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亭公园怀古(下)

日出东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贤祠前缅怀先贤</span></p> <p class="ql-block">  范公亭,又名三贤祠。位于范公亭公园东南部,青州西城墙边。北距李清照纪念祠100米之遥。南阳河故道从西而来,至范公亭北侧沿城墙边向北流去。这段河道现已辟为阳溪湖,范公亭背倚古城墙,前面、右面临近南阳河,前有照,后有靠,上等风水,地理位置极佳。在此供奉三位清官,必能庇佑苍生,造福后代。</p> <p class="ql-block">  暮春时节,公园内牡丹花已是红衰翠减,绿肥红瘦,游客正借助五一小长假,游兴未减,络绎不绝。在游完李清照纪念祠后,我再次来到范公亭,缅怀清官,瞻仰古迹,期盼太平盛世,物阜民丰。</p> <p class="ql-block">  范公亭北侧的阳溪湖内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怪石砌岸,垂柳飘拂,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几株垂柳斜卧水面,杂花飘落水中,真给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受。那湖心岛上的荷花仙子,正含情脉脉,似在欢迎着游客的到来。湖东岸,青州保存最好的原始城墙巍峨高耸,那一块块长满青苔的城砖,满是沧桑,它是青州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青州古城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p> <p class="ql-block">  三贤祠,是后人为了纪念北宋时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青州的三位知州而设的。范公祠建于范仲淹离开青州不久;富公祠故址在西南不远处的瀑水涧,原是富公在青州时用来祈雨的一座亭子,后人为纪念富公在亭边修了了纪念堂来祭祀他,后移至范公亭;欧阳公祠原来也在瀑水涧,明朝被毁,也移至范公亭,这三个祠人们并称为“三贤祠”。</p> <p class="ql-block">  范公亭门楼高挑,古朴典雅,门前一硕大的影壁墙,墙周围是五颜六色的牡丹花,因地势低洼,牡丹尚未开败,姹紫嫣红,似在欢迎游客的到来。大门右侧一株千年古槐,傲然屹立,像卫士守护在三贤祠前。这里还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计收猪八戒》的拍摄外景地,也就是说,这里是演的高老庄,这大门,就是高小姐家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步入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五株高大的唐楸宋槐,历经沧桑,老干虬枝,虽千年以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那几棵楸树,植于唐朝,树龄已1300多年,树围6米半,高12米以上,树冠覆盖面积70平米以上,且满树楸花,清香四溢。这里的古槐也千年以上,据说是范仲淹亲手所栽,在建范公亭时,在井旁栽槐若干棵,保留了已有的楸树。</p> <p class="ql-block">  范公井亭,屹立于此已有千年历史了,最初,亭子是范仲淹亲自筹建,当时青州盛行红眼病,范仲淹遍求名医偏方,在阳溪河南岸打井取水制成药丸,救治病人,洗眼疗疾,为广大百姓免去了病魔的困扰和折磨。而后他亲自督工,在此建了亭子。后人为感念范公,把这座井叫范公井,亭子叫范公亭。</p><p class="ql-block"> 亭子为六角型,下石上木,正中间有个圆孔与井上下相对。传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月亮通过圆孔映到井底。井沿有当年人们提水的痕迹。井亭迎面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源泉不竭弈世流芳。言辞简约而意味深长,展示了后人对范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品格的慕念。亭背后也有一副对联:四境著闻行若无事,千年遗址因其自然</p> <p class="ql-block">  三贤祠是院内的中心建筑,供奉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三位贤人。中间为范公祠,始建于北宋,后多次重修,其房为砖木结构。一进三阔,出檐硬山式,祠内塑有范仲淹像,范公祠两侧,分别是富公祠和欧阳公祠。</p> <p class="ql-block">  范仲淹,江苏苏州吴县人。少年父亲早逝,母亲后来改嫁山东长山的朱姓,小时的范公只好随母改嫁姓朱,后来他发奋学习,考中进士后才改为范姓,他从基层一步步干起,从地方到中央,从中央到地方,无论在哪里工作都颇有建树。但他秉性耿直,对皇宫内的事都敢大胆提意见,有时得到赏识,有时惹得皇帝震怒。他44岁之时,和一韩姓官员同任陕西一带的兵马副元帅,驻防在今天的延安一带,对抗西夏国的入侵,经过几年努力,西夏国闻风丧胆,边防百姓安居乐业,百姓有口皆碑,当时流传“军中有一范,西贼闻知惊破胆,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词就是写于此。因居功至伟,回京后皇帝提拔他当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他大胆改革,推行庆历新政,得到了反对派的反扑,后来失败了,都被贬出京城,到地方当了几处州的知州。</p><p class="ql-block"> 他最大的文学成就是写了《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作。在没到过岳阳楼的情况下,凭借好友滕子京的一副画,写出了千年不朽,万古传颂的名作《岳阳楼记》。特别是最后一部分体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p><p class="ql-block">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为后人广为传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051年,范公以户部侍郎,从杭州调往青州接替富弼任知州,兼任淄、潍等州的安抚使。上任不久,河北水灾,大批难民滞留青州,造成青州粮价上升,可朝廷规定,青州百姓的皇粮须去博州交纳。青州粮价昂贵,路途遥远,黄河阻拦,百姓叫苦连天,范仲淹经调查,知道聊城粮价底,他让百姓按正常年景的粮款交给官府,官府派人去聊城购粮,完成了皇粮任务,一举两得,既免除了百姓的运送之苦,又平抑的青州粮价,并把余钱退还给老百姓,得到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同时,还奏请把军粮留足,其余全部发给灾民,州民非常感激。</p><p class="ql-block"> 范公在青州工作两年后,在调往颍州任的途中,因病去世了,享年64岁。</p> <p class="ql-block">  富弼,字彦国,任青州时,恰逢河朔一带水灾。富弼都给予妥善安置。共腾出房舍10万多间,安置管理难民,还劝说当地富户捐献粮食。并开仓赈济,供应灾民,开创了新的赈灾方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不夸耀,深受百姓爱戴。</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知青州后,奉行宽简而不扰的方针,在青州期间,出现了年年丰收,盗讼稀少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三贤祠后筑有高台,名“后乐亭”,亭名取范仲淹“先忧后乐”之意,系明代建筑,飞檐翘角,在两侧硬山各开明窗一个,旨在兼听则明,要善于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心声。</p><p class="ql-block"> 后乐亭下面为道居院,这两处院内都广置牡丹,五颜六色,姹紫嫣红,为古老的庭院又增添了无限生机。</p><p class="ql-block"> 北面的澄清轩内,为古今名人字画。</p> <p class="ql-block">  庭院南侧,有一片竹林,清风吹拂,翠竹萧萧,给这古老的庭院,增添了情趣。在南墙边,有一长廊,矗立着众多的石碑,大多是历代修建范公亭的记事碑,也有歌颂三贤的碑文。北面澄清轩下是著名爱国碑将领冯玉祥将军1934年5月拜谒范公亭时,触景生情,挥笔写下的一副对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是对范公最高的褒奖,也激励后人,要学习和发扬这种精神。</p><p class="ql-block"> 范公亭,已成为人们追思先贤,激励来者的游览胜地,这里的一碑一石,都体现着对先贤的景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  游览就要结束了,我回望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我想,是千年的唐楸宋槐福荫了范公亭,还是范公等三贤庇佑了唐楸宋槐,能使唐楸宋槐千年枝繁叶茂,能使范公等三贤的精神生生不息,我总结了三个字,就是:得民心!民心才是最大的庇佑!</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站在三贤祠前,向三位清官塑像深深地鞠了三躬,默默地说道:你们先忧后乐的精神一定能发扬光大,千古流传,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此刻,我突然想起了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四句话,今天用在三位先贤身上正好合适,以此纪念千年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偶像吧!</p><p class="ql-block"> 云山苍苍,</p><p class="ql-block"> 江水泱泱,</p><p class="ql-block"> 先生之风,</p><p class="ql-block"> 山高水长!</p> <p class="ql-block">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