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晋阳湖 (原创)

药朝诚

<p class="ql-block">今天和老伴儿一起到晋阳湖公园,明媚的阳光,蓝蓝的天上白云朵朵,湖面上荡漾着许多帆船。蓝白色的小船使绿色的湖面生机勃勃,游人的脸上洋溢着微笑。</p> <p class="ql-block">眺望远处的西山山脉,在湖水旁边的台阶上坐着,我们开始回首往事。</p><p class="ql-block">据说晋阳湖的地质构造形成于远古时期,传说中大禹曾在这里治水。但我知道的情况是,从解放初期开始,晋阳湖被用于太原一电厂的循环水系。因为我1969年参加工作,工作单位就在晋阳湖附近。</p> <p class="ql-block">往西看去,我依稀还能辨别出二电厂的位置,以及电厂的南北两侧的化肥厂和化工厂。当年在化二建公司工作时,我们公司在三个厂内都有工地,我常和工友们到晋阳湖游泳。在加工厂翻砂车间学徒时有两个泳友,一个姓温,一个姓秦。在机运队当外线电工时也有两个泳友,一个是小金,一个是小卢。当我们就在水面游得快、还是潜水快进行争辩时,有着高中学历的小卢给我讲述了阿基米德浮力定理;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学术,因而记忆犹深。后来进入化二建中学任教,泳友就更多了,其中好几位(高志雄、苏奇仁、王纪)的胸肌十分发达,他们不仅游泳,而且还利用器械健身。那时候,这一带没有游泳馆,晋阳湖是唯一能游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伴儿提醒我,她的大姐家就住在附近; 小时候,她常和大姐一起到晋阳湖边采摘芦苇叶。想起来了,谈恋爱时我俩也曾去过那里的芦苇荡。</p> <p class="ql-block">一望无际的湖面还让我想起了自己参与过的"引黄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全称为"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指在位于内蒙古境内的万家寨筑坝,将黄河水从那里引入山西。"引黄入晋"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解决了太原市的用水问题,还使汾河重新焕发生机,并且为濒临干枯的晋阳湖注满了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晋阳湖已经被改建成为晋阳湖公园,由于附近的十个村子被拆迁,湖面比原来大了许多,地盘也大了许多,被称之为华北最大的城市公园。三个污染严重的大工厂已被迁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着一艘艘的小船,我又由不住想,如此巨额的投资能否按期收回? 老伴儿数了数,说湖面上至少有一百艘船。我则做了简单测算,每艘船一小时收费120元,如果每天每艘能跑8次,仅此项活动旺季时每天的收入约为96,000元。也许我的测算过于乐观了。以我俩为例,经过权衡,我们放弃了花120元划船,而选择了乘游览车绕湖一圈,大约四十分钟,花了60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感觉,晋阳湖公园项目的收益要优于相邻的晋源古城项目,前者总投资为41.7亿元; 后者为300亿)。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的手机屏幕上闪出一篇文章,题目是: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窘境,内需严重不足! 我由不住担忧,城投债危机是否也会殃及太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