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湘峪古堡

行影天涯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8日早上六点半吃完早饭和同事开车重游山西晋城,第一站山西陵川县双底村、黑毛沟,中午在双底村吃农家饭,吃完饭开车穿越黑毛沟前往第二站太行一号公路音乐公路、棋子山、高老庄。晚上入住晋城品尝晋城味道地方小吃,第二天早餐后前往湘峪古堡、皇城相府游览。山西,位于中国中部黄河流域,地处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古建筑文化尤为突出。湘峪古堡,作为山西明代古建筑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其独特之美。</p> <p class="ql-block">  在文物古迹遍地的山西晋城,最令来犯之敌恼怒愤恨,却只能望城兴叹的城堡,非湘峪古堡莫属。</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末农民起义军由陕西过黄河杀入山西,一路过关斩将未逢敌手,直到他们碰上湘峪古堡。李自成亲率大军攻打湘峪古堡,猛攻七天七夜竟然未能攻克,损兵折将的李闯王,只得带着悔恨遗憾退兵绕城而去,足见湘峪古堡之牢不可破。湘峪古堡,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  湘峪古堡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方向50公里的郑村镇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为村被山水包围,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谓湘峪。湘峪城为蜂窝式城堡,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至150米,占地面积约32500平方米。该城由孙居相、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竣工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于孙鼎相在孙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为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称为“三都古城”。</p> <p class="ql-block">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动荡不安。在朝中身居高位的孙居湘、孙可湘、孙鼎湘兄弟,宦海浮沉,也已心灰意冷,或许预感到明廷大厦将倾,为保家族人身财产安全,耗时十年打造了这座砖石土木结构的蜂窝式城堡。</p> <p class="ql-block">  湘峪古堡的城墙,用蛋清和糯米汁合成剂粘合,墙缝如纸,坚如磐石。城堡内各个院落房屋通过蛛网般曲折密集的巷道彼此沟通,南城墙上的藏兵洞,将防御工事、兵营、军需仓库的功能合为一体,由多层走廊式和串联式兵道相结合,构成了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这种兵洞连城的建筑,被专家称为民间军事工程的顶峰之作。</p><p class="ql-block"> 湘峪古堡凭借着强大的防御能力,自建成之日从未被从外部攻破。古堡内最高建筑,五层的“看家楼”(也叫“瞭望楼”)是全国明代留存至今的建筑中最高的一栋。</p> <p class="ql-block">  走进村子,它就显现了与别处山野乡村的不同之处:村的四周被一条长长的古城墙包围着,青砖码砌黄泥敷面,那些带着岁月沧桑的裂痕,尤如一股厚重而远古的气息扑面而来。墙体足有25米高,4米宽,据说原来有2000多米长,可以将整个村子严严实实地围住,如今虽然已有多处断残,有的地方甚至只剩下一截城垛,但仍能感觉到它那铜墙铁壁的气势。古城墙有东、西、南三座城门,因北面靠山,故而没有北门。城门门首上仍可清晰地辨认出"迎晖"、"来奕"、"宸薰"的字样。</p><p class="ql-block"> 湘峪古堡,始建于公元1623年,距今已有390年的历史,这里与清代大学士陈廷敬的故乡——皇城相府只有一山之隔,距离赵树理故居不到5公里,比皇城相府还早七八十年。整座建筑占地3.2万平方米,依山而建,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其中的帅府院、金鸡楼、三都堂院、棋盘院、藏兵洞、石牌房、张公庙、关帝庙、文昌阁、飞瀑吐月、风火台、绣楼、官帽院、孙氏墓地等建筑,各具特色,自成一景,虽历400年风雨沧桑,仍基本上保持了原貌。</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护城河南岸的公路上,只见湘峪古堡背山面水,高达十几二十米的城墙建于石壁和陡坡上,极为高大宏伟的城墙倒映水中,风景如画。由于对面樊山的十条山脉均朝向湘峪,故而当地有“十山九回头,辈辈出诸侯”的说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