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过五一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五一长假来了,眼看着同事们都回家过节,办公楼和宽宽敞厂区一下子变得静悄悄的,原计划五一出去走走,可是看到老天似乎要下雨,还是不要出去了。进到办公室里拿出笔和本子,来到实验室看看我的试验结果。今天,陪伴我的只有前些天播在地里做试验的幼苗和恒温箱里的发芽的薯块,这几天地里的小苗己经露头了不多。它们也许想让我评价一下它们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日一大早,天气晴朗,吃罢早饭我想出去转转,上海做为大都市,假期旅游的人一定不会少,我就别湊热闹了吧,还是找个相对偏避人少的地方转转。手机推荐的位于浦东新区的川沙古镇很有特色,今天就去这里吧。</p><p class="ql-block">出了厂区先乘公交转地铁,然后在连溪路又上了公交车,沿途市政建设非常漂亮,公交车在宽敞的马路跑了十多站点,下车后又走了不到1公里,终于到了川沙古镇。</p> <p class="ql-block">从写有“彪炳千秋“的石坊门楼走进古镇,跟随着游客流顺着街道走出南市街口,不远处就看到了“内史第”。</p> <p class="ql-block">内史第原称沈家大院,为金石学家和大收藏家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沈树铺进京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改名为“内史第”。这里曾经是宋庆龄及其家族成员的诞生地,宋庆龄1893年就诞生于内史第第一进宅院西侧沿街房内,并在院内生活。此处还是新中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黄炎培的故居,著名学者胡适也曾在此居住过。真没有想到,小小的内史第竟然和这么多名人有关。</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市街的川沙营造馆,讲述了一群建筑能工巧匠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距离一“内史第”不远处的川沙古城遗址,是当时为了抵御倭寇入侵而修建,现存有古城墙上有座岳碑亭,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古碑,城墙后面还建有魁星阁。跺口处摆放着一尊古炮,似乎在讲述着曾经的抗日故事。</p> <p class="ql-block">城墙下看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但叶子上的病害我能断定是炭疽病,在花坛尽头通过名牌介绍才知道它叫“矮蒲尾”</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转了几个小时,正准备返回时发现离我不远处还有一个高楼,简单吃点东西,赶紧走过去,原来这里是川沙公园,走进公园才知道它叫鹤呜楼。沿着楼梯走上高大塔基,围着塔基转了一圈,发现没有开门。此时凉风习习,可能要下雨了,赶紧快步走向车站,乘车返回工厂。此后两天天一直阴着不敢外出,把近些天观察记录整理一下,以劳动者的心态,过个有意义的劳动节!</p>