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养性,(宋代建盏收藏)

一介画夫(江野)

<p class="ql-block">  建盏的收藏全本出于好奇,原本对其几乎没什么了解,虽然因爱画瓷而去了解了一些瓷的知识,仅停留在明清后期文人画瓷珠山八友民国时期的瓷文化上,唐宋时期瓷文化仅是书本知识,上手的东西不多,博物也是隔窗观望,至于建盏更是了解很少,仅知宋代文化是中國文化几乎做到了极致,书本上的图片正是精美极伦,甚是欢喜,好多年前在景德镇购买过四件当代宋式树叶盏,作为自己常用配具,手感色质极佳。在缤纷的瓷器茶文化市场,看得眼花燎乱,价格上下千差万别,从几元到上万元不等,大部分以宋式造型为基调,尽管有不少大师仿宋还能看看,一旦有创新变形,总有不适之感,跟宋式的比真是增一分太肥,少一分太瘦,其实宋式瓷具已做到经典,尽管现代烧制技术以及材料的提炼皆胜于宋代,但宋代建盏的造型特点无于论比,2017年我参加海峡二岸茶文化博览会茶席评委,见到不少台湾及日本的茶具,真正做得好的其学的经典还是离不宋式的造型,近年来中国的工匠精神的推动下,大国工匠诞生很多。有幸在直播室见过不少建盏视频,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价格搞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动辄千元上万,少则3元包邮到家,看看色彩造型个个欢喜,弄得无从下手。刷刷刷无意间刷到从屏幕看上去不是新开炉的老建盏,瓷光柔和,胎底干老,价格又是平心价,何不下手到手上手看看,而且屏幕上看到太宗底款,作为宋太宗三十七代世孙的我毫不忧虑下手了,连拍了几件供御款的,到手一看故然真是到宋,底老光柔,可是没有太宗款的只收到一只公字款,质量也行,凑合一下没退货。于是继续在直播室下单又拍到了一件太祖款的,十分精美,大方耐看,管他是真太祖假太宗见到就拍,反正没有重复的花纹,等到汇聚一起上手看看,再作研究,不管是供御款还是进琖款,我都收进,上手把玩是硬道理,老与新,真与假只有在玩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同古人对话,我想有得买当代大师贵得很的建盏收藏,还不如买具有千年历史古代御工的东西,不知不觉收了这么一些,供大家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