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本家的一族人送来了一本族谱。面对这本厚重的家族记录,我却茫然不知他是谁,该如何称呼,又该如何论辈分。我们家一直与本族人少有来往,只在很小的时候去过一次老家,那是一个北方普通的村庄,全村几乎都是梁姓。我曾以为祖上是从洪洞县大柳树迁来的,没想到竟源自安徽合肥。高祖随朱元璋起义造反,因功被封为千总、武德将军,世袭驻守张家口的一处卫所,家族在此繁衍成村。</p>
<p class="ql-block">高祖有两子,朱棣夺位时,高祖与长子及三百子弟在白沟河之战中陨命。朱棣上位后并未追责,高祖的长孙袭爵,而我们这一脉属于次子的分支,自然失去了承袭的机会。祭祀、续谱等家族事务皆由长门负责,自父亲那一代起,便很少与老家族人往来,到了我们这一代,几乎断绝了联系。日伪时期,父亲在乡公所工作,暗中为游击队收集情报,还时常隐蔽地参与游击队的行动。后来,被本家亲戚发现,他们害怕受牵连,扬言要举报。为了父亲的安全,领导将他送入晋察冀25团参军,成为一名正式的八路军战士,自此背井离乡,出生入死征战南北。</p> <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父亲转业到地方工作,但他选择不回老家。大伯带着一拨族人上门兴师问罪,责怪父亲没有将荣耀带回家族。爷爷经营着一家酿造作坊,拥有十几亩良田,家境还算殷实。大伯读过私塾,有些文化,去张家口亲戚的店铺做事。大姑、大伯是爷爷原配所生,而我的奶奶是爷爷的续弦,生下了父亲和三叔。爷爷去世时,大姑已出嫁,大伯外出做事,父亲参军,三叔身体不好得了肺病,无法劳作,最终酿造作坊被卖掉也未能治好他的病。家中的生活只能靠那点田地租金维持,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孤儿寡母常常受到族人的排挤,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多次立功受奖,组织上曾慰问帮助,族人才有所顾忌。三叔去世后,奶奶独自生活,并未得到大伯及族人多少关照。奶奶去世时,大伯将她另立坟茔,没有让她与爷爷合葬,父亲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转业后,父亲每年只给奶奶上坟,我这一辈更是不知祖坟在哪里。父亲的遗愿是不与族人相伴,去世后葬于公坟。老家得知后,彻底与我们断了联系。只是这几年,才有人开始打听我们家的消息。曾有族人去合肥寻祖溯源,两次都未能如愿。这一支梁姓族人只知其祖,不知其宗。祖辈的分离出于家国,父辈的疏离出于内部矛盾,我这一辈出于淡漠,而我的后辈或许只有遗忘了。惟有这无源的族谱还会一页一页地续写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