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光灿烂的玉泉寺

周国华

<p class="ql-block"> 美篇名:周国华(湖北)</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73405927</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春风吹拂,杨柳依依,山花烂漫的五月明媚春天,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激情满怀地走进了具有旖旎迷人自然风光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的美丽的玉泉寺景区,来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动人之旅。</p><p class="ql-block"> 我们驱车来到了山清水秀,绿树掩映,古木参天,万山红遍的当阳市玉泉山,只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群掩映在崇山峻岭之中,导游告诉我们,那就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着名古寺:玉泉寺。导游介绍说,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心景区面积8.9平方公里。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时,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代改为“玉泉寺”。</p><p class="ql-block"> 玉泉寺为佛教圣地天台宗祖庭之一,曾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济南灵岩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天下四绝”,被誉为“三楚名山”,1982年,玉泉寺及园区的铁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步入花香四溢,空气清新,桃李芬芳,春色满园的玉泉寺景区,首先就被映入眼帘的一坐挺拔耸立的巍峨壮观的铁塔所深深吸引,导游指着高耸入云的铁塔告诉我们,玉泉寺铁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15公里的覆船山东麓玉泉寺门前,全称“如来舍利宝塔”,又称当阳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最高(七丈十三层)、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工艺精湛,造型挺秀典雅。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铁塔铸于北宋嘉佑6年( 1061年) ,铁塔上铸有2279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地宫中有大批珍贵文物,除佛牙舍利和舍利子外,还发现了唐代鎏金菩萨、大石函、影青莲瓣高足供养瓷炉及宋代小石函、水晶珠、铁锁链等。</p><p class="ql-block"> 铁塔建在砖石基台上。八角、十三层,仿木构楼阁式,总高17.9米。做法是基座、塔身、檐部和平坐等部位分段用生铁浇铸,依次叠放而成的。铁塔基座满镌海波纹,上为须弥座,各角有金刚力士一尊,体态矫健。铁塔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和海山、海藻、水波等文饰,线条清晰、流畅,台座八面,各铸托塔力士一尊,全身甲胄,脚踏仙山,头顶塔座,体态刚健,状极威猛;塔角飞檐,凌空龙头,悬挂风铎;逐层迭装,不加焊接,稳健玲珑;日照塔身,紫气金棱,交相辉映,故曰“棱金铁塔”。塔身还铸有2373尊小佛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每面束腰中央镌壶门,内一坐佛。上枋镌二龙戏珠。整座铁塔的建筑与造型,表现出高超的生铁铸造工艺艺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著名玉泉铁塔后,又来到玉泉寺主景区游览,她介绍说,玉泉寺的主要建筑,布置在一条东西轴线上,由东而西有三大建筑:天王、大雄、毗卢三殿,与天王殿隔溪相望的北宋铁塔和三园门牌坊,都向南偏离了该轴线。 三大建筑均是宫殿式的建筑。与中轴线建筑形成对照的,是南北两翼的附属建筑,各堂口体量相应减少,一律不用中轴线建筑所用的灰筒瓦,而改用小青瓦。以水墨画装饰墙面,不用重彩。南翼建筑,是三组深宅大院:西禅堂、藏经楼、 退居堂,是安养、阅藏、坐禅的地方。北翼建筑,是一组花园式的建筑,布局灵活,讲经台、般舟堂、东禅堂、大士阁(已毁)、圆通阁、送子庵,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古色古香,风格独特,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随后,导游带我们来到了玉泉寺的三大主殿之一天王殿游览。但见该殿气势恢宏,风格独特,气度不凡。天王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建筑,坐西朝东,门前有宽阔的广场。面阔七间,进深三间,除了高大的中门 外,在尽间各开一园门,南尽间作票房。粉墙高5米;屋面为单檐硬山灰筒瓦顶,正脊的云龙拼版和吞脊大吻,全部是灰陶制品。殿内梁架为木结构穿斗式,是鄂西地方民居的一般做法。殿内造像全为现代重塑。明间正面本尊,是弥勒化身的布袋和尚坐像,汉白玉石料。弥勒佛背后,雕塑手执宝杵,现天将军身的韦驮天像,全身金盔金甲,左手握杵拄地,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立,面向大雄宝殿。在天王殿南北梢间,塑四大天王像。天王殿始建时间不详,自明代以来经过多次重修。1990年,当阳市地方财政拨款,全落架大修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毗卢殿大堂即法堂,也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的场所,在寺院中是仅次于大殿的主要建筑。大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檐下悬挂“毗卢上方”匾,王任重题。大堂中央,供奉毗卢遮那佛一尊。佛座四周,龛内塑500罗汉坐像,另增一尊执扇济公像。大堂经历次改建,形成两坡水硬山小青瓦顶,结构简单。大堂南山墙有小门通观音堂,堂中塑千手千眼观音像一尊,堂中有小天井,天井内有小假山。毗卢殿清代多次大修。1965年国家文物局拨款4万元修复,1975年再次小修。</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玉皇顶。玉皇顶又名玉皇阁,在天上天之后, 面宽五间,共两进,两进之间有天井。第一进单檐歇山小青瓦顶,第二进重檐硬山小青瓦顶。第二进楼下供奉佛、菩萨像,楼上供奉民间信奉的雷公和闪母娘娘造像。玉皇顶南侧在清代末年尚有小泉,祖印和尚曾于泉畔筑石室闭关。抗日战争时期,玉皇顶建筑塌毁,泉眼枯竭。</p> <p class="ql-block">  导游还带我们游览了气势磅礴,造型别致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位居天王殿之后,两殿之间有丹池、青石甬道相连,建筑通高21米,台明面阔40米,进深30米,高0.4米,建筑面积1253平方米。大雄宝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南有唐代千年古银杏,北有明代仅存的大塔柏,树下历代铁铸法器。台明上立柱三层,即廊柱、檐柱、金柱各24根。 72根立柱全部是金丝楠木,采用了穿斗与抬梁相结合的手法,榫卯结构。殿中斗拱,分内槽、外槽二种,共154朵。天花板共91块,每块厚0.05米,1.66米见方,上面用矿物颜色粘贴彩画,彩画种类有火珠、云龙、莲荷,色彩边缘以松烟墨重重勾勒。屋面为重檐歇山灰色筒板瓦顶,正脊高1.3米,以40余块灰陶花版拼成,两面各有高浮雕5条腾云驾雾的蛟龙。正脊两头的吞脊大吻,各高1.8米,是明代典型的官式建筑造型手法。殿上檐“智者道场”直匾,是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的手笔。殿内并排砌有三个须弥座,中间的塑像为释迦 牟尼佛,坐像与须弥座通高8米。南次间须弥座上供奉阿弥陀佛,北次间供奉药师佛。殿内南北山墙下,各塑罗汉九尊,皆为坐姿。另外,在殿内西北角供奉一尊铜胎地藏王菩萨坐像,东北角安装幽冥铁钟一口。大雄宝殿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历代重修。1982年至1984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全落架大修。</p> <p class="ql-block">  当我游览了山清水秀花木扶疏古树参天自然景色秀丽怡人,文人历史底蕴深厚,历朝历代受到政府和名人雅士青睐与重视的名刹古寺玉泉寺,不禁为这座名胜古迹所深深折服。导游娓娓道来,她说, 东汉建安年间,普净在此结茅为庵。南北朝大通二年(528年),梁武帝敕建覆船山寺 。隋开皇 十三年(593年 ),智顗 奉诏建寺,因见山下珍珠泉清澈似珠玉,将其改名玉泉,晋王杨广 赐额“ 玉泉寺”。唐仪凤三年( 678年 )神秀 在此宏扬禅法,玉泉寺从此盛名天下。宋真宗天禧五年( 1021年 )明肃皇后敕建玉泉寺,后元、明、清代都有所修葺。唐代诗仙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一诗中盛赞玉泉寺风景名胜区的景色旖旎秀美,有诗云:</p><p class="ql-block">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p><p class="ql-block">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p><p class="ql-block">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p><p class="ql-block">举世未见文,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p><p class="ql-block">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p> <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周国华,图片摄影:周国华,极少图片网载,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