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水诗 八十四、颍河

幽谷雅州

<h1>我的原创诗 八十四、颍河</h1>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一)<br>颍河碧水永不枯,得名郑人颍考叔,<br>淮河最大一支流,春秋故事传千古。<br>源于登封美嵩山,经由周口阜阳入,<br>抚育豫皖中原地,滋养沿岸峦野疏。<br> (二)<br>颍河浩荡碧波幽,声名鹤起站排头,<br>洛汝泗沂各风骚,汉沔渭颍名八流。<br>黄长淮济称四渎,众条灵水浩千秋,<br>龙涛凤阙郁苍穹,飞漩洙澜映月沟。<br> (三)<br>颍河碧涛涌波澜,自有三股水头源,<br>左为涓涓石淙河,中出汩汩少室山,<br>均是嵩峰小溪流,右就颍谷珍珠泉,<br>经流周口阜阳去,入淮颍上正阳关。<br> (四)<br>颍河蜿蜒逐涛浪,沿岸翠绿沃野沧,<br>河南鲁山经叶县,郾城商水奔淮阳,<br>项城沈丘进安徽,太和阜阳去颍上,<br>正阳关镇沫河口,注入淮河同欢狂。<br> (五)<br>颍水波涛捲狂澜,黄河入颍腾浪翻,<br>多次绝口水泛滥,沿岸灾荒无人烟,<br>为阻日军向西侵,花园口开躺尸山,<br>而今开发重治理,从此旧貌换新颜。<br> (六)<br>颍河碧水浪涛天,淮海战役涌烽烟,<br>阻击剿灭黄百韬,沿岸奋力围打援,<br>敌军先头抵阜阳,妄图抢渡三里湾,<br>豫皖苏区警备团,以一当十留史篇。<br> (七)<br>颍水滔滔逐浪波,沿岸古迹遗址多,<br>春秋郑人颍考叔,庄公见母黄泉凿,<br>老君千佛龙泉寺,火神六祖紧那罗,<br>少室晴雪春耕图,嵩门待月向天歌。<br> (八)<br>颍河山水尽沧然,沿岸沃野翠碧天,<br>石器时代有先民,定居生活与发展,<br>原始部落建城邑,阜阳江陂和港湾,<br>历代王公侯伯地,曾设府州和郡县。 颍河的地理位置:颍河古称颍水,相传因纪念春秋郑人颍考叔而得名。其主要支流为沙河,因此也被称为沙河或沙颍河,属淮河的支流。发源於河南省登封县嵩山,经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寿县正阳关(颍上县沫河口)注入淮河,为淮河最大的支流,全长620公里。<br> 颍河流域范围北抵黄河南堤,西北邻黄河支流伊、洛河,西南与汉水水系的唐白河流域分界,南与洪汝河、谷河、润河地区接壤,东北与涡河、西淝河水系相邻。<br> 颍河水系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水系。支流众多。主要有沙河、北汝河、浬河、双洎河、贾鲁河、汾泉河、 茨河、皇姑河等。颍河,是淮河的最大支流,<br> 颍河是淮河流域历史上航运、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也是洪涝灾害严重的河流,历史上屡有治理,建国后修建了昭平台水库、孤石滩水库大量的水利设施。沙颍河航道亦被列入安徽省“两干三支”骨干航道网的一支。二十世纪初阜阳船闸重建完成,沙颍河航道实现全线贯通。<br> 颍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颍水古为“八流”之一。古人将四条独立入海的大川称为“四渎”,就是黄河、长江、淮河、济水。“四渎”的主要支脉为“八流”,分别是黄河支流渭水、洛水,长江支流汉水、沔水,淮河支流颍水、汝水、泗水、沂水。颍水发源于中岳嵩山,所以能够跻身于名水之中。<br> 颍河现为淮河最大支流。颍河有三条较大的源头:一条是颍谷珍珠泉,一条是少室山前的少室溪,亦称少林河,一条是石淙河,称为右、中、左三个源头,而以右源最负盛名。颍源珍珠泉即颍河右源。 颍河的流经地域:颍河流经禹州市、襄城县、许昌、临颍、郾城、西华,在周口市入沙河,颍水之源位于登封市石道乡西的西爻村,泉水名珍珠泉,终年不沽,为颍水左、中、右三源之正源。由于其支流沙河为其主要支流,习惯上将沙河作为颍河水系上游的干流而称作“沙颍河”。<br> 颍河以沙河为上游,沙颍河发源于伏牛山区河南省鲁山县,流经叶县、郾城县、商水县、淮阳县、项城县、沈丘县进入安徽省。在安徽省境内,颍河于界首市常胜沟进入境,流经太和县、阜阳市、颍上县等县市,于颍上县正阳关镇沫河口注入淮河。<br> 颍河各支流历来灾情较为严重,上游来水峰高量大,河道不敷宣泄,支流淤塞,坡水不能入槽,且干流受沙河顶托倒灌,洪水在美公渠的刘坡、宋岗一带,清潩河的平宁城、稻池一带,清流河的夏宁庄、陶城等地,漫淹成灾,甚为严重。经过多年不断整治,情况有所改变。<br> 颍河流经河南境内,航道从白龟山至界首,沿河土地肥沃,物产比较丰富,通过航道运输物资,是河南通往蚌埠、南京、上海等地的重要航道。因此特设颖河航运管理处。<div> 颖河在岔河口以上多为山区和丘陵区,坡度大,河床不稳定,河道弯曲,很少通航;岔河口以下至漯河市属平原,河岸较整齐,河槽稳定。两岸有较好的纤道。漯河市至舞阳县下澧河店季节性通木船。漯河市至周口市段,河槽窄,弯曲少,两岸有纤道。船舶航行密度大,是沙河航运最繁忙的河段。航运历史悠久。<br> 颍河在安徽境内有踞河桥梁两座,一座是界首公路桥,一座是太和公路桥,能满足一百吨级轮驳船队通航要求。二十世纪初,沙颍河颍上船闸、太和耿楼船闸相继建成通航,沙颍河航道亦被列入安徽省“两干三支”骨干航道网的一支。阜阳船闸重建完成,沙颍河航道实现全线贯通。</div> 颍河的开发利用:颍河自古以来就有沿岸堤防治理、航运开发、引水灌溉、水库建设、旅游开发等合利用。<br> 颍河西部上游有白沙水库、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孤石滩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共同构成颍河水系。在沙河与沣河会合口上游有泥河洼滞洪区。东部平原各主要河道兴建有数座大型拦河节制闸,对防洪和发展灌溉均十分有利。<br> 颍河在周口市西与沙河汇合,在襄城县颍桥以上,两岸无堤,颍桥以下,主要支流有清潩河、清流河、吴公渠等。颍河历史上曾是中原地区行洪、排涝、航运、灌溉的重要水道。魏时曾在颍河右岸引水灌田,唐时曾设“淮颍水运使”,负责南粮北运。后因黄泛,颍河下游屡遭淤塞,旧有漕运及灌溉系统悉被破坏。<br> 颍河干流整治工程,由淮阳、许昌疏浚下游周口市孙嘴至西华县朱湾间。治理西华县合河口至临颍县刘庄段,主要工程有合河口、牛寨、廖寨、固厢、刘庄至吴公渠等裁湾取直、排涝、达到二十年一遇的标准。<br> 颍河历史上是黄河夺淮主泛道之一,受黄泛影响,洪涝灾害严重,水利工程有断续、残缺的堤防和小涵闸。茨淮新河分泄颍河洪水,减轻淮河干流洪水负担,兼有排涝、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通过这些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了颍河的防洪、排涝能力,发展了灌溉,改善了航运,取得了显著效益。<br> 颍河两岸堤防上原有排水、防洪涵闸不多,且洞身短、泄量小。建国后堤防历次加高培厚,原有涵闸有的报废,有的改建或重建。沿颍河两岸涵闸共有七十六座。在阜阳、颍上两县建成电力排灌站六座。<br> 颍河在少室山和箕山山脉之间,有一道宽约二百米的 峪谷,两边峰峦迭翠、林木葱郁。中间一池清澈泉水汇成小溪,这就是颍河的源头珍珠泉。 据史载,春秋时此地为颍谷,郑国大夫颍考叔曾在此做封疆官,居于泉畔。 颍河的主要历史文化:颍河从元代二十三年第一次黄泛入颍开始,至清光绪十三年,多次南泛夺淮。民国二十七年,国民党军为阻止日军西侵,先后在郑州赵口、花园口扒开黄河南堤,全部黄河水向东南泛滥,沿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漫流入淮,河沟淤塞,荒无人烟。正阳关以下至洪泽湖的淮河干流也受到黄河泥沙淤积。<br>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颍州水患,颍河漫溢,冲坏堤防,在一千多年前,颍河就有了堤防。明隆庆四年太和知县浚河筑堤,建涵闸五座。民国元年大水后,曾拨盐税、附捐,修筑淮、颍堤防,沿河湖洼开沟建闸,历时十年完成。至民国二十五年,颍河左岸建涵闸九座,右岸十四座。<br> 颍考叔,春秋之时郑国大夫,担任过颍谷封人的官职。郑庄公继位后,母后暗地帮助次子叔段阴谋袭郑国都城夺取君位,被郑庄公识破阴谋平定了叔段之乱,将武姜太后赶出后宫,并发誓说:“不到黄泉,决不相见”。不久,郑庄公后悔。颍考叔建议挖出黄泉,在黄泉边见母,郑庄公听从。据说,颍考叔掘地挖泉的地方,就在登封市君召乡的黄城村。<br> 龙泉寺为少林寺下院,坐北朝南。有山门、六祖殿、紧那罗殿、火神殿、老君殿、千佛殿等建筑。该寺始建于唐代。寺内有常年不涸古泉一眼,深盈尺,与颍源珍珠泉隔岭相望属同一水系,誉称龙泉,寺也因此得名。寺前即颍河源头之一的隐士湖。该寺背山面水、堪称风水宝地。<br> 颍水春耕是登封古八景之一。颍河两岸多为梯田,每年春耕开始时,农夫在颍水河畔耕田种地,扬鞭驱犊,南耕北耘,好像一幅天然的春耕图案,于是称为颍水春耕,与嵩门待月、少室晴雪等并称为登封八景。<br> 颍河流域历史久远,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沿岸的先民,便在台地上生活和定居,逐步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主、渔猎为辅的原始部落。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历史演变,两千五百多年前聚落形成城邑,建为部落之都。自周之后,乌江、泉、颍河等河川交汇处的阜阳城区和江陂、张家湖附近的八里湖、港湾、洪沟沿一带,靠古清邱城遗址,成为历代王、公、侯、伯的食邑及县、郡、州、府的治所。<br> 颍水源于登封颍谷,经禹州、襄城、许昌流入临颍县。自繁城西北入境,横穿县中心地带,向东南奔流出境。途经现在的锅壅口、固厢、巨陵、梁岗、清义冢、南江、高宗寨等地。这条史前的天然河流,孕育了临颍土地的文明,古河沿岸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br> 临颍属豫州之域。春秋属许国,此时境内出现了许多小城堡。由于晋、楚争夺郑国,战争频仍,临颍地处要冲,故於古颍河畔筑有城颍邑。秦灭六国置郡县,地属颍川郡。汉高祖六年于城颍邑置县,因频临颍水,故名临颍。今固厢西南城顶村,即汉临颍县城遗址。 颍河在隋大业四年,颍水泛溢,将临颍县城淹没,遂南迁龙脾岗筑城至今。古颍河自锅壅口以东淤塞,改流南向,经杜曲、王曲入郾,东至小商桥入境,沿临、郾边界东向,出黄连城入西华县境。清同治五年,王曲下流决口,小商桥以西淤为平地。颍水自丁湾南下,注入郾境之土垆河。今习惯上称之为老颍河的即隋大业四年改道的颍河。<br> 颍河在1948年11月14、15日,进行一场激烈残酷的战斗。国民党第十二兵团黄维兵团接到命令,增援被我军围困在邳州碾庄的黄百韬兵团。14日下午,黄维兵团的先头部队抵达阜阳,在三里湾组织抢渡,被我军部队打垮。抢渡失败后,敌方兵团沿颍河南岸向东往洄溜行进,伺机在较为狭窄的河道处再次抢渡。彼时,我军地方部队同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独立旅编制的警备团(老三团)一道,以一个连的兵力在颍河对岸,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迷惑敌人,打得敌人寻渡无路。在颍河阻击战中,敌众我寡,解放军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奋勇阻击,用生命谱写悲壮的颍河战歌。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h1>文字:原创<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