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人行(二)

非吾意

<p class="ql-block">  4月17日,阴天有雨,早晨七点从宁国市仙霞镇出发,浙江临安横路入口上高速。出发早路上车子少但进出隧道很多,一路千山叠翠,烟雾缭绕,风景秀丽。</p><p class="ql-block"> 从瑶琳出口下高速后沿219国道前往桐庐县,途中有段路紧靠分水江边,沿江风光旖旎。我们停下车走到岸边拍照,清澈江水的岸边停着一方小舟,对面山峦层层叠叠、云雾缭绕,如是一幅“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水墨丹青。</p> <p class="ql-block">  大约九点左右到达桐庐县深澳古村,古村建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村口处有一座“深澳古村”字样的石牌坊,牌坊后是一口偌大的池塘,几位村民正在悠闲的钓鱼。池塘的一边有一座祠堂,上书“申屠氏宗祠”,大概深澳村的村民大多是申屠氏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  古村因其完备的水系统而出名,村民至今仍在使用这一古老的水系统。整个村子建在暗渠之上,暗渠贯通村子每个角落,为了方便取水每隔一定距离就开一个水埠,这也是深澳村有别于其它古村落的特色之处。村中的暗渠埋在约四米深的地下,“澳”在当地方言中指的是暗渠,因此村子得名“深澳”,2006年深澳村被评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子,只见白墙黛瓦、巷弄深深 、斑驳的墙壁和鹅卵石铺成隽秀整齐的小道,处处散发沧桑和古朴的气息。深澳村至今还完整保存的明、清古建筑不下百栋,这些古建筑大都是徽派与江浙风格建筑的结合。恭思堂可为深澳古民居的代表之作,是村中现存最大的单体民居,由五进主建筑和北侧三座抱屋共七个天井组成,当地人叫它“七井房”。恭思堂耗时十年建成,仅雕刻就花了三年时间,集历史故事、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可谓是当时的“豪宅”。</p> <p class="ql-block">  深澳村另一与其它古村落不同之处是村中的道路,无论是可以行车的宽路还是只容一人穿过的窄巷,村中所有道路全由鹅卵石铺成。这些卵石铺成的路美观、耐用,虽经数百年的脚踏车碾,至今仍完好无损。显然村中所有卵石路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需要村民有足够的耐心和精湛的手艺,从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浙江人干事的认真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人在村中时分时合,各自以自己的兴趣在村中游览。有时独自一人不知另二位在村中何处,有时转过一个巷口又突然碰面。小雨中在村中小巷中缓步,看着各色游人在小巷中穿过,不由得想起戴望舒《雨巷》中描述的情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p> <p class="ql-block">  上午约十时半雨渐大,从深澳村上高速前往严子陵钓台。钓台位列中国十大钓台之首,也是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隐居处,历史上不少文化名人都来过钓台并留下诗文佳作。上世纪三十年代初,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也曾游览严子陵钓台并写有《钓台的春昼》散文。在那个贫穷落后和兵荒马乱的年代,达夫先生眼中的钓台是一个“纵横芜杂”、“废垣残瓦”和“断碑乱石”之处。</p><p class="ql-block"> 钓台还是中国古代名画《富春山居图》实景处,可惜的是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富春山居图》一分二,分别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上午不到十一点到达钓台游客中心,去钓台需要乘游船,我们刚好赶上十一点的一班游船。登上游船二层,放眼看去江水茫茫,天水一色。雨中两岸青山苍翠,云雾缭绕、时隐时现,让人恍若觉置身于世外桃源,好像是“富春山居图”隐隐绰绰浮现在眼前。 </p> <p class="ql-block">  很快游船到达严子陵钓台,上岸后最先看见就是黑瓦白墙照壁,上书“严子陵钓台天下第一观”几个雄奇苍劲大字。再往前一点就是碑林、碑廊、书有严子陵钓台字样的石牌坊和严子陵祠。</p> <p class="ql-block">  严子陵祠门前有副对联“何处是汉家高士,此间有天子故人”,寥寥十几个字,概括了严子陵的身世际遇和高风亮节精神。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最后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也给予严子陵很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祠堂附近是钓台碑林和碑廊,整个钓台景区约有一百多副碑文和对联。碑文上所写的都是古人赞美桐庐和钓台的诗句,由国内外的著名书法家书写镌刻而成,这里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钓台,早就没了郁达夫眼中破败不堪的景象,而富春江两岸的风景依然如黄公望所在年代那样的秀丽。站在钓台边上望着富春江我想,真希望《富春山居图》合为一体,留给众人一幅完整的富春江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  在钓台停留一个小时,中午十二点乘游船返回游客中心。午餐后并没有休息,继续前往建德市的严州古城,下午约一点半到达古城。</p><p class="ql-block"> 严州古城位于建德市东部,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在此交汇,水陆交通繁盛,风景秀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古城曾经是睦州、严州的州治所在地,是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p><p class="ql-block"> 严州古城还有梅城的雅称,因古城墙沿江一段的堞雉砌筑成梅花形而得名。过去古城墙只有北京、南京有这样梅花型,因此有“天下梅花两朵半,独有半朵在严城”的说法。 </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许多名人来过严州,如谢灵运、孟浩然、李白、范成大、徐霞客都游历过这里的山水,还有不少大诗人在此为官,如杜牧、刘长卿、范仲淹、陆游、柳永等。其中与严州关系最密切的诗人要属陆游,他曾任两年严州知州,并在来严州赴任路上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p><p class="ql-block"> 下午小雨下个不停,从古城门进入老街,街上游人不多。进入眼帘的是古朴的石板路、黝黑的屋瓦、高挑的马头墙,还有两旁摆满各种特色糕点小吃的店铺和门头上随风飘动的彩旗招晃。撑一把雨伞漫步街心,似乎更能感受江南的绵柔和温润,老街不但古色古香,还处处散发浓浓的人文气息。 </p> <p class="ql-block">  街上还有一幢旧屋,一看就是典型的徽州古民宅,而且有些年头了。墙上挂着“苏步青教授旧居”宣传牌,宣传牌显示这是一座带有编号的建德市历史旧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数学家苏步青跟随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率领全体师生西迁办学曾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  古城的石牌坊似乎不少。我从未见过在一段不长的街上有如此多的牌坊。老街上每个路口都有牌坊,有的路口甚至不止一个。这些牌坊粗看起来显得有些年头,但仔细观看牌坊都是完好无缺,似乎缺少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从古城出来前往建德市区,准备寻找合适的住宿处。原先网上看中的一家酒店不甚满意,花了一些时间驱车在市区找到一家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酒店。酒店名为“罗桐九姓渔村”,不知道酒店名称有什么含意。酒店紧靠新安江,推窗可见烟波浩渺的江景,下楼就是江岸游步道。傍晚沿着江边小道散步,江面上的雾气如同轻纱般飘渺,对岸山峦、楼房若隐若现,远处的景色变得朦胧而神秘,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仿佛身在仙境中。</p> <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约250公里,都在“诗画江南,山水浙江”境内。明天计划从建德市出发,途经大慈岩风景区和诸葛八卦村,住宿烟火气浓郁的游埠古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