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担当复兴使命

杨佳敏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双减”政策和“第三课堂”实践活动,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4月28、29日,芹河镇中心小学带领学生赴米脂杨家沟、佳县赤牛坬开展了“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陕北民俗”红色精神研学活动。本次实践研学共历时2天,参与者包括本校学生代表、教职员工。</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齐聚操场,充满了对红色之旅的好奇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活动前活动负责人向学生们强调了研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服从带队老师安排,不得擅自行动;遵守馆内规定,爱护公共财物;认真聆听讲解,不得大声喧哗;准备好纸和笔,多做笔记;不乱扔垃圾、纸屑等)。</p> <p class="ql-block">  遥远的路途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愉快的心情,一路上,他们有说有笑,欢呼雀跃,歌声不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一站</b></p> <p class="ql-block">  米脂县杨家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1947年11月22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代号为“亚洲部”的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来到杨家沟,随行官兵共计600余人,在这里从事了重要的革命活动,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等。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讲解员的陪同下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革命先辈的旧居,看着简陋的石窑洞,破损的小木桌,老旧的煤油灯,同学们感受到了当年革命的艰辛与不易,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在毛泽东主席的旧居,同学们进行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站</b></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研学团来到民俗村赤牛坬。经过简单的休整,孩子们很快调整好状态,观赏民俗表演。从农忙到秋收,从信天游到婚俗,从纺线织布到祭祀求雨,孩子们看得兴致勃勃,用心记着笔记,将学习进行到底。</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赤牛坬民俗博物馆。穿梭在一孔孔窑洞中,三个民俗展区陈列的各式煤油灯、箱式用具、收音机、电影机、布鞋等物品,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向孩子们展示了陕北传统民俗文化。孩子们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又在小本本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学之旅,既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又拓展了同学们的视野,更锻炼了同学们的能力和意志,同时也在芹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心中根植了红色种子,这也将会成为孩子们以后学习和生活中不竭的动力源泉,相信他们会发扬英勇无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拼搏向前,做新时代好少年,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p>

杨家沟

红色

同学

研学

民俗

孩子

学习

革命

陕北

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