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的阳光(躯体化症状→肌肉疲惫)

荊芥这一片云

<p class="ql-block">科普那点民生事儿</p> <p class="ql-block">——下面我谈谈关于“肌肉疲惫”、“关节疼痛”的问题。希望让更多的病人了解情绪内耗与慢性疼痛是有密切相关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焦虑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肌肉疲惫和疼痛感,全身无力疲劳,肌肉酸痛(颈椎、腰椎、关节等部位最多见),走路乏力,腿脚运动时感觉很沉重。这个时候患者感觉自己是患上了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症等重大疾病,患者在家里不是睡就是躺着,更有甚者因为疼痛和无力去个卫生间都要靠扶墙或者靠家人搀扶进出;有的走在路上感觉腿脚如同灌注了铅块,随时感觉又走不动的感觉,不能久坐不想去户外活动……。去医院拍片都是用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盘源性腰痛、关节炎解释和治疗,依然反复发作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躯体化症状障碍引起的,基础原因是焦虑和抑郁。</p><p class="ql-block"> 这类患者的肌肉疲惫、疼痛和普通类型的肌肉疲惫是不一样的,这种疲惫是由于患者大脑负面思维泛滥造成,恐惧的思维造成肌肉长时间、高强度的持续紧张造成,记住,是恐惧、长时间,持续造成躯体化症状障碍。</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如果每天持续的恐惧和焦虑,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肌筋膜的功能,加上肌肉持续收缩,会影响肌肉原来的张力,使我们的肌肉疲惫加重再加重,最终积劳成疾,肌肉疼痛和酸麻凉出现,所以患者老实说背部酸痛、腰部酸痛、脖子紧绷酸痛、四肢酸痛,全身肌肉都疲惫不堪,这种肌肉疲惫感经常如暴雨入体,去医院检查又没有器质性问题,最终患者疑病心理产生,恐惧再次袭来,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继续加重,疲惫感加重,恶性循环继续周而复始,很多患者站立几分钟就会受不了,就想睡、躺、靠、依着来缓解腿部的疲惫,其实这些都不是机体上毛病,一定要认知到是由于长期过度紧张恐惧造成的肌肉疲惫,这种紧张也会造成我们的身体虚弱,这种体虚也不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只是暂时性的,只要接受系统的健康科普教育认识到症状的无害性,内心真的有了躯体化症状障碍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再配合康养模式的治疗和运动康复训练,肌肉的疼痛疲惫和体虚都逐渐会好起来。这里要强调的是,首先要改变认知,否则疗效就无从谈起。而改变认知,系统的持续一个月的健康科普教育绝对是不能缺少的“基本治疗”。听过课而痊愈的患者说:健康科普讲座值一个亿。也说明这种功能性疾病靠着影像学做治疗不如通过健康教育改变认知有效果。</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当然,除了改变认知的健康科普教育,运动康复训练是在我们康养基地每天的必修课。说到运动,我们提倡病人多做运动训练,还要鼓励病人带痛训练。必须要有丰富经验的医生做识别要掌握和适应症,其次,运动康复训练要做评估的基础上做运动处方,还要根据反馈不断优化,监督和鼓励病人克服懒惰和恐惧,最后成为自觉自愿行为,回去后还能坚持训练形成习惯。还要说明的是运动康复训练不只是缓解症状,是认知在改变的同时可以疏通气血调整交感神经功能而放松肌筋膜对肌肉和内脏的影响,这是最好的抗焦虑药,更是手术无法比拟的“高级治疗”。病人回归生活后面对人际关系和生活的打击时就有了很好的抗打击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这个过程一定是循序渐进,坚持很重要,自律很重要。这里也要强调: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我们只是帮助者。(鸣谢西安柳健老师杰作:治痛道和)</p> <p class="ql-block">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科普一下它与躯体症状孪生因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