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溪亭》唐•戴叔伦 阿静书

阿周yz

<p class="ql-block">《苏溪亭》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佳作,通过对苏溪亭周围景色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流逝的感慨和淡淡的忧伤。</p><p class="ql-block">首句“苏溪亭上草漫漫”,描绘了苏溪亭周围的草地长满了青草,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漫漫”二字,既表现了草的茂盛,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悠长。</p><p class="ql-block">第二句“谁以东风十二阑”,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十二阑”则是指春天即将过去,东风不再那么强劲,带有一种春天即将结束的意味。诗人似乎在问,是谁让东风如此温柔,以至于春天就要过去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句“燕子不归春事晚”,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它们的归来往往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现在燕子还没有回来,说明春天已经接近尾声,春事已晚,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p><p class="ql-block">最后一句“一汀烟雨杏花寒”,“汀”是指水边的平地,“烟雨”形容细雨蒙蒙,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而“杏花寒”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寒料峭的感受,杏花在春雨中显得格外凄凉,增添了几分哀愁。</p><p class="ql-block">整首诗通过描绘苏溪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流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