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龙川:绩溪龙川村,山川秀丽,壮观奇伟,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山相望,北有登源河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而来,东西南北、山水相连,聚天地之灵,有人文之杰。“2012年10月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前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园林式庭院,尤其是龙川胡氏徽商的历史。山间岱灵山庵掩映于丛林之中,钟声悠扬,梵音缈缈。</p>  <p class="ql-block">龙川建村1600多年以来,这个山区村落一直以胡姓人家为聚集,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村中有一条龙川溪流经,好似一条龙舟出海,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村庄,眼前呈现的是一条形状如同龙舟的村庄,因此这个村子也被称作是“船形村”。</p>  <p class="ql-block">公元318年, 胡焱以散骑常侍衔领兵镇守 歙州。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胡焱游华阳镇至此,见地势“东耸龙峰,西峙鸡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登源河)蜿蜒而来,羡其山水清丽,便赴龙川之口荆林里,聚族而居”(《龙川胡氏宗谱》)。胡焱也就成了龙川胡氏始祖。龙川水街,距绩溪县城12公里,具有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奕世尚书坊,位于绩溪县大坑口村。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主体结构由4根柱、4根定盘枋和7根额枋组成,高10米,宽9米。系用花岗石和茶园石搭配凿制而成。牌坊的整体结构采用侧脚做法,向内收敛,四大柱子抹去棱角,立柱的南北两向各有抱鼓石护靠,坊顶为歇山式,用茶园石石板砍凿而成,由斗拱支撑并挑檐。各正脊两端,鳌鱼对峙,明间正脊中部置火焰珠,八大戗角翘然腾飞。主楼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书法大家文徵明手书。l(</p>  <p class="ql-block">牌坊正中装置竖式“恩荣”匾,其四周盘以浮雕双龙戏珠纹。不同等级牌坊建造要皇帝恩准后分为三等。一等牌坊是“御赐,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恩荣”,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皇帝恩准后由自已或家族出钱建造。“奕世”语出《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意思是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传德传功名,光宗耀祖,不辱前人。奕世尚书坊旌表的胡富、胡宗宪都是龙川胡氏宗族的显赫人物,两人相隔60年,都任过尚书之职,享宫保之衔,所以称之为“奕世尚书”“奕世宫保”。胡宗宪更是整个徽州明清时代的代表人物。|</p>  <p class="ql-block">是龙川村历史上十二座牌坊中硕果仅存的一座。这座牌坊是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主体结构由四根柱子、四根定盘枋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有抱鼓石护座。是典型的明代徽派石雕风格之精品。这座牌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牌坊上方是“圣旨”二字,说明此坊系皇帝恩准,牌坊等级中属于三等。</p>  <p class="ql-block">龙川村位于四面环山的一个小盆地里,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四周环山,最高峰龙须山海拔1048米。村落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p>  <p class="ql-block">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胡宗宪倡导捐资修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再度大修,总面积1564平方米。集徽派砖、木、石三雕和彩绘为一体,尤以600多件木雕部件最为精湛。</p>  <p class="ql-block">胡氏宗祠位于龙川河畔,坐北朝南。门前拱门楼四柱顶立承挑屋檐,三层渐收翘首腾空,直指蓝天,气势恢弘。仪门上由尉迟恭、秦叔宝两位将军把门,令人有一种威仪、敬重的感觉。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曾有10多人中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p>  <p class="ql-block">越过古祠的大天井便是中进(即正厅),乃是族长举行祭典的大堂。它由14根直径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柱基采用枣木刻成莲花瓣托、架着大小54根冬瓜梁,结构为抬梁和穿斗式相结合,显得威武壮观。正厅的每根屋梁,两端皆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刻着彩云、飘带,中间分别镂成龙、凤、虎,檩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均刻有蟠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仰首凝望,玲珑别致。</p>  <p class="ql-block">胡氏宗祠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也是胡锦涛的故乡,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p>  <p class="ql-block">"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强调了修善积德的重要性。善庆堂的寓意是希望族人积善行、积德厚,能够得到神明的眷顾,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到因此而来的福泽。</p>  <p class="ql-block">正厅西过厢墙壁上镶嵌着一块长约1.4米、宽约0.8米的黑石碑。这是一块镌刻着一项胡氏族规的禁碑。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封建社会,族规家法是维持家族利益和昌盛和重要工具。</p>  <p class="ql-block">绩溪县是全国胡姓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在这里,胡姓被公认为是家族最大、人数最多的姓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5%)。乡贤祠:乡贤,指一地德行高尚的人。明清时,凡品学、政绩为地方所推崇者,殁后由地方官吏报请立牌入县乡贤祠。</p>  <p class="ql-block">竭忠盡节是对国家、对人民竭尽忠诚,坚持操守。</p>  <p class="ql-block">这口大钟已有450年的历史了。然而,最引人注目是钟上“国泰民安”四个大字铭文。“国泰民安”四字中有两个错字:“国”字下面少了一点,而“民”字戈勾上面却多了一点,导游解说称,“国”字缺少的那一点移到“民”字上头了,这是别有寓意的有意之错,因为嘉靖皇帝任意挥霍,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故民间有歌谣说“嘉靖嘉靖,家家皆净”。“国泰民安”中的错字,意思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泰民安,国家就要少收一点税,多给农民一点实惠。</p>  <p class="ql-block">一排排落地窗门全是花瓶雕刻世界,有六角、八角、半圆、菱形、大口、长颈等各种形状,千刀细刻,精致可爱,瓶口刻有四季花卉,梅、兰、竹、菊、牡丹、玉簪、海棠……,可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p>  <p class="ql-block">龙川胡氏宗祠以其木雕艺术精湛而享有“木雕艺术殿堂”之称。大额枋、小额枋、斗拱、枫拱、雀替、梁驼、平盘斗、鬲扇、柱础,就连小小的梁脐,无一不精雕细镂。它们或用浅浮雕,或用深浮雕,或镂空剔透,或浮镂结合,极尽雕刻之能事。门楼前向明间的大额枋上,九头雄狮,抱球欢腾。而与其相对应的大额枋上,则是九龙腾飞,珍珠满天。刀法苍劲有力,布局灵活生动。它们不是机械地排列成队,而是前后、上下的立体组合。匠师的技艺才华在这里得到充分表现。</p>  <p class="ql-block">石雕除须弥座外,则以一对圆雕石狮为代表,这对石狮造型生动,雄狮居东,脚戏绣球,侧首西望,神态安详,雌狮在西,爪抚幼狮,凝眸东眺,性情温柔。</p>  <p class="ql-block">“邦家之光”(副祠,名为丁家祠堂,位于正祠东侧的边房,其结构分上下堂,高度仅有正祠一半,木雕简陋,另有风格。(关于胡氏宗祠副祠丁家祠堂是因感谢丁家对胡氏的贡献,胡氏特别在自家的祠堂里为丁家建造了一座祠堂,龙川全村几乎清一色胡姓,唯有一家丁姓,这丁家说来也是另外一段传奇,丁家人在这里已经繁衍了十六代,代代都是单传,如今的丁家三代同堂,依旧是男丁单传。</p>  <p class="ql-block">龙川村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该村是一个“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木板小桥横跨水街,桥的两头镶嵌在石缝中,桥就是龙的骨架,成为沟通水街两侧龙堤和凤街的重要通道。龙川水街有多座类似的木桥,让古村充满生机。</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蕴。</p>  <p class="ql-block">5年之前我们曾经来过龙川,这次无形中看到我们2019年4月24号在康辉桥上的合影,忆往日,看今朝,风光依旧,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胡富纪念馆位于龙川景区水街,2015年8月成功申报并被命名为“宣城市廉政教育基地”,2015年9月11日揭牌并对外开放。2016年4月被评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胡富生平介绍</p>  <p class="ql-block">展厅陈列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分为“少年神童、大器晚成。公正执法、平反冤狱。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勤政廉政、爱民如子”四个展区,通过图片、视频、雕塑、实物、场景等多种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现了胡富勤政廉政的感人事迹,喻志言情、律已教人。</p>  <p class="ql-block">场景展示:胡富堂审,秉公办事。</p>  <p class="ql-block">龙川少保府,明朝时的建筑,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依然呈现出昔日的辉煌和威严,只是主人已做尘,但历史的回响依旧振荡在这山水之间。门头上的砖雕做工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少保府是抗倭纪念馆,胡宗宪是明代著名抗倭名帅,曾任七省抗倭总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都是他的部将。他在抗倭中功勋卓著,使明朝东南海疆得以安宁,让胡氏家族在历史上的恩荣达到了极致,胡宗宪在抵御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也足彪炳千秋。</p>  <p class="ql-block">明朝的版图,已初具了今日的模样,开疆扩土,真实记载了明代抗倭统帅胡宗宪最早把钓鱼岛标注在中国海防图上的抗倭功勋。先人们为子孙后代拥有了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胡宗宪,明朝嘉靖年间的抗倭名臣,官拜兵部尚书衔任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是将钓鱼岛划归中国领土的第一人。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书中“图以志形胜,编以纪经略” ,有地图114幅,约26万字。在“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这一重要文献说明钓鱼岛在明代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海防区。胡宗宪一生英勇抗倭事迹被历代家乡人民所传颂。</p>  <p class="ql-block">门口写着毛主席万岁! 这里是澄心堂宣纸作坊。在龙川村东的龙须山,因盛产造纸原料龙须草而得名,天时地利才有了这样的宣纸作坊,现在主要用来做展示和游客体验。可以按照你的生肖亲手做张属于你自己的澄心堂宣纸。</p>  <p class="ql-block">龙川村很古朴,村子里安静祥和。只有少数几家当地的传统制作工坊,樟木箱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也是我们结婚时的陪嫁必需品。</p>  <p class="ql-block">走出少保府,看周边窄巷,水街两边民居过道门洞的,象楼梯一样高低起落,粉墙黛瓦,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马头墙,马头墙不仅对中国消防史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徽学专家认识徽州建筑的历史演变,同样有着深刻的意义。它主要有四大作用,防火、防风、防盗和肥水不外流。</p>  <p class="ql-block">现在正好是竹笋上市季节,也是晾晒梅干菜最好的时节。</p>  <p class="ql-block">登桥穿街而过。</p>  <p class="ql-block">登桥穿街而过。龙川水街长约500米,水街之水源于石金山麓,南流经岭里至岭外,折向东流,在龙川村凤山下入村,穿村汇入登源河。</p>  <p class="ql-block">来到如心亭,如此普通的亭子却也是如此讲究风水,亭子取名叫“如心”,其实蕴涵了“收发如心”,“进退自如”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花中有物,物中有景:站在如心亭看小溪对面看胡氏宗祠,有着“江南第一祠”之称的龙川胡氏宗祠以其强烈的徽派建筑风韵,屹立在中国古代建筑之林。</p>  <p class="ql-block">同样的登源河水有着两种颜色,一清一浑,这也许是地下水矿物质的反映吧。</p>  <p class="ql-block">龙川驿道旁的登源河上有座彩虹桥,对岸是灵山庵,这里乃是祈福胜地,拾级而上,登高祈福,在彩虹桥许下最美好愿望和祝福。</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登源河旁的新建的鹅卵石板步道,一路走出景区。河水碧波配亭台、粉墙黛瓦马头墙,风景如画的山水之间,心情愉悦,风光永存。</p>  <p class="ql-block">和谐书局,伴随着美味咖啡☕愉快地结束我们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号於安徽绩溪龙川胡氏宗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