期间,镇政府不定期对管护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p> <p class="ql-block">400-1000年树龄的芒果树</p> <p class="ql-block">奇石</p> <p class="ql-block">傣寨舞厅树</p> <p class="ql-block">当600年的古榕,独树成林、盘根错节、自由生长,却在根部形成两个中空外实的巨大空洞,可容纳数百人,常有傣家儿女在树下载歌载舞,故而得名“舞厅树”。</p> <p class="ql-block">老态龙钟“舞厅树”——这棵大榕树长在进村的路边,是最“亲民”的一棵大树。它的气根很多,多得有点乱七八糟;也很粗壮,粗壮得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一棵树还是几棵树。顶上的气根有的甚至打成了结,“勾肩搭背”地难分你我。它们恰如其分地分布在村路的两边、水沟的周围和屋子的旁边,方圆几十米,中间则留有一块空地。不难看出,村民把“碍事”的气根都砍掉了。因常有身挎民族乐器的“小卜冒”和穿着艳丽民族服饰“小卜哨”,在树下翩翩起舞,故被人称为“舞厅树”。由于树形奇特,据说《西游记》和《孔雀公主》等10多部影视作品都曾在此拍过外景。</p> <p class="ql-block">芒宽独树成林</p> <p class="ql-block">“独树成林”迎客树——这棵大榕树长在村前,高大挺拔,树干高高地横过进村的小路。这根平行地面的树干在路的另一头向下长出一根粗壮的气根,并垂直向上又长出同样粗壮的树枝,形成一个标准的“十字架”。这个造型与大树主干形成一“口”字,活像一扇“迎客门”。如果你对气根神奇的造型有质疑,那么这树的另一头气根就更令人费解了——它不是伸到地面,而是长在几米高的一块独立砖墩上。是人们从地面砌起砖墩以托起气根,还是气根长在房子的砖墩上,主人不得不移居别处?难以考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