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p><p class="ql-block">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霍恩贝格女公爵索菲亚,在萨拉热窝乘坐汽车时被极端组织的杀手盯上,两人正在绕着萨拉热窝的首都游行时,遭遇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枪杀而死亡(同时也称萨拉热窝事件)。</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修建于1798-1799),位于萨拉热窝市中心米利契卡河上,桥的北端是萨拉热窝事件的现场,前南斯拉夫时期被称为普林西普桥。</p> <p class="ql-block">这幢房子以前是咖啡厅,因为萨拉热窝事件改为萨拉热窝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门</p> <p class="ql-block">节日期间,游客不少,几乎都要到博物馆来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当时,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就是站在咖啡馆外面的这个地方举枪枪杀了斐迪南大公夫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外墙是当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费朗茨·斐迪南大公和夫人索菲亚</p> <p class="ql-block">斐迪南大公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斐迪南大公夫妇上车准备接受各界人士及外国纪者们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斐迪南大公夫妇生前最后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站着费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呵呵,比照片中的相貌丑太多。</p> <p class="ql-block"> 行刺者加夫里洛·普林西普(1894.7.13-1918.4.28),塞尔维亚族,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人,信仰东正教,他极端仇恨奥匈帝国统治波斯尼亚,认为波斯尼亚和克罗地亚等斯拉夫地区,应该与塞尔维亚合并,成为统一的南斯拉夫。刺杀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亚时连开七枪,普林西普的身份是贝尔格莱德的学生。普林西普事后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由于当时他还不满20岁,不能判死刑。于是1914年10月被判20年有期徒刑。狱中的普林西普因为健康原因接受了切除手臂的手术,并于1918年4月28日因肺结核死于监狱中。</p> <p class="ql-block">普林西普当年的着装</p> <p class="ql-block">普林西普的队友,都是未满二十岁,甚至于更小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普林西普行刺的手枪</p> <p class="ql-block">行刺前队友扔了一颗炸弹,被斐迪南大公接住扔到后面,将后面一辆车炸飞。</p> <p class="ql-block">被炸车辆的惨状</p> <p class="ql-block">当年,斐迪南大公夫妇第一站议政厅,从议政厅上车在去第二站的途中(当年的咖啡厅前)遇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电视上,反复播放当年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情景,拍得不错。</p> <p class="ql-block">拉丁桥头原立有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雕像,波黑战争后,雕像被搬走了,留下个空基座,现为人们的休息坐椅。</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博物馆的实物不多,大多是复制品,真品在维也纳的军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萨拉热窝的当天(五月一日),一下大巴,在去住处的路上就从丁字桥上走过,放下行李就去了萨拉热窝博物馆(很近),结果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去博物馆,开门了,不让进。中午去,工作人员休息。下午三点又去,终于进馆参观了。只能理解为我们太执着。</p> <p class="ql-block">前南斯拉夫,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一战,二战,内战,到90年代初的解体,真是命运多舛。现如今我们感觉到社会安定,老百姓生活得悠哉悠哉。但愿没有战争,世界和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